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明 » 4.勇敢的女人

4.勇敢的女人

    多年在官场中的摸爬滚打,早已让魏忠贤的政治嗅觉相当灵敏。

    经过今日的观察,他似乎隐隐意识到了什么,决定加快在宫内外的布置,争取在两日之内便将一切准备妥当。

    在一切没有准备好之前,当然是不能让天启皇帝驾崩的,否则后果难料。

    魏忠贤党羽立即行动,找遍名医偏方,很快得到了一个延寿秘方:仙方灵露饮。

    这所谓仙方,炼制流程花里胡哨,其实用白话来讲,便是小米的米汤。

    一般重病之人进食困难,甚至无法进食,对各种大补之药更是虚不受补,但喝流质食物却通常没问题。

    天启皇帝就是这样。

    他在喝了两大碗米汤,成功补充了一点体力之后,还真的感觉好了一些。

    只是对于一个病入膏盲的人来说,喝米汤是远远不够的,当天夜里,他的病情再次急转直下。

    魏忠贤一党再次慌了手脚,生怕他马上就驾崩,又决定走巫师驱魔的路线,认为天启皇帝是撞了鬼,才会药石难医。

    魏党于是连夜行动,让所有御前太监穿上金寿字的大红贴裹,同时采用精神胜利法,让人们不断在宫中高呼“圣驾万安矣”!

    他们想通过制造这种金红的喜庆氛围来替天启皇帝驱除病魔。

    眼见宫内的阵仗越来越大,估计陛下驾崩多半就在这一两天了,皇后张嫣意识到决定性的时刻已经来临。

    以她的了解,陛下驾崩之后,魏忠贤定然不会遵循遗命拥立信王,在此非常时期,她必须采取断然行动,方可保证信王顺利继位。

    对于魏忠贤,她是极为痛恨的。

    她一直怀疑自己当年怀孕之时之所以流产,正是魏忠贤伙同客氏做了手脚,而自己父亲张国纪的悲惨遭遇,也是魏党所为。

    若是让魏忠贤得势,不仅自己家族将再次惨遭不幸,整个天下也将被搞得乌烟瘴气。

    她虽出身中层,但从小勤苦耐劳,无论照顾弟妹,还是洒扫庭院,洗衣做饭,无不做得妥妥贴贴。

    此外,她还特别喜欢阅览书史,特别欣赏开国贤后马皇后,因此明白正人在朝,百姓得福的道理。

    等到十四岁,她因为窈窕端丽,绝世无双而成为皇后之后,便一直尽力劝谏皇帝处置魏党,善待百姓。

    因为这最初的直率相谏,她得罪了魏忠贤一党,这才惨遭他们的报复。

    眼见魏党强大,皇帝太过迷糊,她意识到公然与魏党相斗不是办法,于是便转而假意与他们缓和,开始暗中寻找其他办法。

    但想要对付树大根深的魏忠贤谈何容易?稍一不慎便要命丧黄泉。

    在这深宫禁地,她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商量,但她没有害怕,也没有退缩,而是暗暗决心勇敢相搏。

    得知魏忠贤和客氏对待下人,尤其是那些太监宫女极为狠厉时,她终于想到了办法。

    魏忠贤和他的姘头客氏都是一朝发迹,德不配位,因而待下刻薄寡恩,反复无常,而张嫣则与之相反。

    这让她很轻易地就买通了宫中的几个重要太监宫女。

    这些人对魏忠贤和客氏早已不满,一经收买,立即转向,愿为皇后效死。

    有了这些重要角色,张嫣就方便神不知鬼不觉地见到皇帝,谋举大事了。

    而今形势如此危急,已不容拖延,她已决定要在今夜趁魏党防备松懈之时,以探望皇帝病情的名义前往乾清宫,把自己提前拟好的传位遗诏给皇帝过目,取得他的认可,然后再在遗诏上盖上玉玺,将信王接掌大位之事彻底做成定局。

