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始皇帝是我后代 » 第三十八章看上镇国之玉,和氏璧

第三十八章看上镇国之玉,和氏璧

    “默认缓和,不同意小女纳入东宫,反倒是我老贵族的不对。”

    桓赟几度要找中山狼算账。

    理智告诉自己,去往东宫,什么事都做不成,搭上全家族的人。

    “中山狼过度下作,算计到我们的小女身上。”

    丕锐体会到何为下作。

    “呵呵,我们算计太孙妃,还回去。”

    桓赟呵呵一说。

    “你有计划了!”

    丕锐连忙询问。

    “没,暂时的一个想法。”

    桓赟涌起,报复回去的冲动。

    “这想法好,给中山狼尝尝,我们难受的滋味。”

    丕锐阴恻恻的说道。

    行啊,中山狼欲要搞他们的小女,找时机搞太孙妃,毫不过分。

    然而,难度系数极高,怎么在眼皮子底下算计她?

    “必须给他尝一遍,我们经历过的。”

    多疼爱自家的小女,桓赟就有多怨恨中山狼。

    交锋中较量失败,本事不如人,下次扳回一局,不至于如此的难受。

    “牵连到无辜的小女,令姝,偏偏无法救她们。”

    丕锐充满内疚。

    “你我,大家料不到中山狼,手段过度的下作。”

    “我们谋划谋划,如何算计太孙妃,接着爆出丑闻。”

    桓赟何尝不内疚,对不起小女。

    “让中山狼目睹,瞧瞧他找的太孙妃,究竟是什么货色。”

    丕锐想象到那一画面。

    “诛他的心。”

    对方越是难受,桓赟越是乐见其成。

    不向小女下手,开较量怎样激烈,不会耍下作的手段,牵连女眷。

    “赟兄,告辞。”

    发生这件事,丕锐没心情谋划什么。

    等好受点,回头再算计太孙妃,较量中山狼。

    “锐兄送你。”

    桓赟起身。

    “不必送。”

    丕锐清楚同伴,估摸着比自己难受。

    “下次去你府邸。”

    言不由衷的桓赟,立刻停下。

    “走了。”

    丕锐往府外走去。

    “呯,呯。”

    桓赟关上一间厢房的门,把里面的物品,通通砸个稀巴烂。

    过程中,不乏捂着胸膛,痛!

    那可是宝贵的长女,打算说亲与显贵家族,到头来,送给老贵族的仇人。

    回去的丕锐差不多,一路上,神色非常阴沉。

    再过不久,自家的小女,即将纳入东宫,让中山狼一顿祸祸。

    “韩国让出一座城池,钱粮补充到前线军队。”

    发妻怎么挑选适龄女子,没过问的嬴策,处理剩余的事宜。

    “前线将士,刚好吃上一顿不错的。”

    小嬴政看了一看内容。

    “是该吃一顿,前线将士打的仗,持续三年余。”

    韩国那边出的钱粮去处,嬴策正要这么做的。

    叔翁安排合理,不涉及兵权,一点小事的做主,不算什么。

    “赵国在基础上,加到十座城池,战马、钱粮等提高。”

    小嬴政翻开赵国使者递来的。

    其中,六座加到十座,战马数量三万匹,加到优质的五万匹。

    “赵国很急。”嬴策感受出来了,“怕来不及构建防线,争取诸国的援助。”

    “继续拖着赵国,一旦止兵戈,无法扩大战果。”

    开的条件多丰厚,改变不了小嬴政对赵政策。

    “屡次向大秦求和,那么,换一个方式好了。”

    嬴策转而说道。

    “阿父打算如何行事?”

    小嬴政问道。

    阿父改变决定,答应赵国的求和,绝不可能。

    “为显示赵国的诚意,交出和氏璧。”

    嬴策说出方式。

    当年,老爷子不慎吃亏,源自和氏璧,蔺相如由此出名。

    谁没吃过小亏,很正常。

    不过,踩着老爷子出名,他就要替长辈讨回脸面。

    蔺相如卧病在榻,他犯不着欺负即将离世的人,找赵国便是。

    “一次,曾祖父用十五座城池,他们不愿意换和氏璧。”

    小嬴政看过详细的过程,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不愿交出,说明赵国毫无诚意,摆明要骗大秦。”

    嬴策笃定赵国必答应,没的选。

    “万一赵国答应,不妥。”

    包含一半可能性,小嬴政的眼里,相当对冒险。

    兵戈一止,接受赵国好处,后面再起战端,名义不容易找。

    “交出和氏璧,仅是显示赵国的诚意,不代表答应求和。”

    嬴策是有后招的。

    “这么做,说话不算数。”

    心智如何成熟,小嬴政到底是孩童,有时候难免耿直。

    和氏璧,誉为赵国的镇国之玉,地位同等大秦的穆公剑,可见重要性。

    “求和的赵国玩心眼,我大秦也可以玩心眼。”

    嬴策巧妙的说道。

    “对手采取怎样的策略,对等应付。”

    无从反驳的小嬴政,在慢慢改变自身的耿直。

    “收到诚意,后面谈求和的条件。”

    嬴策是严格要求政儿,不会过度,多一些耐心。

    孩童不耿直,那就不是孩童了。

    用大人的行事标准,要求五岁的政儿,无疑给他一种压力,过犹不及。

    “求和的谈判,回到原点。”

    小嬴政挺想见识见识和氏璧。

    怎样的一块稀世奇玉,引得曾祖父不惜十五座城池,赵国拼命的维护。

    “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原体。”

    非同一般的玉,任何男儿遇到,都会像嬴策眼馋。

    首个大一统帝国,使用的玉玺,无可替代的超然地位,男儿的梦想。

    未来的某一天,他就能用上,相信距离不远!

    “阿父你方才说什么?”

    声音轻,小嬴政听得不是特别清晰。

    “和氏璧到大秦的那一天,为父先行告诉政儿。”

    嬴策倒不是营造神秘,和氏璧都没到他手里。

    “等和氏璧到。”

    小嬴政没有多言,可以告诉他的时候,阿父一定不会隐瞒。

    “对赵求和的政策…”

    嬴策刻写完诏令,及其余的事宜,由蔡泽转到章台宫。

    他返回不远的主殿,政儿是次殿,重温有关学吏的功课。

    “策郎,我一番挑来挑去,只挑了五名女子。”

    策郎步入殿内,赵姬出声说道。

    “五名女子,目前是够了。”

    嬴策没要求挑选更多,质量为王。

    奋力拼搏归拼搏,在享受上,他不去亏待自己。

    “这还多。”赵姬埋汰着,“非要限制十八岁以上,十七十五不行吗?”

    “多来几个,后续有别的流程,这些女子不会全筛选出去。”

    未了,她又说上几句。

    “限制十八以上,挑选时说也说了,不改动。”

    嬴策唯有这么讲。

    “拿你没办法,继续限制十八以上,不给你选侧室,妾室。”

    话虽如此,赵姬是尽了力在挑选。

    仔细了解每一名女子的信息,画像,修养等方面。

    随后,重新翻一遍名册,才把五名女子确定下来。

    “初步选出的五名女子,先看看?”

    几副画像,赵姬带回主殿。

    “不必,到那一天再看。”

    嬴策没接过画像。

    发妻的眼光,以她自己为主要参照,他是相信的,无需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