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泰拓明 » 第二十二章 战车

第二十二章 战车

    掀开雨布,车上是形制各异:有的在车上面向前方竖起几张木板,上面铺着牛羊皮,车头还挺着三五支长矛,作拒马用;有的则是架起一张钉着铁皮的木板作掩护,板上开了小门,可以把火铳伸出去射击,最让于谦震撼的还是一辆装载着容纳了上百支火箭的战车,车后面露出无数根引线,可以选择性的发射。

    这些战车有的不止一辆,有的却明显未完成,看来能找齐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大同先总兵朱冕曾上书奏请陛下造战车,所造战车尽拨大同,这些是京师仅存的了,多有破旧,还需修缮。”石亨向于谦介绍着这一辆辆战车,“这是运干粮车,平时可运粮、放置军械,夜间宿营,则置于营外,可充作拒马用;这是屏风车,立起屏风上开了小窗,以弓弩火铳探出,可保射手无虞。……”

    “有了战车又能如何?”于谦打断了石亨,问道。

    “大人,依我等方才所言,步军队中需有马军掩护,无论进退。可若是无马,就只能守,不能野战。如今这战车,正是取代马匹,使步军的战阵也可进可退,能攻善守。”

    石亨直击于谦的痛点,把车营最关键的能力亮了出来。

    事实上明处战车就颇有存在感,只是由于永乐朝武功的亮眼表现,明军的骑兵盛极一时,战车也就沉寂了下来,直到如今马政败坏,常年与游牧民族作战的大同边军才把这个沉寂了几十年的装备找出来,重新设计之后,带到了战场上。因此,于谦虽然在兵部时间不短,对于战车也有所耳闻,可到底还是不了解这是如何作战的。

    “战车需用人力推行,速度缓慢,如何能胜过轻骑,掩护步军进退?”

    “如大人所言,战车缓慢,所以,较之轻骑,战车不胜在进,胜在退。”石亨把于谦引到沙盘前,用手抚平沙堆,找了几个围棋棋子,摆出步军追击和骑兵撤走的阵势来演示列阵:

    “车营随步军出战,敌之骑兵若是退走,车营固然难追;可若是敌骑回身杀出时,”

    说到这里,石亨把沙盘上退走的骑兵摆出冲阵,“车营不需退走,只需原地结阵自守,待虏骑抵近,车阵早已结成,除是数倍之敌强攻,不然奈何不得。”

    “若是敌军围困车阵,断了粮道该当如何?”于谦问道,

    “大人莫要忘了,车营的车上,可就运着粮草辎重,守个几日不成问题,可虏军若是敢围困几日,朝廷的大军可早已来了。”石亨笑了,略微有些得意。

    于谦轻轻地一拍大腿,他还真把粮车这茬儿给忘了!

    “大人,车营远不止如此。”看着于谦的小动作,石亨更得意了,“若是将车上放几支鸟铳,,结阵后敌骑一旦冲阵,怕的绝不会是步军,而是敌骑。百步之内,火铳一击致命。及至阵前,若不闪躲,敌骑就不剩几个了。”

    听到石亨的“卖弄”,于谦敏锐的感觉到这车营不会那么简单,如果真的如他所说这么强,为什么朝廷没有在一开始大力造车呢?他又为什么不在一开始编练车营?带着这些问题,于谦问道:

    “有如此强营,都督为何不早些奏报,而是在本官再三逼问下才说明?”

    石亨的脸色顿时又不见了那份得意,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颓唐:

    “一者,车营所需火器颇多,”石亨无奈的解释道:“按每车五十人来算,三眼铳、鸟铳至少要有二十支,再加上碗口铳等铁炮,编成一个车营,需要的火器上万也是有的,可眼下京师的火器,怕是至多也就三万余。”

    石亨说得没错,朱祁镇御驾亲征,几乎搬空了京城的武库,导致留下的火器很少,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损坏破旧的次等。虽然工部之前调来几千支鸟铳,但这些要优先配发给守城的步军使用,毕竟在战争中,要先确保防御才敢主动出击。

    “再者,战车需要重新打造,大人所见的这些车,是下官搜罗了数日才寻到的。然而大战在即,城中修葺工事,加强城备,新造军械种种,都急需木料,”

    “三者,也是最要紧的。车营练成,还是需要些日子的。几万军士,吃粮花钱,若是到虏军来了城下还未成军,某治罪不要紧,却恐怕要连累大人。”

    石亨的一席话让于谦思考起来,这几日他正要去工部商议物料的分配。同样是一百斤木料,造了火铳或许就能在守城战中打死几名虏兵,造了拒马就能抵挡虏兵前进,可是造了战车,就有可能打了水漂。眼下这车营要么不造,要造估计没有十几二十万斤木料打不住。总之,是有风险的,还需回去细细商议。想到这里,于谦先安抚石亨道:

    “都督,本官已着令工部赶制兵器,另外土木堡战场官军遗留军械也差人拾取,这几日,先计出营中军械缺额。车营容本官与监国及工部商议一番,再做决断。”

