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蓝星秀 » 第五十八章 胡天岳胡大岳,赤星未来工程

第五十八章 胡天岳胡大岳,赤星未来工程

    随着“天山网络大神”的面纱揭开,胡天岳所作所为全部被挖掘了出来,虽说他出生在一个相对较好的家庭,但从小学到博士,他在学业上并不算突出,进入蓝星预防应对联合会后,表现也是中规中矩,但自从机器人危机爆发后,他的人生犹如开了挂:各种主意层出不穷,每次提出的建议都是神来之笔,这几年人类社会所发生的几件大事,似乎都是他在引导方向,左右事态的进程,以至于有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天岳现象”。

    如今,无数人赞美胡天岳的同时,也发出感慨:胡天岳就是个出色的演员,从平淡无奇到令人汗颜,如今他再次华丽转身——从网上的虚拟转变到现实世界,要登上南苏里洲的大舞台,网民眼中的英雄已变成了人民心中的传奇。

    但无论什么事都具有两面性,除了对胡天岳赞美的声音外,同样有对他建立网民国表示质疑的,其中就有一篇名叫《大神堕落》的文章写道:

    “天山网络大神”原本是一个令人尊敬神一般的存在,但是自从各国第二次远征南苏里洲的目的不再单纯时起,大神的眼睛也已不再清澈,所出的主意都带着目的与功利。

    大神知道南苏里洲土地管辖权的分配方式后,借用网民的力量,披着“天山网络大神”的外衣,指出隐藏起来的机器人的位置,获得机器人残骸的权利,取得南苏里洲的土地。

    ……

    古时有:学而优则仕。人的一生不断追求,不断向前向上,本是无可厚非,但大神已经走得太远了,他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如今蓝星的环境危机还在、机器人危机还在,大神本应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但如今大神却准备在南苏里洲建国,登上权力的巅峰。大神也一样不能对权力、欲望进行免疫,也已沦为世俗权力的牺牲品。

    套用一句俗语:大爷还是原来的大爷,但大神已不再是原来的大神了。

    此文一出,作者立刻遭到了部分网民的臭骂,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作者写的是事实。

    胡天岳也很快收到了李宏宁转发过来的这篇文章,看过后,虽然一笑了之,但内心却还是有所触动:我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是联合会的灾害预防与应对?是解决人类现在所面对的危机?是现在准备建立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网民国?还是这几样都有?

    李宏宁平常也不太联系,他转发这篇文章应是有深意吧,他应该不是反对我带领网民们在南苏里洲建国的,再说即使他反对,现在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他难道是提醒我要关注外太空机器人的事?我现在都忙不过来,哪里有精力去深入研究其他问题?要不然又会是什么呢意思?

    胡天岳胡思乱想许久,却没有半点头绪,于是取出李宏宁赠送的手机,拨打他的电话:

    “李叔,你好!”

    “天岳,我就知道你看完文章后会打电话给我的,你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帮你解决。”李宏宁也有点小得意。

    “真的吗?李叔,你知道我的困难?你真的可以替我解决?”

    “那当然,你是我侄子,我不帮你,还帮谁呀!说出你的困难吧。”

    “李叔,我现在南苏里洲建国的工作要处理,外太空机器人的事也想掺和,可是我分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说我该怎么办?”

    “天岳:凭你是‘机器人克星’这一点,我就觉得有你参与对付机器人是人类的幸运,所以帮你就显得很有必要;我现在就给你指条道吧,你不是认识太空部的张鹏飞部长还有远征军黎耀明军长吗?由他们出面帮你申请东原009号方案。只要你愿意签署保密协议,我相信东原高层将会同意给你实施的。”

    “009号方案?我是第一次听说啊,那个方案到底是什么?”

