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返1990小山村 » 第二十一章 后会有期

第二十一章 后会有期

    许如山眼见大的问题都基本上解决了,决定干脆把所有事情一次性交代完毕,还能偷点懒。

    “纺织厂那边备料、安排生产计划,估计到月底第一批货就能出来。我猜测,他们应该会先让我们先在成州试水,出了满意的结果之后他们才会往全国铺货,而咱们这段时间还要应付考试,时间也比较紧张。曾西青你这边先把事情跟那十八个人说清楚,包括要打欠条这些,都不要瞒着。要是谁想退出,也不用拦着,让他走就是了。唯有一点,咱们做衣服的事情不能透露半点,聪明人肯定有的,没必要平添麻烦出来。”

    曾西青认真点头答应。

    三人商量完毕,也不再多言,一起出了门准备弄点宵夜犒劳犒劳自己。毕竟,今天可是从陈为民那得了一笔巨款的,不好好造一次,都对不起自己的肚子。

    ***

    接下来的日子按部就班,波澜不惊,时间转眼来到了五月底。

    期间,陈为民来找过一次,拉着许如山跑了一趟纺织厂,样衣很让人满意。也是在当天,两人当场定下了供货的成本价——2块钱一件。

    当然,真实成本肯定要不了这么多。按照当下的物价,棉布大概三百五六十块钱50公斤。以一公斤出四件成衣算(实际上肯定要多于四件的),成本大概要去到一块七毛五。加上设备人工什么的,许如山也没多计较,加了一点凑了个整,好算账。

    所以,纺织厂也多少还留有些利润,陈为民对此也很满意,一直夸许如山大气,是个干大事的料。

    出货时间也定了,考虑到学校还要考试,领毕业证之类的琐事也需要耽误些时间,时间定在了六月八日。

    不过,宣传这一块会提前一周。走纺织厂这边的路子,签下了成州市和红石县日报的广告合同。市日报是副板面,半篇幅花了五百块。县日报也是副板面,不过是整版,象征性收了一百块钱。

    本来这个广告成本按理是要算在许如山他们头上的,不过对于财大气粗的陈为民来说,三五百块洒洒水啦,大手一挥大方的直接把腰包掏了。许如若也乐得轻松,临了回学校前又顺了十张大团结生活伙食改善费,惹得水东来高声大呼“这趟跑得值!”。

    而曾西青这边也进展得很顺利,十八个人没有一个退出的,反而还又多了两个人,凑了个整,20个。

    六月一日,儿童节。

    喜庆与师专毫不相干,满校园都沉浸在一中备考的紧张气氛中。

    许如山借机请招来的二十个大将在外面吃了个饭,联络联络感情。回程的路上,看见一队庆祝节日的孩子无忧无虑,心里很是羡慕。

    6月5日,考试。

    6月6日,还是考试。

    一切顺利,因为难度不大,更像是走个形式和过场。只不过,大家习惯了考试前紧张,对待起来也就显得特别严肃和隆重。

    学校专门从县照相馆请来了摄影师拍照留影。当然,仅限与大合照,要想单独拍得另外掏一份钱。也只有少数几个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同学才舍得花这个冤枉钱,大多数人是照不起的。

    拍完大合照,大家脸上的笑容不知不觉突然收了起来,离别的感伤逐渐泛滥。

    同学们三三两两各自聚在一起,角落里有人放声大哭,树荫下有人低声抽泣,女老师掩饰着用袖子偷偷的擦着眼睛,很多平日里严肃刻板的男老师也大都红了眼眶。大家相互拥抱,真诚的送上祝福,互道“珍重”一一道别。

    这时,男女之间的界限好像也被什么东西抹平消失不见了。

    同在一个屋檐下三年,再冷漠的人也会有感情。更何况,这个时候的学生还特别的单纯,同学之间感情纯粹。

    许如山特别受不了这种伤感的氛围,一个人早早躲去了看不见的角落。

    太阳在地上拉长着他的影子,略显孤独。

    一来,除了水东来和曾西青,再加上一个同桌李红玉,现在的他对大多数同学都不熟悉,甚至说一上一句“陌生”都不为过,所以没有什么好告别的对象。二来么,他觉得每一次的道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虽然在这个年代,可能此次一别就是相见无期。可许如山真的不喜欢这种带有悲伤气息的氛围,让人心里揪揪的难受,干脆走开躲了起来。

    可惜,终究还是没躲过去。身体是藏起来了,可看着眼前这一幕幕,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就湿了眼眶。

    心头缓缓浮现出伯玉先生的一首诗来: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不过,许如山很快又觉得不对,他们这个年纪,好像还到不了“此去经年,后会无期”境地。

    现在是1990年,再过二十来年,高铁将在祖国大家纵横飞驰,能轻轻松松的把人送往各自想去的地方。散落在天南海北的同学朋友,见面相聚将会成为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当然,坐火车或者飞机也行,不过是速度快慢,花钱多少的问题。总之,地域上的距离不再是个问题。

    接下二十年,咱们伟大的祖国将会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发展,日益强大起来。很多现在无法想象的事情和场景,都将不可思议的发生。

    只不过,当下没有人能预料罢了,这些人自然也包括眼前的同学们。

    许如山有过那么一瞬间的冲动,想冲出去告诉大家,当下的离别只是暂时的,没必要这么感伤。

    以后大家见面会变得特别简单。普通老百姓也能坐得起飞机,高铁时速会达到每小时300公里......

    但怕人给当成疯言疯语,还是忍了下来。

    到了最后,许如山终于还是没能躲过去,被水东来和曾西青找了上来,一左一右给架了出去。

    免不了跟大家一一做了道别,为三年同窗之谊画上一个不算完美的句号。

    留下一句:

    “此去经年,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