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黑旗 » 第三章 是气所磅礴

第三章 是气所磅礴

    杨业想到这里,不禁自嘲的笑笑。如果世事一直这么太平下去,没准他真会习惯做一个北宋的小小武官。宋朝的武官可没有什么退伍转业,规定的退休年龄是70岁,大部分都活不到那个时候,就不用说宋朝那么大到处去看看了。他多半也只能在登州成家立业,平淡度日。可是他始终知道随着时间流转,一把悬在他和北宋头上的利剑确实越发清晰,几年后,北宋这片安稳了百年的土地就将天崩地裂,帝王和百姓的命运不分贵贱都被碾作尘埃。

    他看过宋徽宗的一些画作,比如《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红蓼白鹅图》,甚至还学过一段时间瘦金体,虽然完全不得要领。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花鸟人物山水无所不精,书法独步天下的艺术天才,是真正绝顶聪明的人物。

    也许有人会认为宋徽宗的昏庸无能,任用奸佞。可那大多是他任性享用的性格使然。

    如果以后世的公司做比较,皇帝是董事长,下面的宰相是总经理。宋徽宗如果用类似司马光,寇准,范仲淹这种誉满天下的名臣做宰相,固然能让朝政有所起色。

    可当董事长想挪用点公款,给自己盖个大花园,这个总经理多半要跳出来叼他,啪啪啪的打脸,偏偏公司内外的人还一片叫好。这换到雄才大略的唐太宗身上,有时候都来气,何况只想做快乐天子的赵佶。

    他用六贼,任蔡京为相,无非是这些人能帮他找钱,偏偏还声名狼藉,他赵佶一点不怵。百姓也只会痛骂奸相权臣。

    枢密使童贯虽然无能,但毕竟是个阉人,不怕武夫专权。还能带着西军打下横山之地,也算是有点本事。没有金国崛起,靠着北宋的国力只怕能将西夏灭国,方腊之乱也是说平就平。

    所有一切这么看似乎都没什么毛病。可历史就跟宋徽宗,跟整个北宋开了个大玩笑,北方女真族两千甲兵起家,以闪电般的速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几年间横扫天下。在北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打到了汴京,点了宋徽宗的全家桶打包带走。从此他的后半生就充满了悲惨和屈辱。

    作为这个时代自视天下一人的皇帝,作为时代的主角命运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作为炎黄子孙,杨业自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更何况之后蒙古南下,崖山玉碎,南宋十万军民投海殉国。相比后世日本所谓的一亿玉碎,转头就做了漂亮国爸爸的奴才。其间凛凛气节,千载之下犹有回响。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读史至此,谁不扼腕叹息。正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等到朱元璋奋汉家之余烈,扫清神州,也不复此时之气象。

    想到此际,杨业抽刀而起,长刀连绵不断劈开料峭的春风,整个小院,仿佛都被怒涛似的刀光照亮。

    匆匆两日而过

    到得出发这日上午巳时,杨业便到了营寨之中。

    恰好看见唐真正在指挥各个沙船的水军纲首准备船具,就上前和唐真叙话。

    唐真是个机灵人,向来对谁都是笑容满面,见杨业便道“杨都头,六条沙船都已收拾停当。这沙船虽不比那福船广大,难以倾覆,但平底阔首,无论那养马岛是何种地势,船至便可登岸”

    杨业拱手“出海航行我却是门外汉,此行便多多仰赖唐大哥了”

    唐真忙到“平海军中谁人不知两位都头的勇武冠绝全军,再无一合之将。区区海寇,自是难当都头虎威。”

    这与杨业商业互吹的唐真有三十多岁,和平海军中大多军汉不同,家里本来世代是江宁府造船工场中的匠户,宋代的匠户没有像元明那样甚至都成为了户籍的一种,只是属于杂户。但也是由官府统一管理,匠户也大多子承父业。数十年前,朝廷建造了两艘神舟,一艘“凌飞顺济神舟”就停靠于登州专门出使外邦,也调集了一批匠户前来修缮神舟,唐真的父亲就在此列,之后便在登州安家。

    可惜平海军中并没有建造船坞,也没有造船工场可以来进行大修,纵然建造神舟的铁力木已经被桐油进行过封护,也无法将木船的寿命保存到极限的六七十年,今日虽然还有数艘客舟,神舟已不可见。不过杨业小时候还见过几次,当真是“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益鸟首,屈服蛟螭”。