    “别急,我跟你解释一下吧。简单地说:就是制造一个复制人或替身。利用现在最先进的技术对你的大脑进行解析,对你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等进行复制与模拟,然后制造出一台智力、能力、思考方式、意识形态与你相差无几的智能机器人,也叫替身,这一点与智能人有点类似。不过替身需要时不时与本人进行信息交换,替身将会自动对其知识与行为方式等进行修正,达到本人与替身各方面都同步或一致。”

    “到时,你就可以利用那个替身代替你去做一些事,你只需要时不时与替身进行信息交换,与替身进行同步,你就可以知道替身的经历以及替身处理问题的结果。关键时刻,如果有必要,替身也会立刻与你进行同步,由你自己代替替身进行工作。科技部曾经对比过实验人与替身对相同信息的判断与决策,他们之间能做到96.7%的相似性。”

    “是这样啊,太有用了,我会仔细考虑一下是否与张部长他们联系。”

    聊了一下其他家常后,胡天岳便结束了与李宏宁的通话。

    对于是否按李宏宁所说的通过张鹏飞去申请009号方案,冷静下来的胡天岳有点犹豫不决。如果利用自己的替身参与对机器人的行动,有帮助还好,如果弄巧成拙,内心将过意不去。再说,如果要实施009号方案,就需要对东原有绝对的信任,对于东原某部门来说:自己可能会变成个透明人。再说,如果自己实施了009号方案的事泄漏了出去,自己在网民面前的形象就会崩塌,人们会认为自己被东原所控制,已变成了东原的傀儡,网民国将成为东原的附庸,那样可能会得不偿失。

    自己想对付赤星上的机器人(特别是教主)的初心并没有改变,但是,自从蓝星联盟发出召开南苏里洲土地分配会议的通知后,自己准备应对在会议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获得土地后,就开始考虑怎样建设网民国,然后是处理网民国成立小组的各项事务,至于远征赤星的军队、各国实施玉带卫二撞击赤星计划的进展情况,已经不再有时间去关注。对于在南苏里洲建国与机器人危机,孰轻孰重当然是一目了然,如果不能将机器人危机解决,即使在南苏里洲建立再强大的国家又有什么意义?再说,自己在南苏里洲的建国行动将来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仰仗东原为后盾的。

    想到这,胡天岳的心结已经打开,于是联系张鹏飞。

    “部长,你好!好久没联系了,最近过得还好吧!”

    “是胡博士呀,你好,你好!我还是老样子,天天关注着机器人的那些事,不像你,无论在哪里都搞得风生水起。这些天本想打电话给你,但又想到你事情一大堆,也就没与你联系。”

    “部长,有事找我?”

    “是的,本来是想问你有没空,想请你到我这里来,就‘玉带卫二撞击赤星’方案的落实情况指导一下,只是你不在联合会工作了,为了在南苏里洲建国,肯定是忙得不可开交。”

    “部长,我这段时间确实很忙,除了建国外,没有多余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参与其他的,并不是我不想,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不过我听说东原有一个‘009号方案’可以解决像我这样的难题,就不知道我这种情况能不能去申请。”

    “你也知道‘009号方案’?不过实施‘009号方案’可能对你的将来有一定的影响啊,不知道你对此有没有考虑过。”

    “有什么影响?我不是很清楚。”

    “就是一些私密性的东西可能会在替身制作过程中透露出来,在与替身同步过程中,一些东西……,嗯,你知道的,是吧。另外,还有很多的要求,如要签订保密协议等。”张鹏飞一开口就指出了“009号方案”的弊端,看来他对胡天岳是绝对信任,说话才会毫无保留。

    “嗯,这些我考虑过,相关规定我是一定会去遵守的。”

    “那你实施‘009号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部长,我是想跟进、处理与外太空机器人有关的事务。”

    “这样啊,那我就作为你的引荐人,以跟进‘玉带卫二撞赤星’与‘赤星改造’的名义向上面提出申请吧。三天内应会有回复,到时会发给你链接,你需要做一次测评,确定是否合适方案的实施。相信你审核通过是没什么问题的。”

    “部长,那就谢了。最近分身乏术,使得自己心力交瘁。相信以后我就可以兼顾到更多方面。”

