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妲己明明是祥瑞 » 小貔貅

小貔貅

    客人送上礼物,青琴却不能收下,很尴尬。

    东君见怪不怪,那两颗宝珠乃是日月的魂魄,十分稀有,只有真正识得其价值的人才能取走。

    “连礼物都收不下,还是把你家主人请来吧!我们千里迢迢拜访她!她竟然不露面!”

    谁不是千里迢迢来的?凭什么东君拿着个珠子,就能让烛夫人露面?

    妲己问得青琴的名讳,摆出十分讨好的神色道,“琴姐姐!我知道怎么收下这礼物!我能捉住它!”

    琴姐姐?!叫的这么顺溜吗?青琴忽然有种被耍了的感觉,她刚刚可真跟妲己生气了。

    东君微微一笑,自信过了头。

    “此宝物得日月精华,伤人实属无奈,劝这位姑娘也不要鲁莽。”

    妲己走向诸位仙家,左一声哥哥,右一声姐姐,并向他们讨要射日弓。

    “我们都是来送礼的!”

    “这人携日自重,威逼烛夫人!”

    “没人治得了他么!”

    后羿这时站了出来,悄悄塞给妲己一弓箭,“射日弓!刚改进过的,百发百种。”

    那弓好大,差不多有妲己一半大,弓身用的是万年桑木,弓弦用的是百年的牛筋,箭簇是金石锻造,简直是件神兵利器。

    “谢后羿哥哥!祝你早日和嫦娥姐姐团聚。”

    妲己接了弓箭,掂了掂,好沉,将箭搭在弦上,瞄向珠子。

    东君连忙护住自己的珠子,“你想干嘛?找茬是吧!我这珠子都被这弓射破九个啦!”

    “不想干嘛,真以为我要伤这珠子!不是的,吓吓它,怎么?你这宝贝不惊吓!”

    东君脸一横,这宝珠得日月精华,又得摇光所授的眼睛,从此能看清脚下走的路,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傻乎乎射死了,又怎会怕什么射日弓。

    “你要有本事,先看射不射得中。”

    说罢,东君手一抬,将宝珠向半空抛去。

    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妲己只是眨了眨眼,宝珠就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飞了好远,随后折返,眼看着要回到东君手里。

    妲己立刻瞄向宝珠,稍微预判了下宝珠的走位,手一松,利箭发出,巨大的气浪将宝珠掀翻,箭身被宝珠的光热所融化,箭心却坚不可摧,继续射向宝珠。

    宝珠向外逃,逃了好远,途中不停变换角度和轨道,这箭心根本追不上,最终力竭坠地。

    分明是有备而来。

    妲己无助地看向娘娘。

    娘娘沉思片刻,这宝珠不过长了眼睛,只要用云遮住它,它也就成了瞎子。

    娘娘于是两指一绘儿,天空中的云儿聚集,化为一巨牛,比整扇南天门都大。

    巨牛哼哧着出气,降落在宅院内,一口将宝珠吞下。

    那宝珠立刻成了无头苍蝇,乱跑,它跑到哪儿,巨牛就跟到哪儿,一牛一珠很快跑远了,不多会儿,一声长哞传来,牛儿变得很小,那珠子也失去了反抗的动力,它怎么都走不出牛儿的身体。

    青琴唱起歌,大家也跳起舞。

    “乖孩子!太阳要落山了,我给你洗香香!我带你进入睡眠。”

    牛儿很是疲倦,在青琴的歌声,在大家的舞蹈中,走了过来,青琴把绳索往它身上一套,简直不要太高兴。

    “感谢东君送的礼物!”

    东君看了看西王母,西王母也看了看东君。

    “好哇!为了讨好这个烛阴,你把我们的孩子送了人!”

    “这不行!这绝对不行!”

    一直以来,东君自认为驯服了宝珠,正想来炫耀一番,他料定烛阴也收不下这个礼物,没想到在阴沟里翻了船。

    还能怎么办?西王母忙拉起青琴的手,“来孩子!可怜一下我吧!把那宝珠还给我们。”

    青琴紧紧抱住牛儿,“送出去的礼物,哪有再要回去的道理!我看两位如此诚心,想见我家夫人一定见得到。”

    西王母抹了抹眼睛,“别这么不讲理!你那夫人我们还没见到呢!”

