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妲己明明是祥瑞 » 嵩山府君

嵩山府君

    天门的众神仙聊聊天,下下棋,她们也就回来了,还带来了貔貅。

    貔貅刚上天时还很害怕,紧紧抱住妲己的腿,不肯松手。

    妲己将它扒拉下来,送给了青琴,毫无怜惜地送给了青琴。

    貔貅看到青琴的手,上去就是一口,但看到妲己严厉的神色,它只能乖乖从咬变成舔,成为青琴的玩物。

    嵩山府君也很无奈,主动承认,他送的就是一只神兽,但是嵩山的神兽,不是别地儿的神兽能比的。或者说,只有嵩山之兽才是神兽。

    是吗?四天王被他这傲慢的态度激怒了,要向烛夫人献四神牛。

    四神牛徐徐走来。

    巫即喊道,“那是我们的牛!我们的礼物!”

    四神牛看了看她,假装没看见,继续前行。

    巫即赶忙跟大家讲述这牛的来历,以及她跟四天王之间的仇怨。

    当年,她跟族人捉住一头牛,这牛很凶很坏,践踏田地,冲撞房屋,大家就把大牛杀了,大牛临死前叫声凄惨,唤来一头小牛,大家有把小牛捉住了,见它还小,就把它养起来。

    大家分食大牛时,敬乡长有些势力,足足分他一人两条牛腿,剩下的人每人还轮不到两块牛肉,还没吃着味,就只剩牛肉汤了。

    尽管是牛肉汤,大家喝得也很开心,他们的开心却是小牛的悲痛,小牛的哭嚎引起了村长的注意。

    乡长就去查看,找到了小牛,说小牛肉嫩,敬给先祖与神,为他们同游天地而助助兴。

    大家就表示反对,并说这牛如此小,将它送给先祖,这是上天所不忍心的,养大了再送不迟。

    乡长可不开心了,可惜他年龄大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没人愿意杀这牛,那他一人也杀不了,无奈答应了大家。

    巫即经常喂这小牛,小牛脾气不好,常常趁她不注意,拿角去顶她,有时候轻轻顶,有时候稍微用点力顶,很容易就把她顶趴下了。

    巫即趴在地上,昏睡过去,等人们找到她时,已经是夜晚了,星星都升起来了,冷风吹得她发抖,大家把她抬回了屋。

    大家养了小牛,给它吃给它打扫,可它竟攻击人,大家对小牛有多愤恨可想而知,就要把它宰了。然而巫即爬起来,走到牛儿身旁,手抚胸口说,“姑且原谅了你。”

    原谅也没用,人伤人都要接受惩罚,更何况畜生呢?大家一定要把这牛杀了,乡长听这消息,高高兴兴来了,令大家快点把牛杀了,并且要分给他三条牛腿。

    这个牛本该死去,他发善饶它一命,牛欠着他命呢!要走它三条腿,怎么着都不过分吧!

    大家看着牛长大,这牛自始自终是他们养的,巫即为此还受了伤,凭什么乡长要分走三条腿呢?不能这样分!

    乡长见大家反对得厉害,无奈屈尊,依照惯例,他只要两条腿。

    大家说这牛又不是捉的,不能依照惯例,只要分给他一条腿。

    这可给乡长气得,当即把牛绳解开,用鞭子抽牛,牛受了惊吓,一溜烟跑了。

    大家只得把牛找回来,捉回去。

    乡长找来四位技艺高超的年轻人,也就是四天王了,让他们把牛捉回来,等捉回来,他要分走三条腿,至于牛身体的其它部位,则会分给他们。

    这牛野性十足,家性不多,这一跑,它的野性被瞬间激发,可以说比野牛还狂野。但看到那伙儿粗壮的年轻人,也瞬间怂了,被他们捕了回去。

    四天王唱着歌,抽着牛,高高兴兴将牛牵回去,半路上和大家碰了面。巫即看到自己好容易喂大的牛被捉住,且要面临被宰杀的命运时,她突然变了。

    明明这只牛在她的手里也要被宰杀。

    她说,“我们杀了它的父母,又要将它杀死。”

    “它如此巨大,堪比猛虎,它要是发了狂会把人踩死的。”

    这牛似乎听懂了她说的话,立刻发狂,抬起前腿,向着年轻人踏去,一天王被踢到一旁,剩下的天王害怕,丢了绳索,牛随即向荒草茂密处奔去。

    四天王赶紧搭弓射箭,数箭齐发,只一箭命中,其余都空了,就是那命中一箭,勾在牛厚厚的皮上,不痛不痒。

    牛跑远了。

    四天王暴怒。

    “它被我们捉了,已经是我们的牛,你却诅咒我们!谁给你的胆量做这种事?!我们把这事报给乡长,他要用鞭子抽你,不给你饭吃,谁还敢为你求情不成?”