    ……

    当天下午,胡天岳就收到了测评链接。测评的主要内容为: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第二天,胡天岳收到了保密协议的签署通知,在网上签署后,便进入“009号方案”实施时间预约。由于近期网民国的建立还在筹备阶段,各项事务暂时可以由他人跟进,胡天岳也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替身做出来,于是,胡天岳将实施“009号方案”的时间定在第二天。由于需要制作替身的人都是一些身份非常特殊的人,在约定的时间,军方派了飞行器来接。“009号方案”实施的地点胡天岳并不清楚,只是知道来接他的飞行器飞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并且来到一处位于地下的军事基地。

    刚到基地,胡天岳就被安排到一个实验室做准备。

    首先,胡天岳进行简单的体检,在确认身体状况满足要求后,胡天岳被固定在一张椅子上,工作人员将一个体外循环器与胡天岳的动脉及静脉相连,医生解释说:因为相关仪器读取脑部信息时,脑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同时也需要将一些特殊的物质输送到脑部,接着胡天岳头部戴上读取数据的头盔,手脚与生命监测系统相连接,然后医生开始对胡天岳进行麻醉。胡天岳进入麻醉状态后,启动相关仪器,开始读取与分析胡天岳脑部数据。读取数据的时间花了将近四个小时。

    休息一晚后,在胡天岳的一再要求下,军方再次派出飞行器将他送回了滨洋市。

    五天后,胡天岳的替身制作完成,胡天岳通过视频看到了自己替身的样子:与自己完全相似,从头到脚简直如同用模具做出来的,只是头发的形状有所不同,要是头发换成自己的形状,没有几个人能够分辨得出来。

    按规定替身由本人命名,于是胡天岳给替身取名为胡大岳。经过脑芯系统与替身进行联网、调试、同步后,胡天岳与胡大岳在不进行联系的情况下,在两地分别完成了两套标准测试题,经对比,两人完成测试题结果的相似度为98%,这说明胡天岳的替身制造相当完美。

    胡大岳完成相关测试后,作为推荐人的太空部张鹏飞,便向胡天岳发出邀请:让胡大岳加入“赤星未来委员会”,以方便胡大岳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胡天岳来说,东原军方人员中,最熟悉的人就是张鹏飞,对于他的邀请,胡天岳当然同意。

    从此,胡天岳与胡大岳等于是进行了分工:胡天岳主要跟进南苏里洲建国的事务,偶尔兼顾处理胡大岳遇到的重大事项,而胡大岳则常驻“赤星未来委员会”,两人定期进行同步:胡大岳将信息传输给胡天岳,胡天岳读取并判断后,修正胡大岳的数据及模型。

    胡大岳加入“赤星未来委员会”后,花费了几分钟便知道了“赤星未来委员会”的架构与工作进展情况。

    “赤星未来委员会”由东原各大部委及相关协会的人员组成,主要人员包括:

    会长:周宇深,来自国家战略委员会

    副会长:刘致远,来自土木工程学会

    委员:王之江、肖晨景等

    各板块及负责人为:

    设计部:柳润泽,来自设计协会;

    科研部:戴维阳,来自科技部;

    生产部:李成盛,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

    工程部:王洪滔,来自太空部;

    交通运输部:杜云杰,来自东原交通运输部;

    安保部:郭昊然,来自国防部;

    后勤部:张知强,来自计划委员会;

    国际协调组:李安迪,来自国家战略委员会。

    国家战略委员会原本希望与蓝星联盟及各国一起,成立一个国际协调小组,共同推进“赤星未来工程”的实施,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蓝星除东原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外,其他国家只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如果没有一个国家作为主导,只是简单地将那些国家组织在一起,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将存在非常大的困难,效率必然低得让人难于忍受,而存在于阳圆星系的那些与人类做对的机器人可不会等人。面对这种情况,各国一致认为:由东原主导建立一个国际协调小组,纳入“赤星未来委员会”,用于协调各国在实施“赤星未来工程”期间与东原相关部门进行配合,特别是在各国最擅长的领域。

