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静心斋笔记 » 懂取舍,得轻松

懂取舍,得轻松

    世间万物,得失守恒。人生最重要的是取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取舍;不同的岁月,不同的生活。得与失、苦与乐,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无论身处什么年龄,有所取舍,收放自如,方能不留遗憾,过好此生。

    20岁:舍攀比,做自己。

    在20岁左右的年纪容易心浮气躁,常常会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寻找成就感。比家庭条件谁更优越,比吃穿用度谁更豪华。比赢了自己乐在其中,比输了痛苦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正是这种攀比之心,让人在悲喜的快感中逐渐迷失自己。要知道,每个人的花期各不相同,不用担心别人比你早一步盛开。这世上,有人年少成名,有人大器晚成。别因为他人的节奏,而打乱自己的阵脚。掌控好自己的节奏,努力学习知识,规划人生方向,认准人生目标,全速前进。在自己的成长时区里,踏实走好每一步,终有一天会迎来自己的春暖花开。

    30岁:舍安逸,求上进。

    喜欢安逸的人,就像温水里的青蛙,当危机来临时,想要跳出险境,却无能为力。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写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人生可悲的命运莫过于胸怀大志,却又虚度着时光;聪明不足,却又习惯拖延。”不要在30岁这个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否则就会失去未来许多可能性。趁着年轻,少些抱怨,持续积累,多学一项技能,多建立一份应对未知的保障。敢于破圈,走出舒适区,才能攀爬新阶梯,看更高的世界。

    40岁:舍应酬,谋健康。

    到了40岁,已步入中年,为了养家糊口而忙于一场又一场应酬,熬着一个又一个夜。如果因应酬而忽视健康,将来可能会失去现在挣来的所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视健康。”一个人幸福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财产,而在于是否健康。为了赚钱而透支身体,得不偿失。身体垮了,花再多钱也买不回来。人到中年,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对待身体倍加爱惜,面对生活张弛有度。

    50岁:舍欲望,懂知足。

    50岁,跌跌撞撞,人生过半,体力与精力已大不如前,很多事难免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就要给自己做减法:减少欲望,学会知足。人生之所以太苦,大抵是欲望太满,而现实骨感。不懂知足,就算家财万贯、广厦万千,也不会过得开心。当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时,你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人生在世,不会事事如意,学会知足,人才会常乐。从欲望的泥潭中走出,珍惜当下拥有的,静下心来享受生活,就是这个年纪最简单的幸福。

    60岁:舍执念,皆随缘。

    60岁,已到花甲之年,该拥有的已然拥有,得不到的也不必苛求。放下过往的执念,一切随缘,才能让自己过得舒心。面对伴侣,不要执着于争辩对错,少些较真,多些包容;面对子女,不要过多干涉他们,少些瞎操心,多些鼓励。人生注定有太多可遇而不可求,太多的无可奈何。越是计较,越会失去,万事随缘,方能生活无忧。听过这样一句话:“大道至简,成就一个人的关键,不在于他得到过什么,而在于他放下过什么。”放下执念,接受不完美,与自己和解。保持一颗平常心,余生才能过得万般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