    青琴这心里也不好意思,就将牛还了回去,“给!还贴你一只牛。”

    “决不会让姑娘吃了亏!”

    说着,西王母赶紧摸了摸身上,没摸到什么,她又摸了摸头,摸到一根金钗,拔了下来递给青琴,青琴不要,她就硬塞。

    青琴勉为其难收下金钗。

    东君牵着牛,步履缓缓,离开了南极天门,

    他们刚一走,妲己就忍不住笑,足足笑了好一会儿。

    大家也都在笑。

    “真以为日月是他们家的了。”

    “不过卖他们个面子,没人去争而已。”

    “日月是我们大家的,护佑着我们所有人。”

    两姐妹献上美酒,随即表示自己只是来看戏的,然后坐到一旁。

    七大姑八大叔也纷纷献上美酒佳肴,并表示自己是来烘托氛围的,也坐到了一旁。

    场上只剩下三兄弟和四强盗了。

    三兄弟捋了捋袖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中的长须美男上前,做了个揖,笑道,“大家好!我是嵩山府君,这两位是我兄弟,泰山府君和华山府君。”

    嵩山府君介绍完后,就把礼物献上,那是一枚神珠,神珠大如鸡蛋,光洁亮丽,天地至宝,只要服下神珠,就能够受命于天,万万万年。

    青琴很高兴,连忙接下那神珠,随后摸了摸,只觉得这神珠坚如磐石,她的笑容逐渐凝固,“这玩意儿怎么吃?”

    泰山府君张开嘴,露出满嘴金石良牙。

    “嘎嘣脆!慢慢嚼!你不懂!你也嚼不烂!你家主子懂!还不快给她送去!”

    青琴拿着神珠陷入了迷茫。

    妲己道,“琴姐姐,可以给我瞧一瞧吗?”

    “瞧去呗!”青琴将神珠递给了妲己。

    妲己看了半天,看不出什么,用手敲一敲,放在耳边听,竟听得到回声,还有窸窸窣窣的响声。

    好神奇!妲己这点水平当然参不透。

    娘娘也来来,她把神珠摇了摇,里面竟有东西在颤动,看来这神珠是有心的。

    两人捣鼓了半天,也不知这神珠是什么。

    嵩山府君不禁笑了。

    “没见过吧!”

    “不知道怎么吃吧!”

    “此乃天地至宝,你等凡仙如何参透……”

    娘娘打断了他的吹嘘,问道,“等一等,你刚刚说你是嵩山府君?”

    嵩山府君仰其骄傲的头颅,“在下是也!”

    娘娘沉吟片刻,分析道,“此物再珍惜,无非是你在嵩山捡的,当地百姓供奉的,我只需前往嵩山瞧一瞧,就知道它的底细。”

    说罢,娘娘轻轻拍了拍妲己的肩。

    妲己秒懂,情不自禁化作天狐,娘娘坐在天狐身上,向人间奔去。

    南极天门之下群山缭绕,而在这群山之巅正是嵩山。

    此刻的嵩山光秃秃的,被大火侵蚀过,失去了往日的秀丽景色,一场雨后,山上的木灰顺水而下,形成一条黑色的溪流,天狐顺溪流而下,走到一片肥沃的冲积平原。

    山下的百姓早已搬离,如今刚刚回来,看到这一人一狐从山上下来很惊奇,就问着,“你们是人是鬼?”

    娘娘道,“我是女娲,她是妖狐。”

    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你们!你们是这场火灾的元凶!巍峨嵩山光秃秃的!”

    “你们是来看看我们烧死没有吗?还好我们跑得快!”

    怎么可以这样说话!天狐张牙舞爪,正要跟他们辩上一辩,随即见识到娘娘那张令人侧目的嘴。

    “这是火德,不是火灾!”

    “过去洪水泛滥,人间丛林茂密。如今天降火德,沧海也变为桑田!”

    “你们真没有发现吗?野兽下山,鸟儿飞出山林,它们都在迎接火德!好些地方的百姓在欢庆火德!”