    “赤星未来委员会”原本是东原用于管理、协调国内各部委、各企业实施“赤星未来工程”计划与进度的组织,但随着国际协调小组的加入,“赤星未来委员会”的任务将更加繁杂与艰巨。

    为加快“赤星未来工程”的进展,减少过程中的错漏,“赤星未来委员会”将“赤星未来工程”分成两部分:

    一、玉带卫二撞击赤星工程。工程分成多个部分,包括:

    1、设计部分:

    召集蓝星最优秀的各类设计人员,对“玉带卫二撞击赤星”方案及所涉及的设备、工具等进行设计。为保证方案、设计等不会出现问题,每项需求均有两组或以上的人员同时进行设计,相互对照检查,然后找出最优的设计进行实施。保证某一组失败,还可以选择其他组的设计。

    2、科研部分:

    组织蓝星优秀的科研人员,开展各类科研。特别是对不同要求的材料、设备进行攻关,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为防止安卡病毒,重新编写一套操作系统,专门用于本工程。

    3、制造部分,包括:

    a、大型推进器的制造,包括:水流体推进器、离子推进器、核脉冲推进器、核聚变推进器等动力系统。

    b、运输设备的制造,包括:各国之间的货物运输设备,从地面运输到太空的货运平台,从外太空运输到玉带卫二及赤星的货运飞船。

    c、各种武器及平台的制造,包括:远距离武器,太空舰船。

    d、推进器所需能源采集设备制造,包括:蓝卫星氘的采选设备,玉带星气态与液态氢层氘探测设备以及收集设备(动态量子筛分吸附设备,萃取设备、存储设备)。

    e、各种保证措施的制造:推进器基座的制造(由于玉带卫二结构复杂,由外到里分别是:冰层、盐水层、岩石内核层,为保证推进器的推力能作用于玉带卫二的表层冰壳及内核,因此,需要制作基座),玉带卫二表层反光材料制造(减少搬运玉带卫二过程中,冰的融化),大型制冷设备的制造(用于推进器底座、玉带卫二表层冰面连接处的加固)。

    4、设备安装与运输部分

    各种设施、设备在外太空进行组装与调试,检验合格后,再用货运飞船运到使用点。

    推进器基座的安装:利用核动力锤击打桩机将大口径的高强度合金管打入玉带卫二核心岩层,再在冰面层安装大面积的基座板,使表面冰层受力均匀。

    大型制冷设备安装:在推进器基座周边安装制冷管网及设备对周边冰面进行加固,在基座合金管内安装管网,用于制冷及加固。

    各种推进器的安装。

    能源开采部分

    a、氘、氦3等在蓝卫星的开采。

    b、氘、氚等在气态星球收集。

    5、安全防卫部分

    组织护卫舰队并进行演练。

    6、后勤保障部分

    包括“赤星未来工程”实施人员的保障,蓝星周边外太空各类物资的保障,赤星、玉带星、玉带卫二等其他星球上的各类保障物资等。

    二、赤星磁场重建工程,细分为:

    1、设计与科研部分

    超强磁性材料的研究,包括:永磁材料、电磁材料。

    2、设备的制造部分

    包括:安放于赤星南北极的永磁体制造,为加强磁场强度的电磁设备制造,电源设备的制造(电磁设备的电源:四台大功率核聚变电站),运送永磁体的特殊装备制造,赤星南北极安装永磁体的基座制造,各种防护设备的制造等。

    3、运输、组装、调试以及降落到赤星表面部分

    为方便运输,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运输到赤星外太空时,再进行各模块的组装与调试,在“玉带卫二”撞击赤星表面后,启动电磁设备的同时,立刻将永磁体与电磁设备降落到赤星南北极。

