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江渝识我记 » 書圖書館隨想

書圖書館隨想

    今無事,閑遊圖書館,今所謂之讀書人,實難有其一也。及當今文化之氛圍,實不能放心而讀書也。余環顧左右,見書店群籍,皆濫竽充數之作,少有精品。蓋書者,乃傳世解惑之術也。而今者,多是娛樂閑逸之是心也。無能正意而書之,亦未能正心而讀之也。是夫今之讀書人以小說為文學之追求,而不敢求之以詩文,此先天便弱於古人,又何妨高舉旗幟使世人所能見哉!

    余見書無有可讀,遂隨意而拾二三本,其一《朱元璋傳》、《2022年小說選》、《中國文脈》,此三書,稍有入眼者,惟《中國文脈》一書而已。其傳其小說,一見而為棄矣。至於文脈一書,文辭稍有近古,雖思想落之於俗境,而文墨字間蘊文人之自矜,蓋非精品矣。實難於前人而相提並論是也。

    考今讀人之是心者,常見少年少女,至於成人者,鮮矣。余數年來,亦少讀書,近來發現竟無心讀書,尤其當今之純文學、網絡文學,皆不甚喜,惟之所好者,盡皆古文學及金庸、還珠樓主之是作也。當代之文詞,太過西化,此機械刻版,難復古白話之文氣也。讀《小說選》甚感此類之風尚矣。此皆純文學有名之作家,余竟一篇不能讀,實不知乃我之罪,抑或今人之無能矣。即觀乎歷代之文氣,所爾讀書人少,而讀者亦同於此也。

    今作者未能受良好之教育,亦不多讀書,故行書作筆大多於流浮,而讀者更乃其中之下品,有所甚好者,盡讀其色俗之作也。即思今人之作者,幾書可存?以余觀之,其無書也。今人之小說,更乃下矣。以當代之有名之作家,雖有錢利之高名,但可傳世者,難矣。

    作者之最光榮之事,乃著作可流傳於世,或其百年千年也。所謂君子疾沒名於後世,歷為千古論哉!夫太上有三,其一立德,其二立功,其三立言,夫此三者,千載以來,幾人而已。何恍其今人之無認,籍名於後世者乎?近來以來,能稱文家者,殆若無人也。劉知己言:“自古文士多,而史人少。”若生之於今,可論何哉!今顧圖書館之咖啡廳,深感今人之弊也。自工業化以來,而文化之精神蕩然無存,能讀書者少,而不能讀書者遍地皆是,此不可不痛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