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静心斋笔记 » 成年人的顶级自律是什么?

成年人的顶级自律是什么?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到底指什么?有人说是规律作息,有人说是科学饮食,还有人说是坚持运动。但我认为,比起身体的自律,思维的自律更加重要。想要做到思维自律,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拒绝“精神内耗”。《反内耗》这本书里说:精神内耗几乎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它用于看不见的精神内耗,可用于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精力就会变得匮乏。有句话说得好:内耗就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斗争,不用等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耗尽了。我们是自己精神内耗的制造者,也将会是唯一的终结者。

    第一部分拒绝内耗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短片叫《星期六》,这部意大利国际获奖短片,时长只有三分钟,情节却发人深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早晨,一位独居男子,一边啃着香蕉,一边计划着今天要做的事情。洗碗、洗衣服、付账单、打扫房间、扔垃圾、给妈妈打电话……当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后,他并没有立即着手去做,而是想着去寻求一个更加优化的方案。于是原计划一遍一遍被推翻,内心戏也在激烈地上演着。就这样,一天的时间过去了,不仅该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他的精力也在寻求完美计划的过程中,被全部消耗殆尽。你看,明明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事情,却白白浪费了一天的时间,结果什么也没干成。有时候,太过追求完美,反而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让我们变得裹足不前,疲惫不堪。其实,真正厉害的人并不是过度追求完美的人,而是那些拥有超强行动力的人。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有这样一段话,他说:无论在什么地方,环境多么恶劣,别人用多不友好的方式看待我,我都能在五分钟之内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而有些人却用一辈子的时间自我怀疑,那种三心二意的状态,导致一生都碌碌无为。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都来源于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想要年薪百万,但是现实就是每天只想躺平。想要完美身材,但是现实就是从来没有踏出过减肥的第一步。想要才高八斗,但是现实就是从来没有读完哪怕一本书。其实,当我们把目标放在要做的事情并立刻开干时,便会发现,所有烦恼都在不知不觉当中消失了。说到底,一件事情成败的关键,从来都不是想或者不想,而是做或者不做。

    第二部分降低期待

    马德在《允许自己虚度时光》里写道: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游泳,期待它让我变瘦,发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实现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会花一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成年人的失望,总源于期待的落空,而这种期待往往是不切实际的,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有一位哈佛商学院的终生教授,学术成果丰硕,薪资待遇优厚。在普通人眼里,这不就是成功人士吗?可他自己却说:“我没有一个早晨不是在自卑的痛苦中度过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既没有像左边办公室的教授那样获得过诺贝尔奖,也没有像右边办公室的教授那样出版过12本书。所以他说:“每天一上班,我都感觉自己像个失败者。”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优秀,而是对自己期待过高,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就像这位教授,虽然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也没有出书,但是却有着丰厚的科研成果。他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光芒太刺眼,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更没有必要轻易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因为我们不断努力和成长,并不是为了和谁竞争,而是为了不断超越自我。愿每个人都有接纳自己的勇气,接纳那个“做不到的自己”,再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第三部分独立思考

    前两天跟朋友聊天,她打趣道:“我喝过最毒的鸡汤,就是女人一定要舍得给自己花钱。护肤品一定要用最贵的,电子产品要买最新的,包包只要喜欢,必须拥有。一年下来,年龄涨了,体重涨了,存款却没了。”

    这段谈话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事,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特别能干,花起钱来那也是毫不逊色。面霜要用贵妇的,衣服要穿昂贵的,包包要背大牌的。直到有一天她找我借钱,我才知道,这些年她用来挥霍的金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网贷平台借来的。确实,生活在消费盛行的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承受着消费主义的轰炸。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宣传广告;无所不用、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用他们的话说,这叫占领“用户心智”。

    当你想要追求尊严时,地产商告诉你,坐拥城市繁华,尽享尊贵人生。当你想要追求爱情时,珠宝商告诉你,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当你想要追求自由时,汽车品牌告诉你,说走就走才是自由。你看着卡里所剩无几的余额,正要低头离开,金融消费贷告诉你,这些通通都可以分期,只要你愿意,现在就可以成为他们的主人。如今的我们,正在被大量的信息充斥、轰炸和淹没着;被多元的观念包围、浸透和重塑着。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学会保持清醒的认知和独立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哲学家叔本华说:真正独立思考的人,才是精神上的君主。盲从的背后是放弃独立思考的风险,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我们才能够拥有理性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才能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四部分结语

    一个人懂得在思维上自律,才真正有益于人生。不在追求完美的路上空耗精力,不在比较与期待中苛责自己,不在群体中丧失独立,才能真正保有精神上、思维上的活力与自律。思路决定出路,愿每一个你在保持身体自律的同时也能保持思维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