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黑旗 » 第二章 男儿当自强

第二章 男儿当自强

    到了营房,杨业看到副都头郑远正带着甲兵操练刀法,此时的平海军惯例两日一操,但是杨业却规定麾下的刀盾手,每日早晨绕军寨跑完两圈才能吃饭,下午也要习练刀法。

    这些兵士大多都是从附近招募的淳朴渔民,杨业一向不克扣军饷,有时这些渔民家中有困难还自掏腰包买些粮米,所以士卒们也并无怨言,刚开始营中还有其他人人看笑话,到得后来看到这些兵士一个个士气高昂,体魄健壮,便没了声音,只是当成这平海军中一景。

    郑远看杨业过来并没有招呼他,便没有停下动作,还是带着兵士们继续操练,杨业看到一百把雪亮长刀在这些黝黑精悍的汉子手中盘旋挥舞,心中对这次的行动又多了些底气。

    这些兵士练的刀法杨业称为平海刀法,是他从家传刀法中简化而来的,北宋年间能参加武举的多是世代将门,有些家传功夫并不奇怪,但是当初最让杨业吃惊的是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存在内力。呼延庆当年指点他和呼延云习武,教给他的就是杨业家传的刀法。只是他从没有想到这个刀法能够练出内力,他当年去向呼延庆诉说这个发现时,呼延庆哈哈大笑,一副“小孩子就是没见过世面“的表情顺手抄起旁边一把长枪将颗槐树拦腰砸断,在杨业惊骇的注视下抚着胡须得意洋洋。

    杨业过了一段时间后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想想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无双猛将,确实不像随便可以通过健身锻炼出来的。比如史书上形容李嗣业这种跨越帕米尔高原(也就是古代称为大荒不周山)的猛人,陌刀之下人马俱碎,随便换个人来,别说拿着陌刀,就算拿着电锯说不定还得弹到自己。至于项羽,杨再兴什么的那就更夸张了,一个在史记上记载动不动就单杀数十百人;一个是赵构亲口认证的单骑入阵,身被数十创,杀数十人而还。

    不过这个世界的内功却是需要长期习练,辅之以站桩,拉筋,使身体有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门槛极高,而且多是秘不外传。所以他也没有教这些兵士内功,只是传授了些站桩,运劲的方法。

    等到这套刀法练了三遍,郑远命令军士在原地列队,然后大步向杨业走来

    杨业不等他开口,挥手示意他站到队列边。便站在队列前道“大家知道养马岛吗?“

    话音刚落,边有个兵士开口“都头说的遮没不是南边那个灵山岛,我从前家便在对面岸边”

    “不错。这养马岛也叫灵山岛,近日被一股盗匪占据,杀人截货,呼延大人有令,着我们后日前去讨贼,你们这两日做些准备,后日午时集结,有未到者军法处置”杨业说罢顿了顿,环顾兵士们虽然有些惊讶,毕竟宋朝和辽国交好百年,登州这些兵士不比西军有机会和西夏厮杀,从入伍以来未上过战场。但现在看去却没有什么胆怯的神色。杨业顿觉欣慰,然后道“你们有何问题,只管现在问我”

    队列中鸦雀无声,却是都在偷偷四下张望,不过看副都头郑远一脸严肃,都无人开口,过了片刻一个兵士问道“大人,那贼寇有多少,这次只有我们都去讨贼吗?”那个兵士叫涂旺,平日很是机灵,杨业对他印象颇深。当下笑道“不错,我和你们说过,兵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此次还有呼延都头的马军和唐都头的步军随我们一道前去,三都人马破敌必矣“

    听得出动了三都,而且还有一都马军,这些兵士的表情都变得更轻松了,。他们虽没有经过战阵,却知道,因为这几年的锻炼,以前的自己就算两三个也不是对手,何况他们身上的兵甲鲜明,却也不是瞧来好看的。杨业等了片刻,看再无人发问,便挥手道“明日不用操练了,回家做好准备。郑都头,整队吃饭去罢“。郑远一声喏,便带着刀盾手放了兵甲。杨业不禁暗叹,这郑远实在是个天生的军人,当时他初来军中,便发现郑远此人为人沉稳坚定,而且纪律性极强,便提拔他当了副都头,这郑远就越发的严于律己。片刻重新列队之后,杨业和郑远就带头走在前方。

    等走到了饭堂外,郑远一声大喝“停,立正”

