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始皇帝是我后代 » 第六章只能说,皆是历史的一部分

第六章只能说,皆是历史的一部分

    “没穿越,祖父会借着此事,除掉叔翁给季叔铺路,避免君弱臣强的一面。”

    “所以,难得糊涂一回,同意了赵韩的求和。”

    嬴策了解整事的内幕。

    但是,有一说一,后续的局面逐渐失控,带来的损失大过收益。

    长平一战的成果,上党、晋阳等地区,包括河东郡全保不住。

    “先前,天下诸国坐看赵军的大败,却不会坐看大秦攻灭赵国,势必出兵进行救援。”

    嬴稷眼光毒辣,预知未来会发生的。

    “正愁聚集不了诸国的军队,来多少,吃下多少。”

    怎么对付诸国来的援兵,嬴策有了初步的计划。

    “攻灭赵国一事,交给你全权处理。”

    嬴稷没过问是什么。

    盖因他的时日不多了,纯靠珍贵药材撑到现在。

    以孙儿平定朐洐,加大关中纵深的军事能力,再有个白起,应对诸国援兵绰绰有余。

    “啊?”

    全权交给他处理,嬴策一愣。

    等于退居二线,无需请示什么,不对,不符合老爷子的作风。

    正常情况是,让他处理部分事宜,自身仍总揽大局。

    要说驾崩,可能性不大,老爷子比较长寿,还有整整十年的寿命。

    “这些年,祖父没立你为太孙,可曾有怨言?”

    嬴稷暂不作解释,转而和孙儿说几句掏心窝子的。

    “不曾,祖父只是不想策儿,重走原来的路。”

    嬴策老早便清楚这一点。

    父亲就自己一个独子,在他二十岁时离开人世,失去长辈的帮衬。

    反观小叔嬴柱,顶着安国君的名号,治理能力不弱。

    最受宠的芈华阳是楚系,此外,不乏有其余派系的大臣支持,争不过。

    老爷子硬是拖了七八年,等他成长起来,看能不能超过小叔。

    无法做到,不立自己为太孙,立小叔为太子,避免重走当年的老路。

    “这次留在咸阳,别回长平前线了。”

    听着孙儿真诚的话语,嬴稷和寻常的慈祥老头,区别不大。

    “别回长平前线?”

    嬴策的疑惑不减反增。

    “人老了,祖父要传位给你。”

    殿内只有祖孙俩,嬴稷直说。

    前不久,太医令说过……

    以他的身体状况,依靠珍贵药材,维持平时的状态,挺不过今年。

    不维持,容易让人看出他的病情,撑不到现在。

    “传什么位,祖父的身体向来健朗!”

    嬴策下意识反驳。

    “哪有向来健朗一说,从此,大秦由你执掌。”

    嬴稷重复一遍,验证着事情的真实。

    “祖父你怎么了!”

    出于对老爷子的关切,嬴策跨步上前。

    要说试探,绝不可能的事,不屑用亲情试探,侮辱自己也侮辱了他。

    按理说,明明老爷子,至少有十年的寿命,不可能啊。

    “一次出巡巴蜀,染上风寒,比不得年轻的时候。”

    嬴稷解释得轻松。

    “祖父,策儿…”

    嬴策瞬间说不出话。

    在巴蜀,有他文治上的成果,前些年,老爷子亲自去一趟。

    他早该想到的,都那么大年纪了,怎么就没去阻拦!

    是啊,每一事件的改变,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改变原来的轨迹。

    就像他成了政儿的父亲,结果提前五年出世。

    只能说,身在时代的每个人,皆是历史的一部分。

    “没事的,就算当初阻拦,还是要看看策儿你的成果。”

    嬴稷听出话里的自责,摆了一摆手。

    重新来一次,仍然选择去,不存在后不后悔一说。

    说顽固也好,他就是顽固的老叟吧。

    “祖父。”

    嬴策那种努力多年,获老爷子认可的喜悦,消失得无影无踪。

    相反,内心的沉重居多。

    “祖父命长,没那么快,逆孙学会诅咒人了。”

    嬴稷佯怒。

    “当然没有。”

    发觉不了异样,嬴策半信半疑,难道是他想多了?

    “说一说河套地区。”

    嬴稷本打算去一趟,无奈身体不允许,只能过过耳瘾。

    相关的汇报,比不过孙儿手里,掌握的实际情况多。

    毕竟,目前河套地区的局势,孙儿的侧室玉云公主,在协助稳固。

    “朐洐里的不服份子,已清理干净,加之玉云的协助,余者三十四万部众归入大秦。”

    嬴策详细的说道。

    “我大秦扩土千余里,好。”

    建立稳固统治,才算得上扩土,嬴稷不由叫好。

    “换算成现代的里数,东西长度就五百来里。”

    嬴策的目光在六国,在西域,在草原漠北上。

    “接下来,要注意朐洐上层,在河套地区增强的影响力。”

    嬴稷提醒道。

    稳固局势之初,让玉云公主协助,到后面则不行,将埋下一场隐患。

    “策儿记下了…”嬴策点一点头,“另四十余万赵军俘虏,派王翦把他们分批安置,开垦河套地区的荒地。”

    “届时,我大秦多了一处战略粮仓,可以尽情的征伐诸国。”

    嬴稷豪气的说道。

    长平一战,增产的巴蜀让大秦留有余力,赵国率先撑不住。

    再多一处战略粮仓,战争潜力更大,纵然同时对战赵楚魏,又有何惧!

    “并且,避免秦赵之间的世仇,反抗力度减少一半打底,便于建立牢固的统治根基。”

    嬴策要更改长平之战,带来的世仇。

    一旦形成世仇,赵人和在大秦统治下,不会是一条心,反而时刻计划抗秦。

    无论推行怎样的政策,他们都会认为不怀好意,为了抗秦而抗秦。

    转化不成国力,维稳的成本越来越高。

    招降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廉颇他们,纯属做梦。

    与其损耗掉诸夏的元气,不如跟着他一起开疆扩土,岂不快哉?

    “即便不能一举灭赵,占据半个多赵国的土地,不成问题。”

    嬴稷自然明白坑杀,带来怎样的后果。

    “正是如此。”目前,嬴策在依照现有的步骤走,“何况秦赵本一家,何须闹得如此不愉快。”

    “秦赵本一家,祖上同源。”

    尽管双方交锋多年,嬴稷并不反感这样的说法。

    “一样是嬴姓,赵氏,该回来了。”

    这也是嬴策极力避免,世仇发生的另外一个原因。

    “三年没回咸阳,去和家里人团聚。”

    谈话于此,嬴稷没什么好挂心的了。

    以孙儿展现的手腕,应付朝堂的文武,今后的天下形势,游刃有余。

    而孙儿的威望,镇得住军中悍将白起,没必要杀掉,到底是一把利刃。

    何况,孙儿已故的阿母和白起,有亲族这层关系。

    “祖父你要保重身体。”

    嬴策特意叮嘱。

    “你祖父年纪是大,没那么脆弱。”

    嬴稷不耐烦的说道。

    “策儿告退。”

    嬴策走出殿内。

    “莫怪祖父瞒着…”

    嬴稷望着离去的孙儿,充满和蔼。

    带大秦统一天下,他已经等不到,看策儿父子的了。

    曾孙嬴政只有五岁,资质却是上上之佳,好学而一点就通,有其父之风。

    在同辈里,又是呈碾压的姿态,列代先祖一直护佑着大秦!

    “宣丞相,来咸阳殿。”

    “唯。”

    一宦官下去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