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元奴 » 第161章 山间谷道

第161章 山间谷道

    恍惚间的兰陵王并没有发现突厥骑兵的突袭,眼睛还想寻找他想要的目标。

    就在这时一只利箭呼啸而至,感觉到异常的兰陵王回首凝望,却是一名突厥骑兵的刀已经到了他的头顶。

    刚想要有所动作兰陵王忽的发现骑兵手中的刀停在了空中。

    片刻后,骑兵口中鲜血溢出,紧接着就掉下了马背,这时兰陵王才看到骑兵背后插着一支利箭。

    抬头间,兰陵王看见一匹骏马朝着自己奔来,马背上似乎还有一人。

    等人马至于眼前,兰陵王才看清来人正是小兄弟花木兰。

    花木兰射出那一箭是本着错救也不可错失的原则,侥幸而为,她并没有认出眼前人就是兰陵王,所以她并没有下马,而是骑在马上打量着眼前零落可碾作尘的人。

    兰陵王见眼前小兄弟没有下一步动作,不由得心中似有失落,抬手指向一个方向。

    花木兰以为眼前人指的是兰陵王所在方向,立马就策马准备前进,忽的似又想到什么,吩咐道:“来人,将他带回去!”

    说完后,抬起的马鞭刚欲落下,一个声音传进她的耳朵:“不要让他们跑了。”

    心中急切的花木兰并没注意到这声音哪里不一样,马鞭还是重重的抽在了马屁股上。

    随着马儿的奔跑,花木兰从兰陵王身边一闪而过。

    一名骑兵来到高长恭身边,按照花木兰的要求准备将他带回去,骑兵伸出一只手道:“上来吧,我带你回去。”

    高长恭回头看了一眼花木兰离去的方向,而后伸出手抓住了骑兵的手,而在兰陵王抬头的那一刹那,原本被长发遮住的面容显露出来。

    刚要使力将兰陵王拽上马背的骑兵看到兰陵王的面容,顿时下了一大跳,手臂都忘了使劲。嘴巴抖抖,微张微合,似想要说什么。

    看到士兵的惊慌,兰陵王立马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同时开口道:“拉我上去。”

    骑兵面容几经交换,最后发出一个:“诺”字。

    兰陵王上马后,一手扶着骑兵的肩膀,缓缓道:“调转马头,朝向他们离去的方向。”

    “王爷,这里太危险了,我还是先带您回去。”骑兵说道。

    “不,我们就在这里等,这是军令。”兰陵王道。

    听到是军令,骑兵应声道:“是。”随即调转马头,望向西北方。

    花木兰一路疾驰,似乎有些怀疑刚才说话之人,但她不敢赌,生怕晚了,兰陵王被带走了。

    元初出城后来到战场外围,眼见双方战斗正酣,正欲摸进战场,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齐国骑兵脱离了战场,向一个方向跑去,并且不时的回头看看,好似害怕有人跟踪。

    见此情景,元初猜测其中肯定有情况,随即便跟了上去。

    片刻时间后,这名骑兵在一处小山丘前停了下来,然后下马,并四处张望一番,便徒步走了进去。

    稍等片刻后,见骑兵并没有出来,元初随即跟了上去。

    走了约么一刻钟,在这小山丘的背后竟然是一片鸟语花香的溪谷,此时正有三个身着黑衣的人在此等候,两男一女。

    骑兵见到三人后,两男立即围了过来。那女子只是淡淡回头看了一眼,等了片刻才起身走了过来。

    这时那骑兵也已将身上的齐国骑兵服脱了下来,露出一身黑衣,和其他三人一模一样。

    元初远远的看到骑兵褪去衣服,露出黑衣,在看到其他三人,直觉告诉他这四人好像哪里见过。

    但由于太远,元初并听不到他们说什么,随即便欲在往前靠近一点。

    而这时四个人又准备出山去,向着元初的方向走过来,元初赶紧躲了起来。

    在四人经过元初身边时,只听到一男子开口道:“老二老三,你们两个去搞四匹马来,我和小师妹在这里等你们,我们要尽快赶过去,以防兰陵王被他们杀了。”

    被叫做老二老三的两人看着说话的男子,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口。

    “怎么,你们有什么话说?”男子问道。

    “大师兄,我们两个人骑四匹马,会不会目标太明显了,容易别人发现。”老二开口道。

    “你们两个各骑一匹,然后再各牵一匹,不就可以了。”大师兄说道。

    “这个我知道,只是……”老二还想说什么,却被大师兄打断道:“现在只有老三骑回来的一匹马,你们两个共骑一匹,速去速回。”

    “那怎么不让我和小师妹一起……”老二嘴里还嘀咕什么,立即被大师兄呵斥住:“你胡乱嘀咕什么?”

