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黑旗 » 第六章 登州举人

第六章 登州举人

    呼延云这时向杨业走来关切道“大哥,你没有受伤吧?”

    杨业摇摇头道“没事。让那刘祖义带我们去海寇寨子吧,看这些海寇模样,应该有些积蓄,王师中那条船肯定要还他,其他财货就都是咱平海军的。木兰舟那边我让唐真去查了,我留下郑远他们分开看管审问这些海寇。你带上马军,咱们一起去抄家”

    呼延云答应一声,就叫兵士将那刘祖义和几个亲信提来寒声道“带某去你等寨子,将抢掠来的财货通通拿出。此处自有人审问,若有半点隐瞒,便教你身上多几个窟窿。”那刘祖义自是连道不敢。

    说完便叫一个骑士将马让给杨业,和杨业带着马军向这些海寇的巢穴出发,走了片刻便到,只见这个山寨除了有道寨墙,其实更像一个村落,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村子位于一座小山环抱之中,竟然还有一条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汇成一道小河,青山绿树,很有几分灵秀气象,难怪传说秦始皇曾命人在这海岛之上养马。

    早有逃回寨中的土匪报信,寨门口空无一人。等他们进入寨中,就见有数百个农户模样的人聚在一处远远看着,但没人敢说话。

    过了片刻,他们看清楚刘祖义等人灰头土脸的被五花大绑,才有一个老者有点畏缩的向前走来,扑通一声跪倒道“将军大人在上,小民都是这灵山村的民户,被刘祖义占了我们村子。听得那些贼寇说有王师来此平乱,请将军救救陆举人”

    杨业和呼延云有点惊讶,这个小村庄竟还有个举人。宋代的举人和明清不同。宋代没有童生和秀才这两级一说,通过解试便可称举人,含金量没有那么高。

    但宋朝文风鼎盛,这个举人也是不好考的,因为每个州府录取名额都是固定的,人少点的地方录取比大概是几十比一,人多的地方就是数百比一,想在夫子故乡的齐鲁之地拿个举人,难度一点也不比后世考上热门职位的公务员小。举人如果省试通过一般就能成为进士,只是还要参加殿试排名。

    杨业当下就询问那个老者,说了一会才知道,这个陆举人叫做陆渊。他父亲是登州牟平县的缙绅,被一个朋友勾结牟平知县诬告,夺了大半家产,他父亲气郁身亡。陆渊一怒之下便买下养马岛数百亩土地,带着家人住在这岛上。因为为人端方明理,颇得此地百姓尊重。这些贼寇到了岛上抢占了陆渊的庄子,因为陆渊在养马岛的声望和举人的身份,想要陆渊入伙,陆渊不从就被囚禁起来。

    杨业听完,便踹了刘祖义一个趔趄。道“带某去那陆举人的庄子”

    这陆家庄就在村子的后面,这庄子青瓦白墙,庄前绿树果木掩映,后靠青翠溪岗,庄子一侧的打麦场上鸡鸭遍地。看的杨业都是心下羡慕这宋朝地主的生活。

    原本还有几个海寇,这时趁乱在庄子里抢掠,看到杨业,呼延云带马军将庄子几个出口堵住,也不敢顽抗,都跪在地下求饶。

    杨业不管他们,让呼延云守住庄外,带着几个兵士径直推刘祖义朝庄内走去。走到囚禁那陆举人的矮房前,杨业抽刀一挥,便将门口锁链劈断。房内倒是悄无声息,杨业还四下看了看,怕有什么埋伏。

    这时听得脚步声,一个年轻人已走到门口,杨业见了也是心下暗赞,他有些相信相由心生,说的不好听就是以貌取人。这个青年人和他年龄相若,穿的只是朴素,但长身玉立,剑眉凤目,大概是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到他们几个身上还带着鲜血的厮杀汉,却是没有露出一点畏惧神色。

    只见那青年向杨业躬身一揖道“草民陆渊,字江陵。谢过将军救命之恩”杨业示意几个兵士将那刘祖义押出院中,向那陆渊一拱手道“陆举人无须多礼,某只是登州平海军一都头,当不得如此称呼”

    那陆渊却郑重道“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在下身陷贼寇之中,常恨手无缚鸡之力。大人英武非凡,今日得见虎威,实乃平生幸事”

    杨业不知道这首诗是苏轼所作,他的诗词水准也就限于唐诗三百首和宋词选鉴之内,这《留别登州举人》实在超纲了。以为是对面年轻人做出夸自己的,又见这陆渊说的真诚,顿时心下对他好感大增。

