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梦世枕 » 0017 十日

0017 十日

    “将军,李公子到了。”亲卫送李长歌进帐转身离去。

    “将军,你找我?”李长歌不晓得黄埔嵩找他干什么。

    “清晨,陈和来过,说听闻官军守城损失不少,所以共邀城中大户再次出力。消息是你给他的?”黄埔嵩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问道。

    “守城关乎全城生死,本应同仇敌忾,士族大户也不该例外。小子说的都是实话。”李长歌以为黄埔嵩气他泄露军中消息呢。可是却听到黄埔嵩的轻笑声“你可是把他们吓的不轻,一上午送来三千二百人,大部分都是私户佃农,和黄巾贼差不多了,空有人数没有战力,搞得军营闹哄哄,我还不好回绝,真会给我找事。”

    李长歌也笑了,听着好像是在责怪他,其实黄埔嵩心里高兴着呢。“多多益善,人多信心就大,不能上战场,搬运物资,转运伤员也行,再说三千多人里挑几百个能打的应该不是问题。”

    “嗯,我和公伟商量过了,军营补充到一千人做机动,其余的发均分四门,普通私户佃农就不要上战场了,辅助作战就行了。”黄埔嵩点头表示赞同,全城一心,胜算大很多。

    没有和黄埔嵩聊很久,李长歌回营帐等候军令,他现在心情轻松很多,十天之后的事他知道,但是这十天怎么过他之前还是很忐忑,历史记载波才围困黄、朱于长社两月之后,被黄埔嵩用火计大败。一句话概括两个月是很简单,但是两个月是怎么过得,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

    营帐里徐庶正在用午膳,其他游侠都去膳房吃了,军中有规矩,徐庶有伤才能在自己的营帐吃饭。趁其他人不在,李长歌准备和徐庶聊聊,嗯,就是忽悠他。

    “兄长,我回来了,好点没?”

    “小伤,无大碍。”徐庶已经能下床行走,只是右腿的伤有点影响,他还准备下午回去看望母亲。

    “那就好,刚才回来,遇见城中大户又送来不少人,只不过都是些私户佃户,不过守城人数越多,胜算越大,长社应该无忧了。”李长歌有点小心翼翼,担心适得其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士族大户唯利是图,不是性命堪忧,哪会这样不遗余力。”徐庶面露轻蔑,他看的很透彻。佃户本来都是自己有田耕种的农民,以往交掉赋税,自己还有余粮,家中人口多,余粮多就是富农,一般的就是中农,人口少能力差点的,把耕田租出去给别人种靠收租也能度日。现在天下间还有几个富农中农?土地大多都被士族豪族掌握,无田可种的农民只能为他们耕种,交完佃租,剩点余粮,吃不饱饿不死,这就是佃户。这其中的豪取强夺,肯定都是血泪怨史。

    “兄长所言甚是,士农工商,熟读圣贤之士本应造福世间,如今确是乱世之源。”李长歌来自后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教育普及是基本,有一技之长才是硬道理。把这些士族送到21世纪,基本都要饿死,哪有现在这样兴风作浪的机会。不过他也知道,士族并不是都是一丘之貉,也有不少人愿意造福百姓,只是东汉末年风气不好,加上独尊儒术,朝廷昏聩,士林流行吟诗作对,大族为了利益阴谋诡计,朝堂为了权力攻讦征伐,不只是士族阶级有错。所以李长歌接着说,“天下间还是需要读书人的,知识可传承可创新,只要当权者明,拨乱反正,天下还是可以太平。只是天下要太平,不是只有靠武力,刚柔并济,当权者引群策群力才是王道。”给徐庶留个引子,也不说太多,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当他经历过一些事,才会有效果。

    徐庶很惊讶李长歌能说出这样的道理,说的他心里有些异样。他不知道这些话会影响他后半生,只是现在还没有经历现实的打击,他心里还抱着仗剑天涯,行侠仗义的梦。

    闲聊了一会儿,徐庶准备回去看望母亲,李长歌反正也没事,就跟着一起,路上想了想又去衙门接上妹妹一起,毕竟一个小丫头,在满是大老爷们的衙门,他还是有点不放心,去和徐母做个伴吧。

