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1黄金时代 » 第7章 淘金者

第7章 淘金者

    马克·吐温曾在作品中,细致地刻画了上世纪的后半叶米国西部的淘金者。

    “一群精力旺盛、活力满满以及不安分的人……集合了20万年轻男性——他们并不是单纯、秀气、温和的弱者,而是强壮、伟岸、无所畏惧的年轻勇士……”

    姜山没有见过马克·吐温的淘金者,但白云村的大多数家庭,都有过淘金的经历。

    就在前几年,几乎家家户户都淘金。

    刚开始是取河道下的砂石,转而在山里、田里挖深井,掏出地下的砂层,挑到河道中淘洗。

    最疯狂的是大伯家。

    大伯是党员,做事比较大胆,他老人家带着四个堂哥,一口气在自家山上挖了七八个洞,自己做了一套大型清洗架,还用上了抽水机。

    最终淘到多少黄金姜山不知道,但他们淘金的地方,被洗得干干净净的砂石堆成了一座小山,看起来就像个砂石厂。

    砂石里面有天然的黄金吗?

    有。

    但很少,少得可怜。

    一个人劳累一整天,运气好能淘出个“辣椒米”,运气不好就是几点“猫猫”,也就是不注意都看不见那么大的。

    要是谁能淘到个“南瓜米”,足以轰动方圆几里。

    其实南瓜籽那么大一片沙金,重量连一克都不到,最多也就卖二十多块钱,而且十分的罕见。

    这么多年,姜山也只听说过两三次。

    但即便这样,大家还是对此乐此不疲。

    不为别的,只因这几年大家都很穷,而且赚钱真的不容易。

    直到开始出门打工,才彻底了却了这段淘金往事。

    唐尚富毫无疑问是淘金潮最后的幸存者,这个比姜山大两岁的农村青年,是和他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伙伴。

    小的时候两人一起玩泥巴,上学了每天一起,放假还会一起放牛、打松果之类。

    因为比姜山大两岁,所以感觉他懂得很多,动手能力也很强。

    他用竹筒做的水枪,能呲出去十多米远,用玉米杆做的冲锋枪,那叫一个精美。还会用废旧轴承做小滑车,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小孩子。

    那时的他双眼灵动,而且有光。

    但初中毕业后,他整个人就变了。

    因为他母亲早逝,他爸身体不好,妹妹还不到十岁,所以他没能继续上学,也没法出去打工。

    一个人靠着种地,硬生生地扛起了一个家。

    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一刻得闲,但日子仍旧过得穷困潦倒。

    快三十岁了才结婚,还是个二婚。

    老婆比他大几岁不说,精神还有点问题。

    上一世姜山每次见到他,都感觉他越来越像一个木头人,遇到他甚至连话都不怎么会说了,只会嗯。

    甚至嗯一声,都会有很长的延迟。

    到底是什么让两小无猜的儿时玩伴,逐渐变得形同陌路?

    姜山上一世不明白。

    但重活一世,很多事就能看清楚了。

    还是那个字,穷。

    特别是明知道自己很穷,但却无力改变这种命运的时候,那种绝望要么让人发疯,要么让人麻木。

    而现在的唐尚富,已经有了麻木的趋势。

    “没多少。”

    唐尚富已经将大块的石头淘洗干净,勾出淘金盆,继续清洗剩下的细沙。

    这是个技术活。

    用一只手抓住金盆一头,在水里轻轻前推,然后猛地后拉,利用惯性让细沙一点一点地退出金盆。

    根据沙子的粗细不同,使用的力道、盆里留的水量也都不一样。

    总之很讲究。

    等所有沙子都弄干净后,如果有黄金,就会留在金盆的底上。

    很显然唐尚富的运气不好,这一盆又淘了个寂寞。

    “你坐会儿,我去挑沙子,还能淘一盆。”

    “别淘了,”姜山道,“我找你有事。”

    唐尚富拎着一对沾满了泥巴的撮箕,看着有点犹豫不决。

    太阳已经下山了。

    光线太暗的话是淘不了金的,他显然不想错过最后一盆的运气。

    姜山一把夺下他手里的撮箕和扁担,也不顾石头还是热的,拉着他一起坐了下来。

    “这才两年,你就跟我生分了。”

    唐尚富低下头,将视线看向潺潺流动的河水,但没有说话,可能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

    “说正事,”姜山道,“你会照黄鳝吧?”