    乡长长得知此事后大为光火,到手的牛被巫即放了,这能忍!就将她关在当初的牛棚里,每日只吃一顿饭,有数不完的米要她去磨,工作完成不了,等待她的就是一顿打。令她的胳膊和腿上布满了伤痕。

    夜晚,她睡在牛棚里,望着天空的月亮,发自内心地祷告,希望这样的苦日子赶快过去。

    她的父母偷偷给她送饭吃。

    看着父母年迈的老脸,以及皱得睁不开的眼睛,她痛心疾首,眼睛哭得红肿,她连连请求宽恕,“我错了!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冲动!我不该把牛放了!你们快想办法!把我放了吧!”

    父母答应了她,并看着她把饭一口口吃完,回去就拿起弓箭和长戈,叫醒熟睡中的儿子,一齐上山打猎,他们发现了那头牛,悄摸摸靠近,要用长戈使劲挥去,没想到那牛和人在一起生活过,熟知人的一切,已经变得十分聪明,看到自己无处可逃,双膝跪地,自愿被捕,同时张开嘴,哞哞直叫。

    他们看着它拳头大的眼睛,以为这牛有了灵性,捕了不吉利,就没有捕它,转而来到一处沼泽地,看到一只狍子,将它捉住。

    狍子开始叫,来了一只狍子,他们又抓住一只,两只狍子一起叫,来了两只狍子,他们又抓住两只,又来了三只狍子,一来二去,就抓了七只狍子。

    这七只狍子往那儿一绑,前前后后,排成了一排,全送到村长那儿了。

    村乡长看到这些狍子,面露不屑,七只狍子就能换回来一头牛吗?

    七只狍子不能换回一头牛,但可以换回他们的女儿。

    村长以为他们说的在理,放可以放,但要她离开,嫁人。

    巫即的父母很高兴,赶紧去到附近的村子,这里基本一个村子一个家族,因为巫即的过往经历,也只有一位老小伙勉强答应这门亲事。

    眼看着此事要成,四天王不愿意了,他们找到那位老小伙,说巫即的坏话,将她描述成一个好吃懒做,举止不端,报复心极强的女人。

    亲事告吹了,这一告吹可不打紧,十里八村都知道了,巫即立刻恶名远扬。巫即的父母也没办法,他们准备各种礼物,但没人要,他们的女儿没法嫁出去。

    他们就很是生气,问道,“四天王害我女儿。”

    他们遇到了巫族,就对巫族的人说,“娶我女儿吧!她是个好人。”

    巫族不信,他们游荡各处,消息不说多灵通,但巫即忤逆村长,放走牛这事,他们多少还是知道的。

    巫即的父母就说,“她受到了惩罚,没有人愿意娶她,她嫉恨我们所有人,你们若肯接纳她,她有多恨我们就有多爱你们。”

    巫族以为她说的有理,于是以白雉上山寻得那牛,那牛带着一牛犊,他们牵着一牛一牛犊进了村,找到了乡长。

    一个头戴花环羽毛,名为巫盼的女子道,“你丢的那头牛,我们给你送来了,还饶一牛犊。”

    “你们村有一虎女,名叫巫即,我有一龙子,龙虎结佳缘,我们要带她去征服星辰大海。”

    乡长白了她一眼。

    “没有虎女,只有爱女,从没听说有爱女远嫁他乡的,你们肯给我一百贝,就能带走她。”

    “牛我们已经收到了,至于这牛犊不是我们的,牵回去吧!

    乡长找来四天王,令他们将那牛宰杀了,乡长分得三条牛腿,四天王分得牛身体和一条腿。

    一百贝是个很大的数目,这令巫盼大为光火,她走到村外设了个台子,给大家表演节目,她放出一只黄大仙,对黄大仙说,“捉一条蛇回来!”

    黄大仙皮毛光滑,金黄泛黄,孩子们都去摸它的头,结果被黄大仙咬,咬得他们哭喊一片。

    黄大仙左跑又跳,走到不远处的树下,捉到一条蛇,赶紧跑回来,向主人邀功,将蛇丢到了地上。

    那蛇有明媚的眼睛,黑白相见的身体,它要逃,被黄大仙按下,尖嘴一顿乱咬,打得蛇毫无招架之力。

    大家不由得担心,“蛇一定会被黄大仙咬死吧!”

