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李府 » 第三十七章 朱标

第三十七章 朱标

    王公公此来自然是接李增枝入宫,于是,李增枝又一次在自己母亲和大哥不舍的眼光中离开了曹国公府。

    和上一次不同,这次的王公公并没有拉着他绕一大圈去到坤宁宫,而是拉着他径直前往了整个皇宫的中心——

    乾清宫。

    李增枝走进偌大的宫殿里,只见一老一少正在埋头苦干着。

    和上次在坤宁宫见到的朱元璋一样,今天的朱元璋依旧着装正式,正襟危坐地在龙椅上埋头批阅奏折,听见李增枝进来的通报却是头也不抬,看都不看李增枝一眼,

    “咱现在在忙,你在这等会儿。”

    坐在下首位的朱标也是忙得抽不开身,但一向和善的他倒也停下了笔对着李增枝笑着点了点头,又接着批阅起了奏折。

    李增枝不敢言语,只好呆呆站在那里等着,这一等就等到了晚上。

    两父子似乎终于打算收工,朱元璋懒洋洋地伸展了一下身子,放下笔看向差点睡着的李增枝,有些坏坏地突然放大音量,

    “打明儿起,你就是咱的御前侍卫了。”

    李增枝被吓得猛地跪在地上,

    “臣遵旨。”

    朱元璋似乎对自己的惊吓效果很是满意,大笑了几声。下首的朱标对自己父亲偶尔的调皮也是习以为常,无奈地摇摇头。

    等朱元璋笑完,却看见天色渐晚,想到这小孙子的去处还未决定,刚准备又把他丢回坤宁宫,却又想到这小子以后天天都在御前呆着,万一看到什么不敢他让马皇后知道的事情却又说漏了嘴,自己恐怕是得不偿失,于是皇帝陛下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又看到旁边一脸微笑的朱标,灵光一闪,对朱标问道,

    “老四出宫了吗?”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原来,由于大婚的事宜不能再耽搁下去,礼部一听说朱棣已经回到东宫,连忙跑到东宫七嘴八舌地对朱棣进行着各种培训,本来就逃婚了好几个月的朱棣又害怕大哥的威胁只得任人摆布。由于大婚事项离不开新的燕王府,礼部官员一会跑东宫一会跑燕王府也是平白增加了许多的工作量。于是在体恤下情的太子殿下安排下,就干脆命令朱棣跟着礼部搬离了东宫,和礼部一大群人住进了燕王府。

    “那就把老四的房间给他住,把老四过去的先生们留下,告诉他们咱这小孙子天纵奇才,今年才六岁,要他们好好教导。你有空也指点一下。等雄英长大了让这兄弟俩一起学。”

    朱标微微一笑,“儿臣遵旨。”

    “今儿也晚了,你就跟着标儿回东宫吧。赶明儿,跟着标儿来上早朝。”说罢,朱元璋就在王公公的搀扶下往后殿走去。

    “恭送陛下。”两舅甥送走了老爷子,相视一笑。

    回东宫的路上,朱标非常亲切地拉着李增枝的手,一脸亲和地对李增枝询问着此番去苏州的见闻,听到李增枝说起道衍和尚的事情,突然出声打断了他,

    “增枝,你觉得当今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李增枝愣住了。正不知道如何回答,又听到朱标意味深长地说,

    “这天下啊,就像一个大染缸,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但有的人掉进去就再也爬不出来了,可当今陛下,你的嫡爷爷,我的父皇却是为数不多的掉了进去却成功爬了出来的人,他从里面染了一身黄衣受万人膜拜,可是哪怕是过去的那个朱重八站到他的面前,他们两个人也不会互相认识。如今的你已经走到了这个染缸里,舅舅不希望你爬不出来,更不希望你把自己染得不再像是自己,我要你和舅舅一样,努力去坚持自己的本心,守住自己应有的颜色。”

    朱标顿了顿,抬头看天,

    “人心呐,是这世上最重要,也最可怕的东西。”

    李增枝或许要到很多年后才会明白这句话,但他在宫里担任侍卫这段日子,却无一不在见证这句话。

    洪武九年,李增枝入宫的第二天,空印案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