    “从今日起,林也好山也罢,我们尽可以付之一炬,并把我们的村庄盖在这灰烬上。”

    大家想了想,觉得她说的还算有几分道理,就拿出耒翻地。

    娘娘扯下几根头发,变作了桑苗,将这桑苗种在了山上,要在这山上栽满桑树。

    何止是山上,这桑树到处能栽,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见缝插针地栽。

    桑苗小巧,跟草一样。但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它拔地而起,长成参天大树,成为茂密的桑林。

    妲己看到娘娘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她不禁想到,要是桑姬看到这一幕,一定不会再抱怨娘娘了吧!

    妲己每日种桑捕鱼,一段时间的忙碌之后,日子意外地悠闲,还可以拿着神珠到处打听。

    这天她在湖边捞鱼,碰到一个妇人也在捞鱼,两人就一起捞。

    妲己利索地下了水,将两张网固定住,隔开一片水域,小鱼可以从网里钻出去,大鱼钻不出去。

    妇人看这水草旺盛,鱼虾都不算大,就说,“先不要捞,等它们个头变大,产了崽,再捞。”

    妲己面露失望,“我想吃鱼怎么办?”

    妇人也说,“我家小孩儿也想吃鱼。”

    “那我们再捞捞看呗!多捞几遍,总能捞上来大的。”

    两人收了网,网上来不少鱼,反反复复捞,捞出来不少。

    她们将那些看起来有毛病,脾气凶狠的鱼都挑了出来,将剩下的鱼儿放了回去。

    其中一条特别大的鱼,鳞片光亮,行动迅速,妇人心疼半天,也还是要放回去。

    妲己不高兴,“放它干嘛!你心疼它啊!岂不闻大鱼吃小鱼,这条坏鱼我一定烤了它!”

    妇人就要妲己抓住大鱼,然后掰开大鱼的嘴,“你看看它牙,又大又平,这鱼是吃草的,你不认得么!整片湖就属它长得大,这一定是好鱼,它应该能生下更多好鱼。”

    妲己想了想,觉得妇人的话有道理,自己又捕到好些半大不小的鱼,也就太不介意,于是半开玩笑道,“听你的,指不定你救得这条有灵性,几个月后找你报恩呢!”

    “放之前,我先亲亲它,沾沾它的福气。”

    说着,妲己就把小嘴轻轻贴了上去,这才将它放回湖里,大鱼估计都懵了,有感觉自己被冒犯到。

    不管怎样,妲己觉得这妇人挺会捕鱼的,应该也见多识广,就拿出那枚神珠,请她看一看。

    妇人一眼认出来,之前火灾来袭,好些神兽奔下山来,嵩山府君假意救助它们,并悄悄将趁神兽的蛋偷了去。

    “这是神兽蛋,神兽不同凡响,得用特殊方法才能孵化,具体怎么孵我也不清楚。”

    居然是神兽蛋?!

    神兽蛋的皮很硬,妲己想了想,就拿着蛋在那里微火慢烤,好几次都烤出了奇怪的香味,她吓得赶紧把蛋拿开,不顾滚烫的蛋皮,使劲摇晃,听听里面还有没有动静。

    太好了,动静大了,里面的小神兽似乎很生气,并没有给烤熟了。

    她想还是不能烤,一不留神,掌握不了火候,那就完了,于是她就化作一狐狸,将蛋揣怀里,揣了有十多天,蛋皮终于破开了,一只火红色的神兽冒了出来。

    妲己把鱼嚼碎了喂给它,喂了一段时间后,神兽不见长大,反而越来越虚弱,甚至快要死去。

    妲己的心态彻底崩了,开始哭,哭了好一会儿,神兽也开始哭。

    神兽一哭,她就不哭了。

    神兽居然也会哭?她得想办法才行,这要给喂死了,等娘娘从山上回来,她要怎么解释呢?

    她将神兽摆放在阳光下,让它吸收天地灵气,吸收了好一会儿。

    神兽又有了反应,微弱尖叫了声儿。

    妲己欣喜若狂,赶紧把它的声音记下,抱着它出了门,走到嵩山下,模仿着它的叫声,希望能引来它的同类。

    她一路叫着,路上遇到老乡,老乡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

    “叫什么呢?你这是狐狸叫吗?”

