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卖梦境 » 第39章 重开永乐大典,星空篇章!

第39章 重开永乐大典,星空篇章!

    “哦对了,我还听说,老和尚把他那佛珠送给了李先生。”

    要不是朝政在身,不然他也要去看看。

    到底是谁,能让老爷子和姚先生都如此重视。

    朱高炽虽无权势,却手眼通天。

    对于朱棣的所作所为,知晓一点。

    听闻老爷子亲自下令,让锦衣卫时刻保护李云梦的安全。

    本以为这就足够离谱。

    能让锦衣卫时刻保护安全之人,可不多见。

    没想到,姚先生把佛珠都送出去了。

    姚广孝家族世代行医。

    佛珠来源于海中鱼肚中的石头。

    因从小身体不好,其父就将这块石头打成佛珠。

    经过草药浸泡下,让姚广孝随身携带。

    姚广孝十四岁出家为僧,至今已八十四岁。

    历经七十年的佛珠,且没日没夜都会听姚广孝念诵佛经。

    或许是心理作用,又或许是草药浸透佛珠。

    带着佛珠,有让人沁心脾肺的作用。

    不论是意义上,还是实际作用,此佛珠弥足珍贵。

    看来此次姚广孝重新披上朝服,也和李云梦有关。

    见朱高炽在沉思,朱瞻基便转身想要离开。

    脚还没踏出去。

    就被朱高炽叫住:“哎哎哎,等等。”

    “我还没问你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这么着急走干嘛。”

    姚广孝的事情要过多关注。

    但朱瞻基的事情同样重要。

    瘟疫一事,事关百姓,不可懈怠。

    朱瞻基有些泄气的坐了下来。

    趴在石桌上,叹息道:“查了这么多天。”

    “什么消息都没有。”

    这些天朱瞻基的心思自然是都扑在了瘟疫一案。

    可效果却不是很好。

    “遇到什么问题了?和你爹我说说。”

    “说不定,我能帮你出出主意。”

    望着憨厚胖脸的朱高炽,朱瞻基自然是没有隐瞒。

    “那个赵启云说的,带着铃铛的乞丐。”

    “我找遍了应天府所有乞丐,都没发现。”

    “甚至我还派人去外面找,只要是乞丐就搜一遍。”

    “依旧没有半点结果。”

    赵启云口中的那个铃铛乞丐,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瞬间消失在了应天府。

    甚至,去了外围寻找,也没有半点消息。

    如同人间蒸发。

    朱高炽憨厚胖脸囧了起来。

    按照锦衣卫的实力,不可能找不到人。

    应天府是大明首都,是国之中央。

    乞丐人数并不多,且一个乞丐,在这大冬天的。

    能够跑多远?

    沉吟良久,朱高炽说道:“或许,你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或许是,他们给错的消息。”

    朱瞻基呆呆的望着朱高炽。

    “啥意思?”

    就差把没听懂写在脸上了。

    人急就会丧失部分脑子,朱瞻基因为朱高燧的压迫。

    心里那叫一个焦急,自然智商有所下降。

    “我是让你去查瘟疫。”

    “谁让你去查什么乞丐了。”

    “不要本末倒置。”

    朱高炽敲了敲朱瞻基的脑袋。

    本末倒置?这话让朱高煦有些不知所措。

    “爹,我怎么就本末倒置了。”

    “那赵启云说,那乞丐出现后,瘟疫就出现了。”

    “只有找到他,才能追究瘟疫的源头啊。”

    面对单纯的朱瞻基,朱高炽有些不厚道的笑。

    “孩子,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那赵启云是商人,你怎么才能判断他不会说谎?”

    “商贾之言,都是放屁。”

    在朱高炽眼里,仅凭赵启云这个商贾的一面之词。

    并不能证明,瘟疫之事,就是那个乞丐引起的。

    毕竟谁也没有亲眼看见那个乞丐。

    只有赵家父子两人看见。

    若是想要从中隐瞒什么,从中增加什么。

    都有可能。

    查案查案,要是光凭审问就能得到结果。

    那要锦衣卫干什么?

    “你啊,想问题还是不够全面。”

    朱瞻基也是查案心切。

    “爹,您就别卖关子了。”

    “要是让三叔先破获此案,你亲儿子我,就得倒霉了。”

    朱高炽厚实的眼皮微微抬了抬。

    瞅了一眼朱瞻基。

    “倒霉了好,你才能长记性,成长。”

    “你只要记住一点,不要本末倒置,一条路行不通。”

    “就不要死磕,换条路。”

    听着朱高炽的话,朱瞻基思量许久。

    等回过神来,朱高炽已经离开了。

    不过朱瞻基脸上却不满喜悦。

    ……

    尚书房,朱棣侧躺在龙椅上。

    左手拿书,右手自然摆放在腿上,眼神淡然的望着姚广孝。

    “老和尚,你这是什么意思。”

    “一大把年纪了,还想要重归朝廷?”

    “退休不好吗?”

    当得知姚广孝身穿朝服来见自己的时候。

    他很惊讶,也很惊吓。

    越是知晓姚广孝的能力,对其越是忌惮。

    “皇上,此次臣前来,并不是想要重涉朝堂。”

    “而是想要做一件事。”

    听见姚广孝不是想要重涉朝廷。

    也让朱棣放心不少。

    司马懿的案例不能重演。

    哪怕关系再好,该有的猜忌需要有。

    “何事?”

    “臣想要在永乐大典上,增添一篇字。”

    永乐大典?

    “你要重启永乐大典的编撰?”

    “可当年,改写的,不都已经写完了吗。”

    永乐大典这件事,是姚广孝亲自监督。

    而他,也会时不时的来看。

    不能有错字,不能没有依据。

    里面的内容,就是将历朝历代的文化进行的总结。

    从古至今的诗书,都会记载在上面。

    从何出处,也有明确标记。

    “臣想增添一篇,关于天外天的篇章。”

    星空篇?朱棣沉吟三息,望着面前的姚广孝。

    这老和尚,什么时候相信宇宙星空之说了。

    “我不是记得,有关于这样的篇章吗。”

    “《晋书·天文志》,张衡的《浑天仪图注》,《天工开物》这些不都记录在永乐大典中吗。”

    “还有什么事遗漏的?”

    朱棣虽然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不过人到中年,自然是会看一些闲书。

    也就是无关科举的书籍。

    姚广孝回忆起梦中的一切。

    燃烧自己寿命而照耀世界的太阳。

    为保护地球,抵挡陨星的月亮。

    行星,恒星,银河系等等。

    虽然他不知道后世之人是否会相信。

    可他相信,总有一日,这些能够呈现到人们的眼中。

    而不是他一人独知。

    “恕臣,未能告知,等臣写完皇上便知晓了。”

    “还望皇上,能够允准臣的请求。”

    “此篇且由我一人编撰即可,不多耗费皇上钱财。”

    姚广孝一把老骨头,跪在冰冷的石砖上。

    沉吟良久,朱棣叹息道:“唉,行了,起来吧。”

    “朕允准了,老和尚你可别把自己累死了。”

    “不然我可不会埋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