    “会。”

    “那就好。帮我抓,我买。”姜山尽可能说得简洁明了,“按市场价,一斤8毛,有多少我都要。”

    “你收黄鳝做什么?”

    “卖,赚钱,”姜山没打算隐瞒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今天已经试过了,卖得还不错。”

    唐尚富没有回答,眼睛继续看着河水,不知道在想什么。

    也或者什么都没想,只是习惯性地放空脑袋,为自己争取一点休息时间,不用去想家里的糟心事,不用面对泼在眼前的窘境。

    “怎么样嘛?”姜山用手臂靠了靠他,“就当帮我了。”

    “你还需要我帮什么。”

    “那肯定得需要,从小打到不都是这样的?”姜山道,“跟你说实话吧,我本来也没想弄这些,但我妹她说家里没钱就不读书了,要去城里给人家当保姆。我也是没办法,才想个法子赚点钱,好让她能继续上学。”

    本来就是实话,姜山说得毫无心理压力,而他也知道,这一招对唐尚富绝对有效。

    “好,我帮你。”

    “那就这么说定了,”姜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家里有煤油吗?没有跟我回去拿点。”

    “有。”

    唐尚富说着站起身,就开始收拾他的淘金工具。

    “我先回去准备了。”

    “去吧去吧,”姜山道,“对了,漆树堰那条沟昨晚我们走了一半,今晚还会去,咱们别走重了。”

    “我往下走。”

    挑着撮箕和金盆,唐尚富转身朝他的家里走去。

    姜山从石头上起来,拍了拍发热的屁屁。

    就坐了一小会儿,应该不会长疮吧?

    ……

    回到家里,天已经麻黑了。

    老妈在剁猪草,姜莉在厨房烧水,老爸则坐在院子里,剥着几个鲜嫩的玉米。

    如果没有记错,现在还没到吃玉米的季节。

    “爸,玉米哪儿来的?”

    “你妈说你喜欢吃嫩玉米饼,今年就种了点早玉米。”

    真的,妈妈好伟大!

    姜山确实超爱吃嫩玉米饼,每天吃都不会腻。

    “我都听姜莉说了,今天你们赚到了钱。”老爸继续说道,“晚上还去?”

    “去,不过你别去了。”

    “我为什么不去?”

    “你白天要干活,晚上还熬夜,对身体不好。”

    “哪有那么金贵,”老爸笑道,“再说地里也没啥活了,明天可以睡懒觉。”

    即便这么说,但姜山还是不想老爸熬夜。

    但他知道劝也没用,他和姜莉的性格,其实就是遗传他老人家的,死倔死倔的。

    那就让他去吧,过几天再找点别的事给他干。

    嫩玉米饼做起来比较麻烦,要把嫩籽剥下来就很费事,剥好后还要用石磨磨碎,然后加入面粉调成略干的糊糊。

    可以用油煎,也能蒸着吃。

    姜山喜欢蒸出来的,清香而没有烟火气,所以老爸又去摘了一些大片的桑叶,把糊糊小心地包起来,一个一个地放进蒸笼。

    一番忙活下来,到吃晚饭已经快八点了。

    当然这并不算晚。

    农村有句老话:农村饭,九点半。

    在抢收抢种的农忙时节,早上九点半吃早饭,晚上九点半吃晚饭,都是常态。

    今晚的主食就是嫩玉米饼,姜山就着泡辣椒,一口气吃了八个。

    真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