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始皇帝是我后代 » 第七章为父看看,政儿的决心多大

第七章为父看看,政儿的决心多大

    “臣见过王上。”

    不多时,范睢来到咸阳殿。

    “范卿,拟一道诏令…”

    不确定后面能否说话,嬴稷先立好继承人的诏令。

    尽早册封孙儿为太孙,有利大秦内部的稳定,他也可以彻底放心。

    “一立下诏令,安国君再无可能。”

    范睢备好崭新的竹简,小刀子。

    定远君不是君王的长孙,却是已故太子悼,唯一的嫡子,等同于嫡孙。

    身份,成就不占优势的安国君,肯定竞争不过定远君。

    放七八年前倒是未必,可惜了。

    “定远君嬴策,寡人之孙,悼太子之子,向来素有才干…”

    “今,立为大秦的太孙。”

    嬴稷缓缓说了一通。

    “王上,拟好了。”

    范睢刻写的速度不慢,一篇诏令完成。

    “呈上来。”

    “唯。”

    嬴稷看了一遍,内容和自己说的一致,盖上秦王印章。

    “就近选个吉日,举行册立典礼。”

    在诏令上,嬴稷留下自己的亲笔名。

    确定了继承人,安排好后事,不用怕突然病倒,甚至驾崩了。

    “唯。”

    储君之位空悬多年,越早册立越好,范睢一应。

    “先下去吧。”

    “臣告退。”

    顶不住疲惫的嬴稷,随后离开咸阳殿。

    “阿父你回来了。”

    小嬴政已经在门口等待。

    “定远君。”

    府邸门口的几名关中军,拱手道。

    “待府内就好,为父又不会立即走。”

    回了将士的礼,嬴策单手抱起后代,走进府内。

    “小君。”

    策郎是赵姬私底下叫的,在孩子面前,她叫不出口。

    所以,叫了夫妻之间的称呼,比较常见的小君。

    她和政儿一样,从回府后等到现在。

    “你们母子俩呀,一个站外面,一个站里面,都进屋去。”

    嬴策的左手牵起发妻。

    “政儿他还在呢。”

    说是这么说,赵姬任由牵着。

    一家子拉长,并融合的身影,构成一副温馨的画面。

    “有一件事,今天要向阿父说。”

    来到正堂,小嬴政正了正声。

    “什么事,阿母都不知。”

    得等到策郎来才说,赵姬好奇的说道。

    显然,不是要新的书籍,让策郎陪着练练武艺,那是要什么?

    “阿父,政儿想在你的身边,学一身文治武功。”

    见父母看向自己,小嬴政一脸认真。

    待在府内,学得再好,根本接触不到这些,也无法实践。

    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止步不前,眼界受到限制。

    “政儿想好了?”

    小小年纪有如此上进心,嬴策有点意外后代的要求。

    “是的,阿父。”

    小嬴政肯定的说道。

    “不行,政儿他还小,待小君身边会吃苦的。”

    赵姬极力反对。

    一个是舍不得政儿,在这么早的时候,离开她的身边。

    另一个是军旅生活很苦,夜里行军,每天的训练,路上吃干粮是常态。

    如此小的年纪,怎么受得了?

    “阿父,你别听阿母说,政儿吃得了这个苦。”

    小嬴政知道决定权在阿父手里。

    “吃不吃得了苦,给政儿一个机会。”

    嬴策通常不去拒绝后代的要求。

    但是,需要对等进行交换,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有助成长。

    “可是,政儿他就五岁。”

    赵姬有心阻拦。

    “放心,有分寸。”

    嬴策的手放在发妻的肩上。

    “没把握住机会,长大前,政儿不提这件事。”

    阿母是为他好,小嬴政做出保证。

    无论如何,这次必须争取机会,否则,要等几年之后了。

    几年的时间,太漫长。

    “好吧。”

    赵姬无法,任他们父子去了。

    “政儿,随为父来。”

    “唯。”

    父子俩出了正堂,来到庭院的中间。

    “希望策郎,给政儿出点难题,绝了他的心思。”

    赵姬跟在后面。

    显然,习惯了一直以来,策郎对政儿的对价交换。

    “佩剑端好。”

    嬴策开口说道。

    “好。”

    小嬴政有自己的佩剑,一次对等交换中,所获得的。

    就是平时练武,所用的短剑,符合自身的身高。

    “簋不能掉落,所盛之水不能滴落,一个时辰为限。”

    “让为父看看,政儿的决心有多大。”

    嬴策把盛满水的簋,放在剑身。

    簋,原是吃饭的食具之一,用来盛水也可以。

    “政儿会证明给阿父看。”

    小嬴政左手的手臂一沉,这次的交换,没那么好过。

    “这个好,策郎也不想政儿,这么小就去吃苦。”

    赵姬放下心。

    手举着不动,又端着盛满水的簋,时间一长,单臂撑不了太久。

    “变沉了。”

    小嬴政保持不变,手臂所受的力,逐渐加沉。

    “当。”

    随着时间流逝,剑身端着的簋逐渐不稳,发出轻微的回响。

    使水面荡开一阵波纹,朝边缘冲击而去,随时会滴落到外面。

    “还好,说的是一个时辰,可以让政儿死心。”

    赵姬看了眼规定的时间,过去接近半个时辰。

    “起!”

    小嬴政一发力,立马稳住全身,水波纹停止扩散,暂时稳住。

    然而,手臂上进一步无力,距脱落只是时间。

    不关乎力气的大小,武力的高低,对应的重量下,单臂确实难支撑。

    而且,用的是左手,不是擅长的右手。

    “还好,我的左手同时练了武,坚持,再坚持。”

    凡事留一手,幸好他记得,否则今天得败下阵。

    “给政儿一点小帮助。”

    政儿不轻易的放弃,嬴策看在眼里。

    转身拿来方天戟,像平时练起武,分散政儿的注意力。

    “阿父…”

    挥动方天戟的身影,在小嬴政的瞳孔里不断变幻。

    或许,这就是嬴稷,对嬴策的祖孙情,嬴策对小嬴政的父子情吧。

    “策郎练武的样子,好英武。”

    对练武没兴趣的赵姬,自遇见策郎,挺喜欢看的。

    “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轻易放弃,不走回头路。”

    抱着这样的想法,小嬴政咬牙撑住。

    手臂上的沉重感,越来越明显,几乎快失去知觉。

    “政儿,一个时辰到了。”

    话音落下,手臂为之一松,佩剑、簋被取走。

    “太好了!”

    小嬴政露出一道笑容,他不用等到几年后了。

    在阿父身上,才能接触到高层次,实践过的知识。

    再运用书籍里的内容,学起来,理解将变得深刻,便于吃透。

    “政儿你练武,什么时候用上左手?”

    后代是不是左撇子,嬴策哪能不知。

    “阿父说过,做任何事情,都要留一道后手。”

    领悟得到实践,小嬴政有点小兴奋。

    这说明,他的想法没有错,待阿父身边才可以学更多,成为一样的大丈夫!

    “启蒙过的政儿,悟性如此之高,到底是玄鸟伴生。”

    嬴策不免一叹,人比人气死人。

    当时的随口一说,政儿则是领悟到精髓,今天正好派上用场。

    因此,政儿不是加强了,而是提前受到良好的启蒙,展现出自身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