    他儿时只觉得极为震撼,也摸不准这个神舟到底有多大,后来有次问到唐真,唐真告诉他,一般出使的客舟长十余丈,而神舟大小三倍于客舟,那就是一百多米,和郑和的宝船也相差不远。也许一百米长听起来只是个数字,但是要知道木帆船和现代的船舶观感是截然不同的,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黑珍珠号也不超过50米,可以想象分别代表宋明最高造船技艺的神舟和宝船是何等的庞然巨兽。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如果见到了,怕是要当成被上帝创造的海洋巨兽利维坦。

    百年海军不是夸张,航海业是真正富人的游戏,因为关系到科技,工业,文化,运输,水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从来只有听说蛮族靠骑砍起家,没有听说过蛮族千帆竞发。实在没条件骑马渡海打劫的丹麦,简朴长船上面维京老哥在航行途中冻死病死都是常事。在北宋这个时代,华夏的造船业足以睥睨四海。不光指南针在航海上得到了应用,人类借此得以脱离海岸向远海进发。水密隔舱,平衡舵,,船坞,船模造船法等诸多技术也领先了世界数百年。

    说话间听得马蹄声传来,却是呼延庆的马军到了。呼延庆的马军自然不是堪称陆战王者的具装甲骑,这种军事力量当下估计也只有西军存在一小部分。这些骑兵还做不到以两腿之力控制马匹,双手持枪厮杀,但也是人人配有弓刀,马匹上还带着数支投枪,看起来着实威武。

    呼延云到得近处,跳下马来便道“大哥,怎不将你那”玉花骢“带去”

    这玉花骢是呼延庆在杨业弱冠时送给他的一匹马,就算北宋时马还不贵,这匹辽东大马也足足花了呼延庆八十贯钱,因为马身作青色,平日养在马军中,呼延云也极是喜爱,少年人心性,便用唐玄宗的爱马名字来称呼。

    杨业摆摆手道“我为步军都头,此次讨寇,自当带兵士立于阵前,冲阵斩将却要看云哥你了。“

    呼延云素知杨业性格当下点点头也不多说,便招呼马军上船,安置马匹人员。

    众人正分别登船之际,杨业忽然看到那伙长胡老三竟也提了把菜刀跑来了岸边。杨业赶紧叫住他到“胡强,你却来干什么,这次最多去两日,大家都带了干粮。再说登岛便要与贼寇交战,谁有功夫顾得你。”

    胡强赶紧抢上前到“都头,大家此次都去打那海寇。我若是待在寨中,以后谁还瞧得起俺胡老三。俺虽然是伙长,但大人平日教授刀法,小的私下也是日日练习,明日正好发个利是。这些贼厮鸟谁又见过血,俺私下里可是连牛都杀过的”

    杨业苦笑不得“且不说你没练过战阵拒敌,你那菜刀若染了人血,日后却看谁来吃你做的饭菜”他为了增强集体的荣誉感,经常给军士们灌输男儿在世当奋发上进的思想。所以,也许这次有人内心畏惧,但个个却不愿落于人后。

    忽然听得身后一个斩钉截铁的声音传来“便给他兵甲“

    杨业听声音便知道是呼延庆来了,当下转身朝骑马而来的呼延庆行礼道“见过义父”,旁边的唐真和呼延云也一同行礼。兵士们大多没有看到,倒是没有来感谢领导视察,还是按部就班的上船。

    呼延庆道“我平海军中兵士选的都是齐鲁之地的雄壮男儿,不输天下任何兵马。只是久经太平,纵然甲坚兵利,却无用武之地。一旦上了战阵,见过血,便都是好兵胚子。闻战不惧却是难得,此次正当历练”

    杨业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在他的潜意识里,自是没想过派炊事班长去砍人。只不过古代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比如各种农民起义,原本也不过是农夫平民,一场场搏杀下来,活着的便能脱颖而出。后来号称大明帝国双璧的徐达常遇春皆是如此。只得向胡老三道“先上船去吧,到时唐都头自有兵士要守在船上,某替你借副兵甲便是。”

    胡强从没和呼延庆说过话,一时间不敢开口,只忙行了个揖礼,唱喏下去排队上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