    张嫣在得知皇帝确实无法康复之后,为了能成功迎立信王并扳倒魏忠贤,因此已经按照皇帝平时的意志提前拟好了遗诏,就等着找合适的机会让皇帝认可用印了。

    当然,这两日魏忠贤也有可能加强防范,让她没有可乘之机。

    但她也已经想好了,此时已是最后关头,她绝不能有丝毫退缩,如若事情失败,丧身殒命,她也再所不惜。

    只是想法虽然英勇,但夜中人静之时,一联想到史书上讲的那些权臣废后,甚至杀人之事,她还是忍不住直打寒颤。

    她在床上又翻了个身,尽力克制着老是不经意冒出来的种种恐惧,反复盘整着之前设想好的计划,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漏洞。

    朝中大臣的意向她也一直在留心,虽然此时满朝文武几乎都是阉党之人,但她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这些人之中也还是要分类的。

    也就是说,阉党之中,有些是铁杆儿,有些是墙头草,还有些则只是畏惧阉党势大,暂时表面敷衍。

    她知道,铁杆阉党固然可能死心塌地与朱家对着干,墙头草也只在意形势的变化,但那些表面敷衍阉党的,则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为己所用。

    而这里面,就有一个既有影响力又忠于朱家的大臣:勋贵英国公张惟贤,此人乃是名将张辅的后代。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人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引为外援……

    就这么想着想着,不觉之中已经到了后半夜。

    这时,她最为忠心的侍从女官前来禀告,说是乾清宫那边做法事禳灾了大半夜,此刻已经做完了,人群已经散了。

    张嫣点了点头,她知道,她该起来行动了,最紧张的时刻已经来临了,她的心猛然突突乱跳起来。

    成败在此一举!

    朱由校将在农历八月二十二晚上驾崩,也就是明天晚上,只怕此刻的宫里已是惊乱一片了吧。

    形势如此紧张,朱由检却只能在院子里数星星。

    得益于大明的制度,藩王对于朝堂的影响力微乎其微,甚至要避而远之。

    如今这种情况若是放在明初,他恐怕直接就可以起兵清君侧了。

    明初的藩王影响力极大,许多藩王都拥有重兵,从前的明成祖朱棣就是通过起兵“靖难”拿到皇位的。

    只是藩王权重确实不利于国家稳定,明成祖即位后因此大力削藩:取消藩王的兵权,减少藩王的护卫军,禁止藩王干预地方政治。

    待到宣德皇帝继位,朝廷又禁止藩王参政、出仕,也不得从事士农工商四民之业,出城二王不能相见,严禁藩王与官府交结,甚至规定藩王不得入朝。

    就这几板斧,我大明宗室之人便成了徒拥虚名,坐糜厚禄的寄生虫,为历代所讥嘲批判,历史上那位被李自成煮了吃掉的三百斤的福王,更是沦为世世代代人们的笑柄。

    待自己继位,定不会再让这般荒唐之事发生了,干嘛要养那么多宗室呢?干嘛不让他们学门技能,自食其力呢……

    当然,藩王们也不是完全无事可做,历任皇帝们还是给他的子孙、兄弟和亲戚们,安排了一些学习科目的。

    比如四书五经,大明礼法,此外,还得读《昭鉴录》、《祖训录》等等。

    《昭鉴录》和《祖训录》乃是讲述古代藩王善恶事迹,借以驯化宗室子弟的读物。

    当然自己对这些烂书是没有任何兴趣的,这两年里自己压根儿没有认真看过这些东西,看这些也只是为了应付魏忠贤的耳目。

    这些玩意儿除了毒化思想,教人为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正当朱由检胡思乱想之际,一个温柔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殿下,天气闷热,臣妾为您熬了绿豆汤,已经搁了一会儿,现在口感正合适,用一些吧。”

    说话的女人,正是信王妃周玉凤,乃是去年由天启皇帝替自己选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