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蛮兵 » 第9章 邈吉烈的改变

第9章 邈吉烈的改变

    乡亲街坊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邈吉烈回来了。

    李嗣源在众人的印象中是不会说汉语的,所以刚刚这几句话,李嗣源用的是沙陀族语言说的。

    他在融合记忆的时候,之前邈吉烈的沙陀族语言也被他学会了。

    也就是说,李嗣源在穿越后,不但得到了系统,还直接学会了一种古代的少数民族语言。

    富户一见是他,立刻瞪大了眼睛。

    他本来是断定李嗣源被黄巢贼军抓走了,没想到竟然是打猎时走丢了,当事人回来了,之前编造的谎言就不攻自破而来。

    两个差役也是干瞪眼,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还没等差役反应过来,李嗣源就抢过借据,看了一眼,上面是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他从张木河手中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何连本带利要还三十两,歪歪扭扭的几行字迹,让他看着就来气。

    他把字条拍在张木河脸上,道:“老子他妈的什么时候管你借过银子?你要是不给我说清楚,信不信我现在就弄死你!”

    张木河一阵胆寒,李嗣源武勇异常,在应县远近闻名。

    别看只有十几岁,却也不是他敢招惹的。

    差役见事情暴露,为了保护住颜面也落井下石:“张木河,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本来还挺信任你的,没想到你却骗我们么,既然这样,这里的事情我们就不管了。”

    两个差役转身走了。

    李嗣源也没敢留下他们,毕竟人家现在还是朝廷的差役,刚刚的事尽管是他们串通好的,但人家没有说破,他也抓不住差役的把柄。

    张木河脸色铁青,差役走了,他就失去了靠山。

    看到咄咄逼人的李嗣源,张木河支支吾吾说不上话来。

    李嗣源是转世过来的,知道用如何利用法律,他用手指着富户张木河的鼻子,道:“按照朝廷的律法,敲诈勒索该如何判处?我现在虽不知,但具体的法律,衙门中一定有明确的记录,我们不如我们现在就去衙门看个明白,大家都跟着一起去,也好给我们做个证。”

    李嗣源父子平日里人缘较好,大家纷纷同意要去作证。

    张木河彻底傻眼了。

    他看了看李霓,后者现在根本没有看到,而是把儿子抱在怀中。

    他的妻子更是喜极而泣,在她心中,耕地什么的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儿子还活着,什么都可以不要。

    张木河知道李嗣源是不会放过他的,无奈之下,他只好从李霓下手。

    跟李嗣源比起来,李霓还是敦厚老实的。

    他把李霓拉到一旁,小声说道:“李大哥,李大哥?……唉,事情是我搞错了。”他一拍脑门,装作健忘的样子,“你看我们街坊邻居这么多年了,你也念念旧情,这借据我现在就毁掉,然后我再陪给你十两银子,你跟你家邈吉烈说说,不要去报官,如何?”

    李霓也不是见钱眼开之人,可他确实不想在这件事上太过纠缠。

    既然张木河都这么说了,他地也没丢,儿子也回来了,又白得了十两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李霓道:“既然是搞错了,那就算了吧,就按你说的办。”

    李霓跟李嗣源说了,谁料李嗣源却不乐意了,“十两?十两不够。他敲诈咱家的地,要的是三十两银子,要陪给咱们也至少三十两,少一两也不行。”

    张木河目瞪口呆。

    之前他也跟李嗣源接触过,李嗣源这个人在他眼中就是一个勇夫,虽然不傻,但也谈不上有什么算计。

    可这一趟走失回来后,才半年多的时间,这小子怎么变得这么牙尖嘴利了。

    张木河虽是富户,三十两银子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又跟李霓说了不好是好话,最后李嗣源碍于父亲的面子,收了张木河二十两,还让他当着众多街坊邻居的面签字画押,免得日后他反咬一口。

    得了二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李嗣源很是开心,他把银子给了李霓。

    街坊邻居散去后,李嗣源在家里大吃了一顿肉,听着父母在耳旁唠叨着,让他体会到一种特别的温馨之感。

    其实,李霓夫妇算不上他真正的父母。

    所以,这种温馨才显得有些特别。

    听到父母唠叨得差不多了,他又大睡了一觉。

    这段时间风餐露宿,从来没有睡踏实过,这一次足足睡了将近一天,到了第二天中午他才醒来。

    一路上,李嗣源除了赶路之外,还不忘打听李国昌的消息。

    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他必须要先在李国昌手下当兵,然后顺理成章地去他儿子李克用麾下,再被收为养子,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李嗣源知道,历史轨迹都有必然的规律,他要做的只有顺应历史就可以了。

    李国昌现在的位置应该在蔚州。

    蔚州距离应县不到一天的路程,他本来打算是今天就告别父母去蔚州参军的,但看到李霓夫妇高兴的样子,他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在家里呆上三天再走。

    三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到了第三天晚上,李嗣源跟李霓郑重道:“父亲,孩儿有一件事打算跟你请示。”

    李霓这几天虽然高兴,但他也发现了自己儿子似乎跟以前有些不同,他的心事多了,说话做事都跟以前大不一样。

    他自然想不到穿越之类的事,只当是半年的离家生涯,让处于少年阶段的儿子发生了一些改变。

    “孩子,有什么事就尽管说。”

    “孩儿如今长大了,这样一直在家是不会有出息的,这半年来,我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也见到了很多英雄豪杰。所以,这次回来后,我决定要去参军。”李嗣源的话滴水不漏。

    李霓一听,大喜道:“那好啊,孩儿你既然你有这个想法,父亲是支持的。现在朝廷缺少人手,你要是能够为朝廷出一份力,将来说不定真正博取到功名,到时候我和你娘也跟着沾光。”

    朝廷?李嗣源自然不会给唐王朝效力。

    “孩儿要去投奔李国昌。”李嗣源低声道。

    “李国昌?”李霓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