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梦世枕 » 0018 曹操

0018 曹操

    帝都洛阳,朝堂之上。

    “黄埔义真请求援军?”年仅29岁的汉灵帝刘宏本应是壮年,此时看着却脸色苍白,侧卧龙位,身后宫女不时捶背顺气,出声威严却透着一股虚弱。汉灵帝早年继位坎坷,外戚把持朝政,他便扶持宦官相制衡,后又牵扯士族造成党锢之祸,才有如今三大势力互相对立的局面,他以帝王权术权衡各方,但在位后期骄奢淫靡,迷恋钱财,纵情享乐,身体日渐虚弱。

    朝堂中,司徒袁滂,太尉桥玄,司空袁逢(1)领文官在左,大将军何进领武官在右,漠视跪地禀报的信使,心思已经思考如何拿下援军领军资格。按照信使之言,黄埔嵩朱儁引波才十数万军民止步长社,只要朝廷派出援军背后夹击必能一战功成。虽然不少人也听出一些门道,但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要打胜了,捞取功绩就行,至于损失多少自然有领军的将领背锅。如今当务之急是拿下援军领军之位,这份功劳谁也不想相让。

    “臣愿领军出击,拿下波才后,分兵北上、西进以解陛下之忧。”何进率先自荐,他是武官之首,安排将领是他分内之事,不过他也知道无论他第一个举荐谁,士族宦官都不会同意,这帮人就这样,反正就不让你如意,恶心死你。

    “不可,帝都安危关乎陛下江山社稷之危,五万御林军还需大将军统领。”果然,司空袁逢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其实司隶有六万官军,一万羽林卫、虎贲军等皇宫禁卫,由卫尉统领,五万御林军守卫司隶,其他还有正在平定西羌的西北军,驻守边境的边军,只是打黄巾这些军队都赶不上,刘宏怕死,只给黄埔嵩朱儁一万五千御林军讨贼,八千带出去打,七千守卫虎牢关。

    “陛下,袁司空所言极是。”中常侍之首张让在刘宏耳边轻声说道。

    “嗯,何遂高(何进表字)替朕守好帝都,众卿家,可有其他领军之才?”刘宏知道其中含义,何进凭借他妹妹何皇后的关系已经平步青云,加上发现黄巾叛贼马元义之功已经位极人臣,再给他功劳,朝堂之上无人能压制的了他。

    何进沉吟似在思考,太尉桥玄却出列抢先说道“臣举荐虎贲中郎将袁公路。”他的地位很尴尬,本来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如今有了外戚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何进,很多时候军事上的决策他还要看何进的脸色。他想着反正要争,不如提士族的人出来与何进的人一起,二选一,就看陛下宦官怎么选了。

    “不可,虎贲中郎将执掌虎贲军,乃皇宫禁卫,陛下安危重中之重,不可轻易离开。臣举荐议郎曹操曹孟德。”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既然为了陛下和帝都我不能走,那你们在禁卫的人也不能走。

    朝堂之上陷入短暂的平静,各方都在思考选谁。曹操的官职是不够资格上朝的,但是他的情况有些特殊,何进欣赏他的才能便拉拢他献策,他文才极好,早年又因为杖毙宦官赛硕叔父赢得士林赞誉兼爱好结交有志之士,广受好评,而他的身世却又和宦官有牵连,他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属于宦官世家。他是三方都看好的人选,功劳给他,以后拉拢过来,功劳也是己方的。

    所以各方没有意见,汉灵帝拍板,拜曹操为骑都尉,领五千羽林骑杀奔长社,即日出发。

    早朝之后,大将军府。何进将圣旨印绶递给曹操“孟德定要一战功成,不要辜负陛下期望。”

    “臣必竭尽全力,扫平波才。多谢大将军厚爱!”朝堂之事他已听说,这个时候的他还是一心向汉,能给他机会展示才能,心里非常激动和感激。

    “好,下去准备吧,从南军领五千羽林骑,即刻出发!”

    长社城,第十一日,攻城战再次打响。波才做了改变,四门皆有敌军,却只有北门真刀真枪,其他三门只是声势浩大,并无实际举措,观其规模在三千人左右。

    黄埔嵩一直负责北门,这里直面波才大营,前几日攻城,波才损兵折将一万余,就算从十数万百姓中补兵,也不可能恢复到两万人了,人都有感情,每次都是败仗,看着亲人惨死,谁也不会傻的去送死。黄埔嵩笃定今日波才手上最多也就一万八千人上下,现在四门放出一万二,他手里应该还有五六千人的预备队。黄埔嵩见招拆招,你波才派兵打,我只管守,你增援我就增援一部分,你不打我就守着,现在城上的青壮和军营里不到八百的家兵游侠都是经历几次大战的好手,虽然不及官军。但是凭借守城之利和你一换二没问题。

    战斗打到下午结束,喊杀声震天,但是有惊无险。每日攻城,城中百姓有些麻木,打的时候找地方躲起来,打完就出来帮助搬运物资,转运伤员。波才又丢下两千多具尸体撤回。战后按照惯例,各方都会安排人手清理尸体,救回伤兵,不会有谁从中作梗,谁都害怕瘟疫滋生。

    军营大帐,四人再次齐聚。

    “算日子,如果朝廷同意发兵夹击,今日应该已经出发了。”朱儁略有疲惫的说到,他伤已经结痂,一直在西门指挥。

    “从虎牢关南下,骑兵两日就能抵达。”黄埔嵩肯定来的是骑兵,虽然朝堂上那帮人弄权专政,但不是草包,既然来夹击,出其不意只有骑兵最快。

    “这两日常有南风刮起,波才连日打造攻城器具,周围树木已砍掉不少,现在大营与野草相伴,将军,我想时机差不多了。”李长歌望着帐外说道,他已经在期待大火破敌的场景。

    黄埔嵩点点头,继而思考,派多少人去点火。援兵具体什么时辰到不能确定,只是估计两日到,这几日的战斗,城中御林军只剩一千八百人,机动队不足七百,青壮死伤比较多,当初难民青壮五千,城中大户送来三千二,八千多人减员到只剩三千二百人,他们手无寸铁,面对凶神恶煞的黄巾贼,有时候真的是呆若木鸡,任人宰割。如果把最能打的御林军放出去点火,那长社城的守备力量就降到最低了,火起之后必需有人趁乱掩杀,只有击破波才中军才能决定胜局。古代战争,军队的中心就是将,运筹帷幄,旌旗所向都是将帅的指令,所以才会有擒贼先擒王的说法,这也是帅旗一倒,军心涣散的由来。

    李长歌也看出黄埔嵩的顾虑,主动请缨,“将军不必顾虑,点火之事交于兄长和我等家兵游侠,御林军在城门等候,一旦大火起势,将军带人攻杀过去,必能一战功成,长社城交由青壮守卫即可,守城有利,他们尚能有用,出城作战他们无兵无甲,徒增伤亡。”眼下情况和历史上相差无几,只要来的是曹孟德,他相信最后结果是一样的。

    黄埔嵩沉吟半晌,觉得这是最靠谱的方法“那么就初定明晚,只要南风起,元直李武带家兵游侠再挑些机灵的青壮,补足一千人,带火油点火,御林军北门候命。你二人记住一旦事不可为,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