    老二被吓得立马闭上了嘴巴。

    眼见两人闹的不愉快,这时小师妹开口道:“大师兄,要不我们一起去,抢到马后,我们就可以立即出发,不用来回耽误时间了。”

    “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和小师妹想的一样,嘿嘿!”老二立马附和道。

    大师兄看看小师妹,又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老二就道:“既然小师妹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就一起去。”

    随即四人一起走出小山丘,这大师兄还不忘老二把马牵上,但不准骑。

    元初听到兰陵王被杀,四人又准备去抢马,为了一探究竟这四人到底要干什么,决定再次跟随在后。

    行至战场外围,只见那小师妹,牵着这马在外围等候,其余三人迅速冲入战场,无差别的偷袭了突厥骑兵和齐国骑兵,抢到马后,迅速脱离了战场,在和小师妹汇合后,向西北方向离去。

    元初在那三人去抢马时,在脸上抹了点泥土,便大摇大摆的从在外围等候的小师妹旁边路过。

    等看到女子的面容后,元初心里不由吃惊,因为这女子的面容看起来很是熟悉,让他不由得想起刘英姐。

    只不过看起来比刘英要高上不少,面容相比起来更加好看,只不过皮肤黝黑了一点,有种亭亭玉立但又蒙敷了些许薄纱的感觉。

    看到元初盯着自己看,小师妹立即戒备起来,元初想说话但又怕认错人,想想刘英应该在霸枪宗呢,随即闭口不言,与眼前女子拉开些许距离。

    女子盯着渐渐远去的少年,似感觉也有些熟悉,只不过少年脸上脏兮兮的看不清具体面容。

    这时元初传来马蹄声,小师妹收回目光,看向来人,见是自己三位师兄后,随即也骑上马。

    四人汇合后,老二发现不远处的少年一直盯着小师妹看,心中顿时不悦,道:“臭小子,还看!”

    说完就要前去教训少年,这大师兄发现端倪,立马喝止道:“老二,不要节外生枝。”

    老二愤愤不平的嘀咕道:“什么都不让干。”

    大师兄没有再理会老二,而是对着小师妹道:“小师妹,我们走吧。”

    “好。”女子回道。

    随即四人纵马前行。

    在四人走后,元初立即奔跑至战场,然后牵了一匹无主战马,便折返而回,朝着四人的方向追去。

    四人跑出没多远,那老三一直掉在队伍最后,还不时的往后看。

    “老三,你干什么呢,如此三心二意。”大师兄突然停下来心中不悦责问道。

    “没什么,只是……”老三支支吾吾的。

    “只是什么,快说。”大师兄不耐烦的催促道。

    “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那小子像一个人?”老三凑上前来神秘兮兮的说道。

    “老三,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老二见老三故作玄虚的样子没好气的说道。

    老三顿时老脸一囧,只得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见那小子像元初,就是咱们宗门通缉那个。”

    听到“元初”的名字,所有人都是神色一滞。

    “是那小子!”老二心中了然道。

    “我们要不要把他给……”说道这里,老三做了一个手抓的动作。

    大师兄沉默片刻,而后道:“抓他事小,只是兰陵王那边……”

    老三刚要开口,却被小师妹抢了先:“兰陵王是师父交代的,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出意外,还是找兰陵王要紧。”

    “抓那小子还不易如反掌,我们先抓了那小子,然后再去找兰陵王,岂不是两全其美。”老二开口说道。

    “师父他老人家也马上要过来了,万一我们还没找到兰陵王,师父过来了,责怪下来,大师兄会受到惩罚的。”小师妹说完后看向大师兄。

    听到小师妹这么关心自己,大师兄顿时心里就有了决定道:“小师妹说的对,我们要以师父交待的事为主,不能误事。”

    听到小师妹这么关心大师兄,老二顿时心里不悦,嘀咕道:“罚就罚,胆小!”