    4、安全防卫部分

    5、后勤保障部分

    “赤星未来委员会”利用“牛A”系统,编制了一个庞大的计划:以玉带卫二撞击赤星消灭赤星的机器人及改造赤星为最终目标,引申出多个小目标及其需求,将小目标分成实现不同功能的分部与分项工程,再按照分部分项工程的需求,进行不同类型设备的设计,材料、人员、工具的准备,设备制造、运输、安装、调试及运行的计划。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颗螺丝,全部在计划中体现。

    整个计划,工作细如发丝,多如牛毛。

    对于玉带卫二撞击赤星工程,最重要的是玉带卫二的移动,但现阶段可以采用的办法并不多。物体进行量子瞬移重组的研究虽有进展,但对庞大的物体进行迁移并不现实,而存在于电影中的重力场推进器、曲速发动机、制造虫洞、利用多维空间等进行物体移动的方法,由于当前的理论及科技水平的限制,那还只是个梦想。因此,玉带卫二撞击赤星的动力只能采用当前推进器来完成。

    人类对推进器进行研发,几个世纪以来从没有停止过,从最初以化学燃料为动力的火箭发动机,发展到离子推进器,太空帆推进器,再到核脉冲推进器、核聚变推进器。

    现阶段人类制造的各种推进器基本能满足阳圆星系内旅行的需要,有人类前往外太空的旅行,采用的主要是等离子推进器,而不载人的太空或星际旅行,所采用的主要是核脉冲、核聚变等推进器。

    为保证能在较短的时间使玉带卫二摆脱玉带星引力的束缚,到达赤星时,玉带卫二有足于激发赤星磁场的速度以及控制玉带卫二撞击赤星后的液态水的数量,经过各国专家们的讨论,考虑到设备制造、燃料的采集、推进器的工作效率等,最终决定以水流体推进器、核聚变推进器为主,其他推进器为辅的方案。

    与此同时,赤星磁场的重建工程也开始准备。蓝星顶级物理学家齐聚一堂,对赤星磁场重建展开讨论,胡大岳作为“赤星未来委员会”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在主持人谢伟意的开场白后,各专家开始讨论。

    “按照现阶段的理论与技术,赤星重建磁场存在诸多困难,但赤星作为人类现阶段最佳的迁居目的地,最终还是需要进行改造的,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就必须进行尝试与冒险。”来自东原科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苏文源说道。“下面我就说说我的观点,我从最基本的理论开始,一步步分析赤星的历史与现实,再对不同磁场重建的方式、可行性、难度等进行分析,最终找到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

    “按几个世纪以来的研究结果:行星磁场的发生与维持主要有三种形式:内禀磁场(行星内部自发发生、保持和改变的磁场)、感应磁场(通过外界磁场或电流的改变而在行星内部导电区域中感应发生的磁场)、剩余磁场(行星内部的熔岩在慢慢冷却后形成岩石及其他物质所保留下来的磁场)。很多行星的磁场都是多种形式磁场叠加形成的。”

    “对于内禀磁场,按照‘磁流体发电机’理论,行星内部带有磁性内核,而内核周边含有岩浆导电流体的,在行星自转与公转过程中,导电流体产生对流运动,从而产生磁场,如蓝星。赤星内部原来是有岩浆的,但经过亿万年的能量消散,大部分岩浆已经凝结,剩下的熔岩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内禀磁场无法继续维持,最终消失殆尽。至于岩浆冷却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赤星的自转速度变慢,导致赤星内部岩浆对流的速度减慢,产生的能量不足于抵消赤星表面热量的散失。赤星与蓝星相类比,蓝星的直径为一万三千二百公里,赤星的直径则为七千五百公里,虽然蓝星与赤星的自转速度相差不大,但蓝星内的岩浆要比赤星内部的熔岩多很多,因此如要维持赤星内部岩浆对流的速度,产生内禀磁场,赤星的自转速度必然需要比现在快得多。也有观点认为:是由于原来赤星地幔里的水被分裂成氢与氧,氧与其他元素反应,而氢则停留在地核,氢越积越多,并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固态物质,从而直接阻碍了岩浆的对流,导致产生的能量减少,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最终的定论。”

