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端着大狙上齐国 » 第011章 去西都

第011章 去西都

    一行人大部分都是平民,没有受过特战队的专业训练,坐马车可以,但是骑在马上各种不适。

    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当天临近正午才到达函谷关东的驿站。

    官方驿站原本不可能对普通人开放,尤其不可能对外国人开放。

    但是卫莱人的撒币大法在哪里都好使,函谷关是一个交接防卫的节点,为了方便,驿站的官差早就被真金白银拿捏得死死的。

    因为他们的到来,驿站专门清空了整个二楼,还专门调派了几个小卒在一旁听差。

    洛阳方面的特战队由当地指挥部亲自带领,早已经等候在驿站。

    事先李剑已经给洛阳通报了情况,现在见了面互相交代了详细过程,高志才对整件事情有了一个了解。

    这支商队原本只是以普通商队的身份进入齐国的,指挥中心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指示。

    所以洛阳和长安方面都是按照标准流程执行的任务,各自派出了一支特战小队进行交接。

    发生了劫持之后两方才知道这支商队十分重要,才有了后面发生的事情。

    根据洛阳方面的反馈,指挥中心当时是“焦虑”“不安”的,让平康小队冲锋在前根本就是无奈之举。

    但是平康小队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直接让指挥中心在电报里连说了三个也只说了三个“好”字。

    事发在洛阳管界,当时负责护卫的又是洛阳的人,平康小队昨夜的高光也直接挽救了洛阳方面。

    卫莱人商队“第一次被成功劫持”已经让洛阳颜面扫地,要是再“遇害”的话,洛阳方面丢的可就不只是面子了。

    李剑,上尉。高志,少尉。占钢,四级军士长。魏永和付江,只是三级军士长。

    这五个小菜瓜在之前是不可能和洛阳指挥部的指挥官们坐在一张桌子上的。

    而今天从到达驿站开始,这五个人就是C位。

    李剑没有贪功,把行动过程一五一十都汇报给了上级。指挥中心得知后,还给了高志一个“智勇双全”的认证。

    这让高志直接全程由洛阳的上校总指挥官陪同着,倒酒都不允许他自己动手。

    “年轻有为”,“未来可期”,“前途无量”等等等等,他听得只感觉云里雾里。

    第一次吃到上司的大饼,没想到竟如此的香甜。

    可甜归甜,吃完了这顿饭,自己还是那个小小的少尉狙击手。

    这些肩扛两道杠的长官们,别净嘴上说的这么漂亮,哪位给指挥中心提一提自己晋升的事情啊?

    还是马背上的东西实在,白花花金灿灿亮闪闪,这些东西才是最管饱的。

    他不知不觉感到腰杆子硬了几分,兜里有银子就是不一样啊。

    推杯换盏和商业互吹也没多大兴趣参与,长官们说的话自己听不太懂,也不太想听。

    全程闷头吃饭想做一个小透明,可是总指挥官问起了那个大小姐的事情。

    这着实把他惊出一身冷汗,居然都没提前想好一个理由。

    这个时候乔琳站了出来,说这是自己认的一个妹妹,去长安给自己做个伴。

    这个理由很扯,但洛阳的总指挥官居然也相信了。

    安排一行人在驿站休整半日,第二天七月十五一早,吃过了早饭,安排好带轿厢的马车,又给平康小队补充了两倍基数的弹药。

    原本洛阳只安排了一个小队和平康的人一同执行护卫,但考虑到乔琳和这个“妹妹”的存在,总指挥官又加派了一个小队的力量增强护卫。

    总指挥官可能感觉还不稳妥,给15名特战队员又增加了三个单兵火箭筒,配备的还全都是要命要一片的云爆弹。

    这次的队伍真的是浩浩荡荡,函谷关早就已经打点过了,连停车都没有便直接放行。

    潼关早就已经撤防成了一座空关,而这个地方也是西进长安最后的一个落脚点。

    再往前并不是没有驿站,只是卫莱人不敢收买长安附近的人,因为不知道哪张嘴就会把卫莱人的事情嚷嚷到京城里去。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住在野外更稳妥一些。

    离开潼关再也没有歇脚,白天赶路,晚上野营,用了五天时间,在七月十九傍晚到达了长安南郊的一处庄园。

    这是卫莱人的一处隐蔽据点,卫莱人进长安城之前都会在这里歇脚,一方面做基础培训,一方面要换上齐国人的发型和服装。

    而所有的特战队员,都需要把轻重武器留在这里,只能携带手枪这样的个人防卫武器进城。

    同时还要把弹壳交回去,而且还得检查数目是不是能对的上。

    要是少了弹壳怎么办?

    不多,每颗10文。

    而平康小队也第一次体会到了被罚款的快乐。

    除了这点小小的不愉快,这一路上其实还算顺利。

    可能是因为人多势众,他们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骚扰。

    ......

    穷得叮当响,之前他攒了好久的钱想去一次红月楼。

    可是听说了李剑的英雄事迹之后,还是默默收好了银子,决定不去花那个冤钱。

    在齐国靠作诗是没有用的,因为你不知道谁会背出哪句诗来。

    曾经红月楼的两个邻间客人,同时吟诵出了“举杯邀明月”,而为了争夺“对影成三人”的吟诵权,居然就那么打了起来。

    从此“卫莱人会作诗”就成为了平康坊娘子们之间的“美谈”。

    这跟李剑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老李也想试试水,决定剑走偏锋,谁有名他偏不抄谁的。

    结果行酒令的时候娘子出了一句“蛙伏莲叶啼”,这位队长沉思片刻,给人家来了个“一戳一蹦跶”。

    仅仅五个字,李剑就给“卫莱人会作诗”这个光辉形象狠狠出了一大把力。

    这样的往事当然要分享,高志刚提起红月楼作诗,李剑就抛来了杀人的目光。

    对于老李的死亡凝视他假装没看见,直接把这两句酒令念给了乔琳,想要博得佳人一笑。

    但温柔可人的姐姐只是浅浅的笑,眼神里全是关爱,摇着头的样子分明就是在说“你多大了?”

    旁边的齐国胖丫头倒是被逗得花枝乱颤,隔着乔琳微微探头,眼中秋波款款。

    可这就太尴尬了,这么一位大小姐,他实在无福消受。

    最后拂袖遮面躲开胖丫头的潺潺秋波,退回了老爷们中间,和乌诺回到自己的沙场上,

    这一路上的尴尬没有随着入住据点结束,每当和知心姐姐对眼光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关爱着,仿佛一下子小了十岁。

    晚餐撸串喝啤酒,之前都会跳出来耍活宝的他,今天居然安静的像一只小雏鸟。

    因为三三两两守着各自的小烤炉,而他和乌诺的小烤炉隔壁,就是知心姐姐和胖丫头。

    而且是胖丫头指定的位置。

    不敢再耍了,真的不敢再耍了。

    要么变成一个初生的小婴儿,要么承受胖丫头更多的秋波。

    他实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苦命,不知道自己的春天究竟什么时候才会来。

    夜深了,人散了。月很明,人很醉。

    只有他和乌诺仍在叙旧,还有隔壁的胖丫头仍在品味这从没吃过的美味。

    乌诺打着饱嗝回房去了,趴在门框上翘着兰花指勾勾他,让他“早点歇息”。

    乔琳也打起了哈欠,拽拽胖丫头准备回房睡觉。

    可是齐国大小姐却罕见地开口说了一句话,

    “姐姐,容我与文弱闲话少顷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