    巫盼道,“未必,要看你们心向蛇,还是心向黄大仙。”

    大家道,“蛇上山下海,爬树钻洞,除了这天上,哪都有它的身影,乃是神蛇,这黄大仙呢!形貌猥琐,又偷又窃,我们当然心向蛇!”

    巫盼对黄大仙道,“听到了吗?你这只畜生,还不快快退去!”

    黄大仙听了巫盼所说,并不退去,反而更加嚣张起来,将蛇玩弄于抓见,拍打挤压。

    “看我来帮助这条蛇!”

    说罢,巫盼拿出葫芦丝吹了起来,蛇听到葫芦丝的声响,不再惊慌失措,瞬间变得痴呆起来,动一下,不动一下。

    黄大仙看不懂,就把蛇丢在地上,蛇跟着葫芦丝声,左摇右晃,一曲隔壁,它突然发起闪电般的袭击,咬了一下黄大仙,随后钻入草丛,向着村中游去。

    黄大仙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身体逐渐冰冷。

    巫盼道,“不好!这蛇要去咬死你们乡长!”

    大家分明不信。

    “乡长那么厉害,怎么会被蛇咬死!”

    “蛇虽然厉害,但我们只要不伤它,它也不伤我们。”

    “你们这些巫族不是指使蛇害我们乡长吧!”

    巫盼道,“我与你们相识,我们的祖先在天上也相识,哪有什么巫族!我们是一家人。”

    “我怎么可能指使一条蛇!蛇自有灵性,它有着自己的判断,它只咬坏人。”

    “我们向乡长求娶巫即,礼品齐备,牛也送去,乡长杀了牛,又说巫即值一百贝。”

    大家听得将信将疑,他们赶紧去看看情况。

    那蛇已与乡长对峙。

    巫盼取出葫芦丝,将蛇唤了回来,要求乡长当场答应亲事。

    蛇吐着信子,信子好长,有半截蛇身那么长,跟蜥蜴似的。乡长很是恐惧,他竟被巫人和蛇逼到了这一步?!

    而那些村民看笑话似的站在一旁,他这不是要威严扫地了吗?

    可他知道巫族有两把刷子,那蛇在盯着他!于是他答应了这门亲事。蛇退了回去。他觉得自己又行了,将一百贝减到了五十贝。

    巫盼就问,“巫即非你所生,非你所养,你又不是她父母,你凭什么张口要贝呢?”

    乡长道,“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我的,她吃我的喝我的,你如今要带走她,我不该找你要么?”

    双方开始扯皮。

    乡长忽想起老小伙,那个差点和巫即成亲事,将他拒绝的人,就将他请了过来,只要他能娶巫即,他要什么给他什么。

    老小伙心想还有这好事?他很快赶来,向大家宣称,巫即已经是他的未婚妻了,当初都已经商量好了。

    巫族找来巫即父母作证,戳穿他的谎言。

    双方又开始扯皮。

    乡长很气愤。

    “这是我们的家事,外乡人没资格指指点点。”

    巫盼问,“背弃婚约,将女儿卖一百贝,这也是你们的家事?”

    “祖先是要我们子嗣绵延,从而死后侍奉他,不是让我们像猪那样圈一辈子,分什么本乡人外乡人。”

    四天王表示口说不清,那就来场公平的对决,看看是我们的刀和弓箭快,还是你们的蛇勇猛。

    蛇吓得瑟瑟发抖。

    巫盼连忙退到一旁,还公平对决,不就是想打人么!而且是以多欺少。

    在四天王的眼里,是没有以多欺少这个概念的,他们就是做惯了以多欺少的事。

    眼看着要被打,巫盼连忙喊屈。

    “老小伙娶巫即,巫即不愿意,你们竟然要动手打人!”

    “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给祖先抹黑。”

    巫盼的言论无异于坟头蹦迪,四天王十分恼怒,乡长更是满面狰狞,提刀冲了来,只想上去将她嘎了。

    “看你们这些外乡人能猖狂到几时!”

    乡长挥舞着刀来了。

    一阵葫芦丝声响起,一只黄大仙从地穴里冒了出来,它立起身子,脖子上的铃铛响起,奔向乡长。

    乡长老当益壮,一刀横劈过去,黄大仙虽然尽力在躲,但还是被刀砍在了耳朵上,切掉了一只耳朵。

    “区区黄大仙,也敢造次!”

