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端着大狙上齐国 » 第024章 三个胖子

第024章 三个胖子

    七月二十五,雨从白天下到了傍晚,让天黑的格外早。

    一辆马车悄无声息从西门进入西市,沿着井字街绕了一圈,突然加快车速奔向西市的东南角方向,一路驶进一条漆黑的小巷。

    车厢轿帘打开,一个长相平平无奇的人跳下车四处张望,观察四周环境。

    接着另一个人呼哧带喘的也下了车,托着个大肚子跟在后面,沿着暗巷七拐八绕停在一个小门边。

    门开了,这个大胖子从后门进入了卫莱人贸易站。

    一路尾随的黑影现身出来,踩着地上的积水小跑到贸易站对门的一家客栈里。

    噔噔噔上到二楼,轻轻推门进入一间客房。

    房间里的桌边坐着两个年轻男人,都戴着幞头,穿黑衫的饮下一杯茶,穿青衫的连忙又续满一杯。

    进来的人穿着黑衣,冲着黑衫人躬身行礼,

    “禀李典使,刚刚有两个人从后门进了贸易站。”

    “什么人?”李典使问道。

    “其中一人样貌无甚特别,另一个人,是一个大胖子。”

    听到胖子这两个字,李典使放下茶杯,细细品着滋味。

    “之前那个胖子,可有离开过?”

    “这几日均不曾外出。”

    嘴里反复念叨着“胖子”,挥挥手屏退来人。

    又喝了几杯歇了半晌,另一个黑衣人推门进来,躬身行礼禀报,

    “禀李典使,刚刚有两个人从后门进了贸易站。”

    李典使一愣,

    “又进去两个?什么样貌?”

    “其中一人样貌无甚特别,另一个人,是一个大胖子。”

    “又一个大胖子?”

    嘴里一边念叨,一边脸上泛起愁容。

    挥手屏退来人,这次没有再饮茶,只是拧着个眉头好像在思索什么。

    刚端起茶杯想要喝一口,又一个黑衣人推门进来,躬身行礼禀报,

    “禀李典使,”

    不等来人把话说完,李典使抬手打断,

    “是不是刚刚从后门进去一个大胖子?”

    来人一愣,连忙点头说“是”。

    再也没心情饮茶,闭着眼睛从眉头拧出一层汗,直等到闭门鼓敲罢坊门关上才慢慢睁开眼。

    李典使看着面前三个躬身行礼的黑衣人,问了一句“三个胖子?”

    “是。”三个人异口同声。

    “莫非真如索公预料?”

    李典使嘴里念叨了一句,蹭的站起来就往楼下跑,上马持典尉署腰牌出了西市东门。

    策马扬鞭,左转右转再左转来到了布政坊南门。

    普通的坊都是由武侯值夜,但布政坊是典尉署府司所在,四门都是由典尉署府兵把守。

    李典使的马还没到门口,坊门已经提前打开。

    马不停蹄急转个弯直入布政坊,行不多远停在了一片黑瓦黑墙黑柱的庞大院落前。

    院落大门朝西,门头牌匾写着三个楷书烫金阴文大字,“典尉署”。

    大门两边各站着三个府兵,门下是宽两丈多的十八级白玉台阶,台阶两边站着两队守门的府兵。

    一个府兵紧跑过来接住缰绳,李典使小跑上台阶,一步迈入早已推开的大门,沿着回廊穿过三个前院,毫不理会对自己行礼的巡院府兵,直接来到中院的正堂门前。

    轻轻叩了叩门,里面传出一声浑厚而略显苍老的声音,

    “进”。

    脱鞋推门进屋,又小心地把门关上,李典使低头迈着小步走到正对屋门的矮桌前。

    一个头发胡子都半白的老头跪坐在席上,面前的矮桌上展着一卷书,俯首在卷轴上正写着什么。

    李典使躬身作揖,眼睛看着地面说道:

    “索公,有动静了。”

    典尉索禁仍旧低着头写东西,只说了一个字,

    “讲”。

    “今晚有三个胖子进了贸易站。”

    索禁没有说话,手里的笔也没有停下,始终没看一眼对面的人,写了几个字忽然停笔,抬头看着李典使。

    索禁肤色黝黑,浓眉厉目,眼神如鹰,嘴角带着一点表情,似是不解似是惊讶,片刻后问道:

    “几个?”

    “三个。”

    索禁沉默半晌,站起来捋着胡子在房间里转圈,

    “莫非,韩载要见的是这个胖子?”

    “索公,这太傅似真与那卫莱人有所勾连。”

    “说说看。”

    “卫莱人一进城,太傅就急火火的两次派人去催货,这实在不像是一品要员所为。今日卫莱人又悄无声息弄三个胖子到贸易站,这种种异样,都是那胖子来后才发生的。若说巧合,卑职不信。”

    索禁微笑点头,

    “盯好那贸易站。除了胖子,可还有什么人留下?”

    “似是有两个女子不曾离开。”

    索禁冷嘲一声“成何体统”,又问“太傅那边可有动静?”

    “不曾。每日如常,只是看那神色大有好转,不似前些日那般阴沉。”

    “想来是已经收到口信,放下了心。若韩载真谋划着什么,他们定然不会只用口信往来,必会定个时间当面商议。”

    “当朝太傅与蛮夷秘密会面,此等行径,实是令人不齿。”

    索禁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做出了新的安排,

    “明日起加派人手,那贸易站但凡有进出的人,都要给我查清楚去向。我料想,也就在这一两天,他们就该确定会面之事了。”

    “那太傅处呢?”

    索禁摇了摇头,

    “那毕竟是当朝太傅,你们盯得太紧,怕是要出事。咬死那胖子,不怕挖不出太傅。”

    “索公英明。只是,那太师的人也在监视这两处,行动是不是会有些不便?”

    “无妨,太师的人尽是些酒囊饭袋,正好看看卫莱人如何料理他们。卫莱人虽为蛮夷,却也不是蠢货,若真是要会面,想来会费些心思。”

    “请索公指教。”

    “长安城里人多眼杂,少有能隐蔽的地方。我想,他们选的地方,应该是在郊外。”

    李典使若有所思,说道:

    “索公,太傅在城东有一座庄园,会不会是那里?”

    索禁摇摇头,

    “能被你第一个想到的地方,你认为韩载会去么?那老东西不是三岁的娃娃,能在朝堂之上这么多年不倒,会是个蠢人么?”

    “卑职愚钝。还请索公赐教。”

    李典使说着说着拱手作揖,请长官指教。

    索禁一边转圈一边捋胡子,想了许久也没说话,终于眼睛一亮,开口做出了判断,

    “这个地方要能避开城里的耳目,还不能人烟荒芜,否则反倒更加显眼,若是被察觉,反倒脱不了身。最好的地方,当是一个鱼龙混杂之地,可以堂而皇之混入其中,又可以悄无声息离开。”

    “不知,长安可有这样的地方?”

    “城北渭水边,长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