    妲己下意识把神兽藏袖子里,满脸警惕地看着老乡,气势汹汹道,“我叫怎么了!不许我叫吗?”

    老乡道,“许你叫,但你走路看着点,你踩着我庄稼了!”

    妲己不再搭理他,快步离去。

    她又爬上了嵩山,站在嵩山上嚎叫,没多久,竟吸引来一只相柳。

    这相柳有九个头,头尾相接,变作一环,好似盘着的蛇一般,剩下八个头四处张望着,并用一张恐怖的人面盯着妲己。

    相柳道,“我在你身上闻到了神兽的气息。”

    妲己赶紧将神兽藏在身后。

    相柳发出嘎嘎的笑声,“我对那玩意儿可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你啊!此山荒芜,我助你成此山山神,而你要服侍于我,你小小狐狸就该服侍我!”

    妲己皱了皱眉头,警告道,“巍峨嵩山,众神之地,你劝你多多行善,免得哪天神罚降下,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相柳一听众神之地,还是有点慌的,他环顾嵩山,只见光秃秃的一片,又见山下百姓各个瘦弱,不堪一击,什么玩意儿!什么众神?吓唬小孩儿呢!

    他感受到极大的冒犯,不由怒道,“我横行九山,乃是九山之主!不知何为神罚!你算哪根葱?知不知道我家主子是谁?乃是水神共工!”

    水神共工?妲己哼了一声,“如今火德降下,奉劝你家主子认清现实,免得哪天身败名裂!”

    好哇!这狐狸竟连共工都不放眼里,相柳怎么会放过她?于是恶狠狠道,“小小狐狸,我一个头就能对付你!”

    妲己将小神兽放到一旁,也不再跟他客气,因娘娘就在嵩山之中,她的神力有了源泉,立即化为天狐,挥起爪子就朝相柳脸上拍。

    相柳巧妙地躲开,反咬住她的爪子,两人僵持不下,她被生生咬下一块肉来,才得以逃开。

    “看到没!我若用两个头!此刻你脖子都给我咬断了!”

    妲己退到一旁,伸出尾巴,用尾巴拍相柳的头,可她的尾巴哪里有攻击性呢?这一拍跟拍石头似的。

    怎么办?!

    你不过窝里横罢了,你知道西北有昆仑,高万丈,方圆八百里,西南有不周,高万丈,方圆千里

    但是不管用。

    越长越大,似虎似豹,威风凌凌,并且睁开了眼。

    它的眼睛也是红色的看到妲己的第一眼就认她为母亲,她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妲己越看它越觉得可爱,就抱去给大家看。

    大家一看就告诉她,这是貔貅!生性凶猛,会吃人!

    妲己很慌,连忙将脸凑上去仔细看,这是会吃人的猛兽吗?

    小貔貅看到她脸凑了上去,就张开嘴舔她的鼻子,舔了几下觉得香甜,是母亲的味道,于是就开始咬。

    虽然没咬破,但就是挺疼的。

    妲己将它丢到地上,随即要把它丢掉。

    小貔貅在地上打着滚,要讨她的欢心,见她一直没反应,就急了,就开始撒泼打滚,此刻路过一只大鹅,它也上去咬。

    这哪儿行!妲己拿起一根,要打死这个貔貅,这一下打偏了,没打着。

    小貔貅惊恐地望着妲己,发出一阵阵哀嚎,它怎么都想不到母亲要打它,也不是打它,而是要杀了它。

    大家看她拿棍真的要打,就有人劝,“此兽虽然凶猛,却是你孵出来的……你杀它,恐怕不吉利。”

    妲己一听是自己孵出来的,崩不住了,大喊道,“就是因为我孵出来的,我才要打死它!”

    “不要拦我!”

    娘娘在桑田培育桑苗刚回来,看到这一幕,就拦住了她,“这是人家的礼物,咱还得回去的。”

    妲己忽然想到,这小貔貅原来不是她的,心中突然有几分不舍。

    她想到自己还有己梦,她怎么能对一只野兽产生感情呢!那不是辜负了己梦吗?何况这只野兽还不是她的。

    她坦然了。

    “那就物归原主吧!”

    她们就与乡亲们告别,回到了南极天门,天上一天,人间一年,这一趟,她们在人间待了几个月,天上才几个时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