    “现在想要采用“磁流体发电机”理论来重建赤星能够自我维持的内禀磁场并不现实,即使玉带卫二撞击赤星,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停滞状态的熔岩激活——让熔岩变成导电流体,即使给予那些熔岩一定的改变磁场,但是熔岩数量有限,并且分布不均,熔岩被激活后,很快就会平静下来,熔岩受到扰动所产生的磁场很快就会消失。不过,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那就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至于赤星要形成感应磁场,则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在机器人占领赤星前,人类曾经对赤星内部的导电区进行过探测,的确发现有导电区域存在,但要通过外界的电流改变来使导电区域产生磁场,现阶段存在很大的困难:首先作用于该区域的外界的磁场或电流强度的最低值将非常大,并且无法计算出来,同时,要维持外界稳定的电流所需要的能源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现在人们重建赤星磁场的最大希望,来自于玉带卫二撞击赤星以及将要安放在赤星南北极的永磁体和电磁设备。永磁体可以保证赤星任何时候都处在一定的磁力作用下,而电磁设备则在玉带卫二撞击赤星之后,可以加大外界磁场的作用。赤星在撞击的扰动过程中,赤星内部熔岩将被激活,同时使地表以及赤星内部各种磁性物质重新排列,从而产生最初的磁场。赤星如果能建立最初的磁场,赤星上的机器人彻底消灭后,人类就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手段增强赤星磁场的强度。如对赤星地壳内的铁矿石采用“盾构机”式的一体化设备,进行磁性矿石开挖,冶炼,磁铁的制造,然后将磁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等。”

    ……

    各位专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接着便是自由讨论的时间。

    “谢院士,按您上面的分析,我们如果找到一颗外壳是冰、内核是铁质的星球撞击赤星,这样是不是对赤星磁场的重建有好处?”胡大岳说道。

    “你这种想法是好的,不过那种铁质内核的小星球并没有好的选择。太大的星球,如侏儒星三,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将其搬运过来,而太小的星球又起不了多大作用。”

    “谢院士,对于赤星磁场的重建,按我们所讨论的方法,有多大的成功把握?”

    “对于赤星磁场的重建,人类从没有过实践,即使不能成功,但我们只要尝试过,就可以做为下一次的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基础。况且,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不得不去完成的另一个目标。”

    ……

    讨论结束后,“赤星未来委员会”组织专家们,根据各种因素,建立玉带卫二撞击赤星的数学模型,选择出先进却又相对保守的方案。

    数学模型考虑的因素包括:

    1、玉带卫二:准确的质量,表面冰层不同位置的厚度,内核构成,脱离玉带星前后的运动轨迹,撞击前的速度、角度,撞击后的冰壳、液态水、内核的运动情况,不同位置时玉带星、妖星、赤星对于玉带卫二引力的大小,对本工程的影响等。

    2、赤星:质量,熔岩的数量与分布,撞击点的位置,撞击产生的扰动,熔岩激活所需要的最小流动速度,赤星公转轨迹与自转速度,撞击后赤星的自转速度的变化等。

    3、推进器:主推进器及辅助推进器的数量、动力、安装位置,以及玉带卫二移动到不同位置时的动力输出。

    4、永磁体和电磁设备:南北极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力强度,电磁设备增加的磁力强度,作用于赤星赤道截面熔岩处磁通量的大小,熔岩在一定速度下流动时激活所需要的磁通量的大小。

    5、其他措施:

    是否需要在玉带卫二撞击赤星后,立刻对赤星内熔岩集中处利于大当量的核弹进行轰炸;是否需要采用核电磁脉冲弹对赤星熔岩进行磁力激发,数量的多少,引爆点的位置,什么时候进行引爆等。

    ……

    经过专家们的讨论,赤星磁场的建立俨然成了首要目标,而消灭赤星上的机器人反而成了顺带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