    “昨日的还在计算,前日的已经出来了。”石亨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是前天统计各营的兵器铠甲军械的缺口。由于客军大都轻装疾行,基本没有多少兵器,铠甲也不多,一切装备的发放就需要入京后再行实施。而具体数字又是以石亨练成的各营为准统计的,每练成一个营,就会统计营中缺少的军械装备,报给兵部等待拨给,兵部要是拿不出来,就会给工部发公文,要求工部加造。这些天入城的客军动辄成千上万,所需的物资也是个很大的数字,工部的督造公文早就堆成了山。

    于谦收起文书,坐上了石亨找来的马车,告别了石亨回兵部了。

    “殿下久等了。”于谦一回兵部,就看到朱其玉的车驾停在门口,他疾走几步进了前厅,看到朱其玉坐在桌前翻阅着兵部的文册,向朱其玉行了礼说道。

    “大人不必多礼,本王打算去工部的作坊看看,希望大人同往。”朱其玉把于谦扶起,拉到桌案前,这些天一直泡在六部翻看文册,已经看不进去了。还是想去作坊里看看,一方面是散散心,另一方面是来直接感受一下明代的科技水平,毕竟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和生活中看到的是两回事。

    于谦正好要去工部,听到朱其玉也要去,就收拾了一下欣然前往。

    工部离兵部很近,因为六部本来就在一起办公,各衙门之间仅仅隔着堵墙。

    高谷最近几天很忙,兵部督造军械的文书堆成了山,下属的作坊产量上升的速度却快不起来,物料紧缺,外面的物料也迟迟运不进来。

    “耽误了军情,这张老头皮就要落地了。”巨大的压力让高谷的头疾严重了起来,不得不用布条紧紧勒住后脑,饶是如此,头疼起来还是颇有些吃不消。他一边指挥着工部的官员们,一边扶着头悄悄吐槽着自己。

    “高大人保重身体啊,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一进门,朱其玉就看到高谷的样子,连连关怀了几句。

    看到监国和于谦到来,高谷连忙起身迎接,却被朱其玉按回了椅子上,

    “臣有失远迎,监国恕罪。”高谷起身行了个礼,可是头上的疼痛让他眉头忍不住一皱,

    “高大人政务繁忙,还是其玉打扰了。”看着高谷的状态,朱其玉有些不忍,“本王今日来工部,是想见见作坊里匠户们如何制造军械的。望高大人安置一二。”

    “臣明了。”高谷回答的干净利落,随即叫住一名官员,正是前几日献计运粮入京的周忱,与周忱耳语几句后,周忱点点头,而后拖着老迈的身体,对朱其玉行了一礼,问道:

    “不知殿下想去火药局还是军器局?”

    “火药局和军器局有何异同?”朱其玉好奇道,

    “火药局如其名,专制火药,乃永乐十八年建于城西,”周忱解释道,“军器局亦建于永乐年间,制盔甲、火器等,设于城东。”

    “城西火药厂,我超,不会就是王恭厂吧?”朱其玉听到火药厂,脑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不论如何,火药都是危险品,他只是想去参观参观,不想冒风险,于是斩钉截铁的说道:

    “本王想去军器局。”

    “容老臣稍作准备。”周忱作了一揖,颤颤巍巍地去工部内堂不知干什么去了。

    看着周忱的背影,朱其玉总是很担心,担心这个老头哪天就突然摔一跤,但好在周忱虽然老迈,身体还算硬朗。

    “高大人,这是前日的军械缺口文册,请收纳。”于谦突然想起自己身上放着最新的文书要往工部送,正好现在给了。可回应他的是高谷痛苦不堪的表情,和艰难抬起的双手,这几天工部的工作真的快压垮高谷了。

    “于大人,前晌新的一批盔甲已经送来,本官差人送去兵部了,工部这几日匠户缺的厉害,望于大人如刑部那般,也借给工部一些杂役。”借着这个机会,高谷也问于谦要人帮忙。

    “兵部的杂役不懂制造之事,工部自有许多匠户,还问兵部借人干甚么?”于谦有些不快,自从刑部问他借了些苦力,工部也开始张嘴。刑部借人还可以说是缺人手,工部借人要干嘛他就不理解了。

    “大人,各作坊里人手缺的紧,匠户们懂制造,都做了苦力实在浪费,还是有些杂役们打下手好,这几日你们兵部的公文都堆成了山,工部各局各坊都昼夜不停,有了杂役做苦力,军械也能交付的快些。”面对于谦的反应高谷也有些恼人,工部辛辛苦苦为兵部干活儿,兵部却连借几个人都这么不情愿。

    “容我回部里安排,过几日把人送到,军械还是有劳高大人了。”听到高谷的解释,于谦也只好相应的做出一些退让。

    “殿下、于大人,出发吧。”周忱从内堂出来,手里抱着两本文册,正是军器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