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穿成刚打死人的薛潘怎么破 » 第18章翰林牌坊

第18章翰林牌坊

    薛潘说的是真的吗?

    半真半假吧。

    当年他看红楼的时候,薛潘发现这贾雨村被贬谪的主要罪名是,‘擅纂礼仪’。

    当时,他没搞明白,什么叫擅纂礼仪,怎么擅纂礼仪了就连官都丢了。

    还是龙颜大怒下丢的。

    后来机缘巧合,才弄懂。

    上辈子,薛潘是个做旅游的,走华东五市的线路,那里曾经是文坛圣地,当地祖上出的进士特别多。

    身为导游,自然要了解这些,不然怎么和游客吹牛逼,忽悠他们在购物团里购物啊。

    也因此,薛潘对这进士这东西,有些了解。

    贾雨村的贬谪不像是其他官员一般,走吏部程序连皇帝都不用惊动就能办了。

    办贾雨村是惊动皇帝的,而那时候,他不过是个县令,这多少有些小题大做了。

    可是这事发生了,就有他的道理。

    能被皇帝惦记,那就说明皇帝认识他。

    所以,贾雨村不止是个进士,还是翰林。

    也就是进士排名比较靠前的。

    翰林又是天子门生,在皇帝身边的词臣,到了地方上,对翰林的职务任免,需要非常谨慎。

    所以贾雨村的免职,必须参奏给了皇帝。

    贾雨村被革职的理由,最主要的是“擅纂礼仪”这个罪名,前面的“生性狡猾”就是一个形容词了,没有力度,有力度的是擅纂礼仪。

    对贾雨村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不懂礼仪难以理解。

    科举对礼制重点考核,是四书五经的内容之一,贾雨村的行为,就如罗翔老师干法盲的事情类似。典型的故意为之,没事找事啊。

    那么贾雨村干了什么呢。

    那就是,娶甄家的侍女娇杏为妻。

    本朝律:凡府州县亲民官,任内娶部民妇女为妻妾者,杖八十……女家与主婚人并同罪,妻妾仍两离之。女给亲,财礼入官。

    这条律法就是为了防止官员与本地豪族联姻,在地方形成世家垄断的。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于是,就有了当地父母官,纳当地豪族家大丫鬟为妾办法。

    这豪族的家的大丫鬟也不是普通的角色,类似贾家鸳鸯之类的,常年伺候在主子身边,感情深厚,差不多相当于半个主子。

    平日连那不得宠的正经主子都要巴结人家,一旦遇到这样的机会,能嫁给当地的父母官,这样的人立刻就会成为家族养女。

    如此,从奴仆的贱籍发回了良籍不说,她还不算本地人。

    因为,改籍贯需要三代,不是简单落户就行了。

    这就能合法的规避政策了。

    娇杏就是这类的典型。

    贾雨村娶娇杏当时并没有立即出现问题。那是因为,娇杏能不能成为甄家的养女,甄士隐说的不算,要甄应嘉说的才算。

    甄士隐不过是自称姑苏甄氏可他也没过三代呢,也不算完全脱了甄家。

    再加上,当时甄士隐已经出家,收养女的事情,当家的男主人不在,礼仪上也容易被挑毛病。

    那为何后来贾雨村又“擅纂礼仪”了呢?

    问题出在是把娇杏扶正,扶正则娇杏还是甄家婢女,就不行了,贾雨村犯了礼仪当中“以妾为妻”的那一条。

    本朝律:“以妻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

    《户律·婚姻》也有关于“妻妾失序”的规定:“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

    意思是,一个男人,如果把老婆降格为小妾,要打一百板;如果老婆没死没被休,却拿妾当妻子,让她主内管家,则要打九十大板,而且男人做的此类安排法律上无效。

    贾雨村有功名在身,娇杏是女婢贱籍出身不能扶正。

    可是那时候他少年意气啊,为了报恩,什么都敢做。

    当然,贾雨村娶娇杏除了是报恩以外,还有和甄家联姻的意思。

    为了让贾雨村能合法的娶娇杏,那么金陵府的甄家就得有所表示。因为,当年贾雨村翰林喜报的,就是甄家。

    甄家拿了甄士隐留下的善缘,实现了避税的利益最大化。等贾雨村再到汝州探访甄士隐的时候,两者就必须要联盟。

    这才有了,甄家传甄士隐的岳父封肃问话。

    这就是在争取那翰林牌坊的树立资格。

    不要小瞧了这个,这在历史上是有明晃晃的实际例子的。

    徐郙,同治元年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

    清咸丰年间,史梦兰在京偶遇来自南方江苏嘉定落榜不第的举人徐郙。

    徐郙赶考在1860年前后,驿站中断,返回上海下次赶考再来京也不方便,于是准备在北方待考下一科会试。

    落第举子奇货可居,经史梦兰周旋到京津城外备考,先把徐郙介绍给汀流河刘石各庄刘家借居,他嫌刘家待他不够好,没有新房,族人不够恭敬,又跑到了乐亭庙上崔家。

    崔家为了支持其读书,在冬天抢工盖房,不惜工本以酒和泥以不冻,支持了徐郙三年。

    徐郙和崔佑文的五哥崔长文结成金兰之好,拜了崔母为义母。

    徐郙再次进京应试,一举得中头名状元,徐郙的状元喜报给报到了乐亭崔家,所以徐郙便成了地方志记载的乐亭状元。

    各地是争状元,也不是随便可以说状元是本地的。

    写入地方志算地方官政绩,能够写入地方志,把江苏状元变成河北状元的关键,就是他中状元的官方报喜给了谁。

    徐郙是家中没有族人,与贾雨村状态类似,所以谁出资支持他科举,得中的报喜就给谁。

    崔家支持他,中状元一般难以期望,但只要中进士的喜报过来,就不得了。

    所以崔家对徐郙的花费是投资,最后高中状元应当是超预期,能够考中进士应当就是非常满意了。

    徐郙高中以后崔家的所有投资,是暴利回报。崔家可以按照翰林的规制修他们家的大门了,而且算做翰林的家产都可以免税了。

    崔家豪门大户,仅仅是免税的利益就极为巨大。

    甄家和崔家类似。

    贾雨村当年是个知道感恩的人,中了进士的这些好处都给了甄士隐,可惜的是,甄士隐家出了变故,便宜都被甄应嘉占了。

    这也是贾雨村怀疑,甄英莲就是被甄家派人拐走的原因。

    自己的感恩,可能害了恩人。

    再加上贾雨村家又没人了,于是他的行为,在别人的眼中,那和入赘有什么区别。

    所以,一提“入赘”这事,贾雨村急了。

    因为,他是被冤枉的。

    他和甄士隐有关系,可是和甄家没什么关系啊!

    甚至还可能是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