    笑道“陆举人此时可召集家人,如果庄子还有贼寇,尽可说与我将其拿下,某等破贼不久,还有些首尾要去料理,待某料理完再与陆举人分说”说罢就带着几个兵士,在陆渊的指点下,将庄子清理了一遍,也找到了刘祖义收藏赃物的仓库,杨业略微点了一遍,大概有白银四千两,铜钱两万贯,还有一些商货,王师中那笔大概就在其中。杨业不禁感叹,这剿匪就是赚钱,平海军全军每月的军饷也不过数千贯,出来半天,至少三四年的军饷就到手了。

    等封了仓库到得庄外,陆渊和呼延云见过礼后,便向呼延云道“玉臣,我们且先回岸边,看看唐真那里有什么收获”

    杨业说罢便向陆渊拱手作别,陆渊道“还请两位大人带兵士晚间来舍下吃酒,容江陵杀鸡宰羊,以报诸位大恩于万一。”杨业颔首道“那便叨扰了”,随即和呼延云留下十个马军守住庄子,以防还有漏网之鱼,之后两人便打马走了。

    两人到了岸边,就看见唐真站在一艘网梭船上朝他们挥手。虽然养马岛这个港出乎意料的好,那艘木兰舟停泊离岸只有三十步左右,但由于没有码头和栈桥,还是需要搭乘小船才能上去。

    等到呼延云和杨业上船,唐真就道“还未感谢杨都头今日相救,请受唐真一拜”说着便要一揖到地。杨业忙扶助他道“唐大哥这说的是什么话,军中袍泽自当守望相助,如此却是折煞小弟了。不知唐大哥在这船上有何发现?”

    唐真道“我问了船上水手,这艘木兰舟是从那博多出发往密州市舶司贸易的商船,为首者已被海寇杀了,船上多是金银,想换些铜钱瓷器茶叶回日本贩售”

    呼延云对着海上贸易不太了解,却是奇道“瓷器茶叶倒罢了,以金银易铜?哪有这等做生意的道理”。

    唐真笑道“都头有所不知,他们以金银作为钱币难以流通。偏偏冶炼技艺极差,都没有朝廷统一铸造的钱币,国中都是用我大宋铜钱交易。多有宋人巨贾世代居于那博多港来往各市舶司做此等贸易,此船就是一些商人共有,原本领头的是个什么出云国的武士,某却不甚了解。”

    杨业听了在一旁接话道“那日本称为道和国的,和我们大宋州县相似,这出云国听起来威风,不过是一县之地罢了。”呼延云听了点点头,倒是唐真诧异的看了杨业一样,他没想到杨业竟对那日本似乎很是熟悉。

    于是说道“杨都头好见识,刚才上船我叫兵士们把船上各人都拿下了,不少人都讲得汉语,其他的没甚稀奇,倒是有个女人自称那出云国国主义女,愿在登州贸易船上商货。恩,这个,这个女子气度有些不凡,瞧来不是说谎,某对他们国中情形不甚了解,不敢自专,两位都头随我去审问一番?”

    唐真这番话倒是让两人一奇,本来按照杨业的想法,到嘴的鸭子自然没有吐出来的道理,这巨舰和商货肯定不会还给他们,给他们一条福船让他们回日本就够仁至义尽了,他们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但按照他作为《文明》《欧陆风云》《全面战争》这些策略类游戏老玩家的经验,来钱最快,一本万利的就是一条贸易商路,搞基建的回报率太慢,让杨业搞发明创造,弄点玻璃肥皂什么的他也不会,他学的是机械,听起来好像有点用武之地,可北宋又没有机床母机,没有电机内燃机,他一直想为平海军找点搞钱的门路,始终没有头绪。

    北宋从来不禁止军队经商,很多军队就靠经商来补贴粮饷,连岳飞和韩世忠都是此道高手。只一条禁止军队走私茶叶钱币铁器等外贸物资,但是远洋海上贸易又有哪个文官能抓住把柄,就算找个监察御史来登州都没用。

    北宋众多榷场的收入不好统计,但作为海上贸易海关的北宋五大市舶司,一年税收竟然不过百万贯,私下却不知有多少填了那些士大夫的荷包。杨业听了这条木兰舟上似乎还有人能做主,就起了心思。

    二人随着唐真上了木兰舟,先是在甲板上四处看了一番,他们从前也只是远远见过,没有到过木兰舟上,这时感受到这条大船如同一座浮在海上的小岛,在海浪中岿然不动,都啧啧称奇。看了一阵,两人就被唐真引到舱尾一间大房间,这个房间陈设雅致,难得还有窗子,在甲板之下也不觉得憋闷。不过房间内也屏风已经收起,借着窗外射进的阳光,三人就看见了那自称出云国国主义女的少女坐在桌边,身旁还有两个丫鬟。杨业他们不愿失礼,都做了一揖,杨业站在最前面就首先道“见过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