    三人来到徐家的宅子,一个小院子,有点四合院的味道,徐庶家里有田,只是人丁单薄,徐父两年前因病去世,无人耕田,就租出去了,每年收租倒也能够度日。徐母很慈祥,看到儿子归来,终于放心,又听闻李长歌兄妹遭遇,特别心疼,在徐家住了一晚,徐母简直把李瑛当成自己女儿了,关怀备至。小丫头开始有点腼腆害羞,但是失去双亲不过一个月,有这样一个慈祥的长辈对她这么好,她心里还是渴望的,所以不用李长歌提,她就主动说留在徐家陪着徐母。李长歌直夸妹妹懂事。晚上李长歌和徐庶同塌而眠,聊了很多天下大势,这是李长歌擅长的,理论知识他脑子里一大堆,说出来的知识也让徐庶惊讶和思考。

    次日清晨,早饭过后二人便回到军营,昨日波才没有攻城,是在准备,今天也许会有战事。黄埔嵩昨日已将防守布置完毕,现在每一面城墙都有五百御林军为主,两千青壮为辅,城中难民受大户济粮,感恩戴德,自发前来搬运物资。军营中的一千人随时候命。

    不出所料,今日也就是波才围城的第六日,攻城战再次打响。四门之敌看规模都在五千人上下,攻城器具都齐备而且打的很凶。黄埔嵩看不懂,这是要干什么,四门都是主攻?他还有增援吗?五千人的攻击,到城下得死一千人,官军的弓箭手不是吃素的,争夺城墙又得两千,这是准备拼光官军?既然看不透,黄埔嵩决定再等等,先不发令给军营。

    其实在他看不明白的时候,波才和邱晖也在费解,之前大战,都知道官军只有三千左右,分到四门最多也就七百多人,加上城中的大户助战,一面城墙有一千几百人差不多了,五千人攻城绝对能能逼急黄埔嵩派出预备队,到时候他俩就派出手上的五千精兵打最弱的地方。怎么现在每一面城墙现在都有两千五百人在防守?他俩为了攻城,从跟随的百姓之中网罗不少二十岁至六十岁之间的男丁,大军恢复到两万五千人,怎么也没想通长社的防守力量怎么加强了。毕竟他们觉得天下的百姓都在期待黄巾军解救。现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依计他们转移到南门,就打南门。

    两个时辰之后,南门突然出现五千敌军,守城校尉立马传令军营支援,按照战前部署,黄埔嵩北门,朱儁西门,东门南门各一个校尉负责,哪里告急就传令军营支援,打完就回军营待命。一千预备队半个时辰不到便赶到南门,现在有火油罐专门对付飞梯,几乎飞梯刚架上城墙便有火油罐招呼,只是云梯多了,难免顾此失彼,援军一到,情况立马好转,他们上城墙就带着火油罐,前面人不管云梯飞梯,看到就砸,后面人跟着直接点燃。能上城墙的敌军不过数百人,后面就上不来了。云梯飞梯在着火,谁敢上?

    这一仗从上午打到下午,就三个时辰,守军很轻松,因为有大杀器火油罐。攻城器具没了,敌人只能撤退,总不能徒手爬城墙吧?同样这次黄巾军的伤亡比第一次小很多,除了开始攻城被官军弓箭手灭掉几百人,先登的敌人也就几百人,被官军屠灭。攻城器具着火了,敌人撤退途中反而没事,因为烧着的木头浓烟滚滚,影响弓箭手的视线,反倒是帮了敌军。

    李长歌他们一千人的机动队倒是累的够呛,南门打完去西门,西门打完去北门,东门的敌军看其他地方都退了,自己退了。

    “将军,火油罐的消耗有点大。”军营中,四人都在,战后统计,准备了一百个火油罐就剩三十五个。“军中火油储备不多了,请陈家帮忙搜集吧。”黄埔嵩想到了士族大户,众人相视而笑。

    此后战斗便不曾停过,波才邱晖无计可施索性就拼吧,白天攻城,晚上赶造攻城器具,和官军死磕。

    第七日,两门佯攻,两门主攻,黄巾军死伤两千三百人,官军五百多人。

    第八日,三门佯攻,一门主攻,黄巾军死伤一千五百人,官军三百多人。

    第九日,黄巾军想到用浸水的棉被扑灭火油,给守城官军带来巨大压力,李长歌他们四处救援,才保住长社。这一日,白刃战的伤亡是几天来最大的一次,黄巾军伤亡四千七百余,官军两千八百多,其中两千四百多人都是青壮佃户,城中到处是亲人离世的哀嚎声。

    第十日,休战。人不是机器,哪怕是疯狂的黄巾贼,三日攻城失利,士气大减,波才邱晖不得不休整一天,长社城也能喘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