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贞观种田忙 » 第八十章 下旨申饬

第八十章 下旨申饬

    许昊发布的三道命令,可谓是一道比一道惊人。义勇军扩军到三个军团,民兵旅也改成军团。人数一下扩充至十二万人,这将近于大唐的半数军队。

    李道宗彻底呆滞,醒过味儿来之后,赶紧命人把这里情况报奏朝廷,他可做不了这么大的主。

    等到三天会议结束后,适合的人选都选拔了出来。许昊也给李世民写了一道奏书,大概意思就是现在新区的地方有点大了,以前的那点人手顾不过来。希望陛下能够谅解,具体事情,等中秋过后,他回去了会向陛下说明原尾。另外建议新民兵军团派来的人,年龄尽量要低,最好不要超过三十岁。因为有些武器岁数大的将领,一下半会儿学不来,年轻的脑子快,学东西容易。

    奏章写完,他便给了李道宗,让他派人给皇帝送去。这也算是给了李道宗的面子,承认自己的职位没人家高。

    奏章很快送往京城,许昊则开始编写训练大纲。这次训练和以前不一样,新建的步兵军团,是为了适应今后更复杂的地形而创建的。训练地点也会被拉进九原北面的大山里,并且还要训练步炮协同,步骑协同等一些新战术。

    有着系统帮助,大纲很快完成,然后交给了各军团的主官。

    而他则是亲自开始挑选合适的新兵,新兵不光挑选身体素质,因为成分复杂,各族的人都有。许昊更责重挑选忠诚度高于五十的人,还有一项是年龄不能超过20岁。

    当然,许昊在挑选的时候,有时也会动点手脚。比如一人的忠诚度达到七十,但身体不怎么样,他便会按照情况,加点力量或者是体质,遇到傻了吧唧的,便赏赐些智力。

    除去原来的仆从军,这次大概挑选了将近八万新兵,光这样一个人一个人的看,也把许昊累的五迷三道的。

    招募这么多新兵,大概用了一周左右时间。接下来便是解决他们服装和武器的问题了。

    服装方面,因为棉花严重不足,许昊还亲自去了一趟以前,西突厥的地区。因为那里有野生棉花,没人用,大多都会烂在地里。

    所以,去了那里采集了一天的野棉花,然后坐飞机回到了九原。

    有了这批棉花,纺织厂和制衣厂便忙活起来,开始赶制新兵的军装。

    武器弹药方面,除了主要零件许昊提供,其它的现在也由兵工厂自己制作。许昊明白,不能啥都靠他一个人,今后要靠着他们自己制作发展。

    等把这些事情安排完了,已经是十天后的事情了。这时奏章已经到了李世民这里,当他看完奏章,眉头不禁皱成一个疙瘩。

    说李世民大度,不耽心许昊,那是不可能的。历代君王,他们的内心都有底线。像宋朝的岳飞,虽然是精忠报国,但拥兵过于自重,导致了赵构的忌惮,所以后果很严重。

    当然李世民不是赵构,但作为一个君王,再大度也不能说许昊想干嘛就干嘛吧!最起码先打个招呼,然后商量着来。

    可这许昊处事却截然不同,直接自己决定了就干,简直没把李世民放眼里。

    但到了最后,李世民还是暗叹一声,最终他选择了忍耐。毕竟他标榜自己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

    不过虽然做了冷处理,但还是回文申饬了一下许昊,说他目无尊上,办事儿不过脑子。决定了才报告给他。

    许昊接到回文后,撇了撇嘴嘀咕道:“某也是试探一下你,看你是不是像历史中所说的那么大度。你若是赵构,小爷大不了带着全家找个孤岛,去海外快活。”

    没办法,他若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去做事情,那样太慢了,以他的脾气是等不了那么久的。

    新军团的武器装备现在基本准备完毕,只等军服做好,中秋过后,正式投入训练。

    各军团长的安排大致是:骑兵军团,军长为张翔。步兵军团长,军长为刘岩。炮兵军团长,军长为熊大。

    下辖几个师的师长为刘石头,五大山,熊二,等人。原民兵旅现在只留下了原班底的一些骨干,剩下的人全部调离到了义勇军里,大部分都已经成了连级以上干部。

    朝廷也给李道宗来了旨意,任命程处默为玄武军团,军长。以前的民兵旅的名字作废。另任命程处嗣为骑兵师师长,尉迟宝林为步兵师师长,房遗爱为炮兵师师长。下面的旅一级干部也多为勋贵子弟,像秦琼的儿子秦怀道,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长孙冲,杜如晦的儿子杜荷,等等,都是跺跺脚长安颤动,大佬们的子弟。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中秋节。到了这天,许昊哪也没去,只在自己的大别墅里陪家人过节。军队里自有几个军长操心,他就不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