    然后转头过去,喊道“傲气傲笑万重浪,预备起”,随后之间这一百兵士同时唱到

    傲气傲笑万重浪

    热血热胜红日光

    胆似铁打,骨似精钢

    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誓奋发自强做好汉

    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

    热血男子,热胜红日光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辟天地,为我理想去闯

    碧波高壮,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即是男儿当自强

    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做个好汉子

    热血热肠热

    热胜红日光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辟天地,为我理想去闯

    周围其他人已经见怪不怪了,杨业最初教大家唱歌的一点羞耻感也早没了

    这是杨业从前世军训学来的,前世军训的时候,每到吃饭前便要唱军歌,很有一种慷慨豪迈的感觉,很是有益士气,他便照样推行。只不过后世的军歌大多不适用,他重新填词终觉得别扭,想了诗经中《秦风无衣》也觉得没劲,就抄了这首《男儿当自强》

    按照常理,宋朝的禁军是职业军人,虽然发饷银,辆米,但是并不会在平日里在军营开伙,只是杨业知道中国人的交情很多是在饭桌上培养起来的。每天跟上班似的点卯,下班就收拾回家的部队能有多少士气。

    所以他规定从发放给士兵的粮米中拿出一部分每日一起开伙,来创造一个交流感情,增强凝聚力的机会。宋朝的士兵待遇实际上还是比较良心的。平海军士兵的月俸有一贯,一个禁兵每月的军粮也有两石五斗,这么多军粮别说是一个人,就是一家人吃也不拮据,并且还发放布绢,只要上官不克扣,比起明朝的很多乞丐般的军队是好到天上去了。

    就算是为了防止逃兵的刺字,除了发配充军的罪犯也并不是全刺在脸上,也可以刺在手臂或手背上,这一点当时让杨业大大松了口气。刺在脸上固然难以接受,但是刺字手臂上就当作一个特别的纹身罢了。

    做了一会儿饭食就端了上来,这个时代绝对吃不到辣椒,玉米,番茄,土豆之类的外来食物。要真能吃到反而糟了,说明有人提前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发现了美洲大陆,那杨业就多半得怀疑是其他穿越同仁干的好事。

    不过宋朝平常百姓的餐桌上花样也很丰富,今天的菜就有白菜,茄子,芹菜,每桌还有一盆烩在一处·的各种海鱼。军寨附近的土地就是平海军的屯垦,所以这些食材都是自产自销。兵士们每天锻炼完就吃饭,吃的也是一个津津有味。

    还有人对着伙长胡强打趣“胡老三,你天天造饭,怎地手艺不见得长进,这茄子烧的还不如俺家婆娘,莫不是把伙房里的菜油都偷了回家”。

    那胡强也是鲁地的长大汉子,听了也不恼,笑着就要把那盘茄子拿走“就你这厮嘴刁,瞧不上便不要吃了,有锅有灶,有本事自己去做。”那一桌的众人忙把胡强抱住,笑闹成一团。

    杨业也不制止,每当这时他都有一种在大学和朋友吃食堂的感觉。

    不过虽然食材普通,这餐具可就大有来头,杨业最初看到这些几乎家家都用的瓷器时,眼珠子差点瞪出来,都怀疑呼延庆的副业是不是走私瓷器。别的古代名窑他可能不认识,但是这钧窑实在太有特点,窑变万千,艳丽绝伦的特点他想记不住也做不到。

    那时他就想,要是能顺个几个碗回去,一辈子可就再也不用上班了。后来才知道这钧窑在大宋的普及程度就和后世的普通白瓷差不多。这个时代大多数的瓷器都是钧窑,代替了之前的汝窑,所以也有“汝停钧代”这一说。至于价格,面前的盘子下面可能就写着呢,不是三十文就是五十文,真的和条咸鱼也没什么区别。宋朝富贵人家都不稀得用瓷器,最讲究的用金碗玉盘,不那么豪奢的也得用银器铜器漆器。用瓷器都不好意思请人吃饭,没牌面。

    等到吃完饭,众兵士便各自回家,杨业也回了自己一处小院,一年前,他都是和呼延庆一家住在一起。只不过他觉得这就和成人之后和父母住在一起似的,多少有些不自在。就找个机会买了座两进的院子。虽然自己一个人住,但周围都是平海军的军户,有空便去转转,一个人住着倒也不觉寂寞。杨业从门前地里掰了根黄瓜,就着井水洗净,边啃边看着这方天地。心想到可能再过些年,自己都要忘记自己本身不是一个宋朝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