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贞观种田忙 » 第八十一章 汝可知罪

第八十一章 汝可知罪

    中秋已过,离假期最后还有五天时间,想到冬天马上就要到了,许昊在回京前,来到了钢厂。

    留下来几台轧机,并把轧制薄板的技术,交给了钢厂的人。让他们试制一些薄板,主要用途就是冬天煤炉用的火筒子。当然,烧煤的煤炉子,同样也交给了他们怎样去铸造。

    另外,又去了趟发电厂。电厂厂房基本建设完成。只等设备进入安装,可现在安装工人和今后运行的工人,许昊还没培训出来,也只能把设备零件先卸进厂房里面。然后派人二十四小时看管,任何人不准靠近,另外还加强了保密的工作。

    离开电厂,又找来突利,把架设电线杆的事情,交代给了他。

    水泥电线杆是一个月前,许昊偷着回来,交给水泥厂的任务。电线是许昊用仓库里的铝和铜转换而来的,至于电线的外皮,那是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的材料。

    九原这里的事情,算是做了一个全面的安排,然后又和老婆孩子在家里腻歪了两天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便使用了绝代的敏捷技术,以接近高铁的速度,赶往了京城长安。

    一路无话,回来后还有点时间补上一小觉,他算是过完了一个,最紧张有意义的中秋节。

    下午,许昊一觉醒来,吃喝完毕后,想起来自己是应该去见见皇帝了吧。九原那里搞那么大动静,不去和人家解释一下,说不过去!

    所以便把官服换上,最关键得把玉牌拿好了,不然连宫门都进不了。

    收拾完了,便骑马前往皇宫。来到了玄武门,武士照例检查了一番,然后把马留下,随着一个武士的指引进了皇宫。

    在大唐,中秋节也有休沐,不过却比许昊给的时间要长一些。毕竟,朝廷的官吏众多,这个时候也没有飞机,高铁。官吏们回京的路途长短不一,时间上也不相同,所以正式上朝要再过几天才能正式开始。

    李世民现在正在书房里看书,看的还是许昊写的《三国演义》。平常他是没时间看的,现在总算是有了些闲暇。

    听闻太监来报,许昊求见,便吩咐他直接来御书房来见。

    许昊被太监引着进了皇帝的御书房,磕头行礼之后。李世民命小太监给许昊赐坐,然后说道:“许昊,这三国的作者罗贯中,真是你家以前的一个马夫?”

    许昊心里念叨“老罗啊,对不住你了,不过我也没窃取你的著作名,只是说你是我家马夫,原谅,原谅。”

    他心里虽然这样想,嘴里却回答:“启禀陛下,这罗贯中却是以前家里的一个老马夫,从我小时便经常给我讲这方面的故事。小子觉得他讲的非常好,便整理了一番,稍加修饰后,便写了出来。”

    李世民:“嗯,书里的内容,虽然白话多了些,但却看着通俗易懂。里面有些内容虽然与史实不符,但情节跌宕起伏,里面的一些谋略也非常有参考价值。实属是一本特别的好书。”

    许昊:“多谢陛下夸赞,这只是无事闲着写的一个话本儿,陛下实属谬赞了。”

    李世民:“写的好就是好,该赞许还是应该赞许的。只是朕看完这煮酒论英雄后,颇有一些想法,朕是想问问,汝与那曹孟德和刘备比较,哪个更能称为英雄呢?”

    许昊一听,立刻脊背发凉,便赶紧回答:“陛下,臣哪敢去和魏王和蜀王去比较。想必陛下还是没有放下微臣扩军先斩后奏的事情吧!”

    李世民:“呕?敢做不敢当么,这么重要的事情,汝竟敢私自做主,别说是魏王和蜀王了,就是朕你也未必没放在眼里吧。”

    李世民说完,他的脸色立刻冷了下来。

    待李世民说完,御书房里的气氛立刻也冷了下来。

    许昊不禁皱眉,不过他还是赶紧跪了下来说道:“陛下恕罪,臣做事有欠考虑,但这样做也是事出有因的,还请陛下容臣解释。”

    李世民坐在那里,脸色继续阴沉着,说道:“汝可知最近有多少弹劾你的奏章,奏你目无尊上,忤逆与朕,要朕重责与你吗?”

    许昊此时正想再解释一下,不过看到李世民身边的王德,冲他使眼色。顿时明白过来,自己来见皇帝,本就是来给皇帝一个台阶的,李世民是谁,自己为什么先斩后奏,他哪能不明白,再解释有个什么用!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承认错误,求得原谅,给皇帝一个台阶下,这事儿应该也就这么完了。

    所以,许昊继续跪着说道:“感谢陛下之宽容大度,能够压下那么多弹劾微臣的奏章,微臣实在是感激涕零今生无以为报,今后定会为陛下马首是瞻。”

    李世民见他如此,心里的怨气便也消了一些,此刻的脸色缓和了点,说道:“即以知错,便起来吧,今后行事要多考虑考虑,朕做决定也没有像汝这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是那样,天下岂不乱套了。”

    许昊站起来,说道:“陛下说的是,批评的有道理,微臣今后一定注意,下次绝不会这样做了。”

    李世民:“好了,坐吧。再和朕好好说说朕赐你的府宅,怎么就变成了学校,你在学校里又在搞些什么猫腻,怎么整天都是神神秘秘的?”

    许昊一听,挠了挠头说道:“这个是一个秘密,臣不说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