    大师兄心情正好,没有理会老二的话语,吩咐道:“老三,你前面带路,老二你殿后。”

    老三不得不听大师兄的,因为他们师父交待过,一切必须听大师兄安排,随即策马在前引路,大师兄随后,接着小师妹,老二依次向前赶路。

    大师兄时不时的稍微减速与小师妹并肩而行,引得老二在后面腹诽不已。

    木杆可汗为了保命也是拼命的跑,好在他提前有准备,在得知齐国又有三千骑兵出现后,更是让人在逃跑线路上把守,随时接应,所以现在逃跑起来一路畅通无阻,没有遇到齐国一个骑兵。

    高延宗的人马正从正北方掩杀而来,刚好错过与木杆可汗的交汇点。

    花木兰跟在后面,眼见前面的突厥人越跑越远,心中大急。

    在跑出一段距离后,木杆可汗见还没有甩掉追兵,心中也是焦急不安,但又不忍心让弟弟和儿子留下来阻挡,只能快马加鞭加速逃命。

    这一追一逃,很快就到了中午时分,人马都是又困又渴。

    在经过一条河流时,阿史那思摩建议道:“过了这条河,很快就会到阴山脚下,他有一计可以阻挡追兵。”

    阿史那大逻便有些怀疑的说道:“我们只剩六百多人,他们有一千多人,如何能打过?”

    在木杆可汗逃走时,他的亲卫有些还在和齐国骑兵交手,没来得及跟上,只有一部分人离的近的跟着一起跑了,再加上阿史那大逻便和阿史那他库的亲卫,现在加起来也就四五百人。

    阿史那思摩随即在阿史那大逻便耳边轻语几句。

    阿史那大逻便面容神色不断变幻,最后起身走到木杆可汗身边,悄声低语几句。

    木杆可汗听后,脸上难得露出笑容,拍拍儿子肩膀,像是肯定。

    阿史那大逻便高兴的走了回来,坐在阿史那思摩身边,道:“这次全靠你了。”

    “定不会让少主失望。”阿史那思摩胸有成竹的说道。

    “你需要多少人?”阿史那大逻便问道。

    “三……”阿史那思摩两百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看到阿史那大逻便不可思议的神情。立即改口道:“两队,两百人可以了。”

    阿史那大逻便会心的拍拍阿史那思摩的肩膀道:“没问题!这次若是能平安回来,我求父王恢复你梅录(突厥贵族)的身份,若是我将来有一日能够成为大可汗,你便是叶护(仅次于可汗的王公,亲王)。”

    阿史那大逻便离开后,阿史那思摩望着远方不知想些什么。

    日暮西山,高大的阴山山脉过早的挡住了落日的余晖,让山底小道显得更加寂静阴暗,而东边的山顶还能看到日照金山的场景,像是黑暗与光明的极致对照。

    这里便是著名的阴山山脉东部边缘与燕山西麓之间的豁口,这里不仅山路宽阔,而且平坦很多。为了安全并且快速的逃离,木杆可汗选了一条虽然远但安全系数高的线路。

    在木杆可汗他们离去后,阿史那思摩带领着一百骑兵来到了一处陡峭的山路,这条路是通往大草原的必经之路,而且是两山之间最窄的地方,只要过了这里,后面的路就会更宽阔,万里草原便可任意驰骋。

    阿史那思摩站在路中央,思索一番后,便两百人分为两队,一队为一名百夫长带领,一对亲自带领,然后再百夫长耳边叮嘱一番后,带人进入了东西山林之中。

    花木兰一路不敢停歇,加紧赶路,生怕跟丢了,好在突厥人不少,很难掩盖痕迹,所以一路追来,花木兰的队伍方向一直没有错。

    一炷香功夫,花木兰带人来到豁口,望着陡峭的山峰,她丝毫没有犹豫的就闯了进去,因为她知道无论前方多危险,她都必须得去。

    渐入山谷深处,天色已晚,若是天黑之前追不上突厥人,恐怕再要追寻就难上加难。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花木兰让士兵丢掉无关紧要的物品,只带兵器和干粮。

    阴山山脉最东部边缘中部靠北位置有一处突出的山体,将本来宽敞的谷道硬生生的挤成了一条只能容三马齐驱的窄道。对面的燕山虽然向里收敛了一点点,但却是可以忽略不计。故行军至此的军队都不得不绕弯行走,前队看不到后队,就算是单骑也得减速。

    齐军行至此处,极速前进去花木兰根本没有减速,硬是靠着娴熟的技术让马儿压弯而过,但她后面的骑兵不一定都有她那样的技术,有些骑兵不得不减速,导致队伍之间衔接变得松散起来。

    突然,想努力跟上前面队伍的骑兵们被从一侧山体滚下来的山石惊吓的停下了脚步,当他们见到并无其他异常情况想从旁边绕过去之时,另一侧的山腰处突然发出轰隆隆的巨大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