    白雉飞了来,它一爪握弓,一爪勾弓弦,将箭簇射向乡长,箭扎在他身上,扎透了,但他戴了藤甲,没事人似的,只是箭簇挂在藤甲上,取不下来。

    他拿起弹弓,朝白雉打了过去,白雉个头还算大,他随便一打,就打坏了它的脸,再随便一打,就打坏了它的翅膀,画了个弧线坠地,脸埋在了泥里。

    “区区白雉,就像打宠物一样!”

    一头狼从山上跑了下来,但见它尖脸丹凤眼,一身的灰,鼻上有白毛,它一出现引得大家很慌。

    个头小小的狼,很快从几人胯下跑过,冲到乡长面前,像一条狗,但比狗凶多了。

    大家本该上去帮忙,但他们没去帮忙,因为来不及,他们也不相信乡长对付不了一只狼,乡长年轻时是十里闻名的勇士,莫说一只狼,就是两只狼一起上,也被他打得嗷嗷叫,打回了狗样。

    这狼身形矫健,轻易就咬住了乡长的腿,任乡长拿刀砍在狼身上,那狼就是死咬不放。

    巫即听到狼叫声,从牛棚里逃了出来,她拿着火把冲入人群,来到狼面前,挥起火把朝狼头上狠狠砸去,狼死了,一股鲜血从它嘴中吐出。

    巫盼气得直跺脚,“你到底跟谁一事!你不知道狼是来救你的吗?”

    巫即只知道狼会伤人,从来没听说狼还会救人。

    乡长脱掉衣服,脱掉藤甲,露出粗壮的肩背,它用衣服将脚上的血擦干净,随后长吐一口气,大喝一声,气凝于丹田。

    “区区野狼,不过如此!终于轮到我出手了吗?”

    乡长望了望众人,发现这群大人小孩,都用崇敬又无奈的神色看着自己,都在等着他的下一步举动,他要证明给他们看,他无惧猛兽和猛禽,更不怕这外乡来的老妇,挥刀向巫盼砍去。

    巫即不知道怎么了,抱住巫盼,抱住这个想帮她的人,将她护在身下,用瘦小的背挨下这一刀。

    血花四溅,溅在乡长脸上,冷风吹拂,那团血有些凉,将乡长浇醒了。

    大家像看怪物似地看着乡长,他的所作所为太出人意料了。

    “这山这水是你的,牛就是跑进了山里,我们还是会给你捉来,那牛早晚是你的!”

    “这山这水是你的,她嫁给巫族又怎样呢?她生下的孩子早晚是你的!”

    “你能文能武,在我们心目中是如此伟岸,可你竟把刀砍在她的身上!”

    就在这时,蛇悄悄游到乡长身旁,在他的腿上轻轻咬一口,迅速离去。

    乡长站不稳了,好像没吃饭似的,倒在地上,他的腿又黑又肿,跟他洁白的肢体形成强烈对比,他都没有哀嚎几声,全身就变得红肿,很快去世。

    四天王看到这幕,哭得是一个伤心,他们在这里横行多年,如今一朝崩塌,他们很不甘心,正要捡起骨刀,砍死这个巫盼,可骨刀早被人踢到了一旁。

    乡长的嫡子意识到这事该到此为止了,就将一抹朱砂粉撒在乡长脸上。

    “乡长死了!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要保护他的子嗣不受伤害,大家先哭吧!哭完吃席。”

    于是,众人开始哭,有得稍微哭一下,有的哭得站不起来,大家唱着哀歌,跳着哀伤的舞蹈,来到田野里,挖了个深坑,乡长用棺椁盛好,埋了进去,又在他的脚下埋入他生前喜爱的事物。

    大家的哭声引来路人观看,他们纷纷靠近,问这是死了谁?

    “死的是我们的乡长,被蛇咬死的,巫族的蛇……不是是路边的蛇咬死的。”

    巫族虽然带走了巫即,两家族永结同心,巫族擅驯动物,此地各种各样的牛都被他们驯服,帮助人们远行。

    只是四天王不服,他们硬要搞事情,抢牛盗牛,并将牛送往各地,若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那其实就一句话,我比你厉害,我抢你们的牛。

    事情到这儿,本来很清晰明了了,巫即自以为这些神仙要惩罚四天王了。

    然而嵩山府君表示,“这种人!我喜欢。”

    若这世间都是好人,他们只需奉起一位神。除好人之外也该有坏人,也不能说坏人,而是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可以供奉起很多位神。

    眼下嵩山炸了窝,无数鬼神流离失所,各个面黄肌瘦,衣食没有着落,作为嵩山府君,他要为这些神寻求出路,四天王这样人也应受到他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