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在大宋,影视剧大融合 » 第十一章 放榜

第十一章 放榜

    终于到了放榜这一日,贡院之外,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除了少部分担心自己小心脏受不了的考生,大部分考生都早早地来到了贡院。

    贡院内外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书童和长随们一个个卷起袖子,奋力向前,为自家主人开路。

    杨文昭回头看了眼同行而至的盛长柏和盛长枫两兄弟,以及齐家的那位小公爷,笑了笑,四人再随从的引导下,在人山人海中挤出一条小路来。来到贡院的照壁前,这里早已挤满了考生。

    有的踮起脚尖,翘首以盼。有的双手负后,故作镇定。还有的闭目合十,念念有词,也不知是在祈求哪路神仙的保佑。

    这时,一排衙役走来,人群中忽然响起一阵兴奋的呼喊:“放榜了,放榜了!”

    考生们顿时沸腾起来,忘记了读书人的斯文体面,前后左右推搡着,争相上前看榜。

    见了这一幕,盛长柏不由叹道:“三千士子,八十举人,不知谁能名冠一榜?”

    杨文昭看着旁边这个明明只有十七岁的少年,表现出的一种远超自己年龄的成熟,不由得暗自发笑。不愧是后来电视剧中那个“生了个儿子不像儿子,像爹”的盛长柏。

    汴京作为大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的文学水平不知要高出其他地方多少,同样的中举难度也是大宋数一数二的,只要能在这里中举,那就已经是祖坟冒了青烟。

    这时,一队官兵鸣锣开道,乡试主考欧阳修携副主考、同考官以及提调官等人,一同登上了贡院旁的唱经楼。

    考生们顿时激动起来。

    名列桂榜,经楼唱名,这是读书人一辈子的荣耀!

    砰!砰!砰!

    三声炮响,全场安静。

    先由乡试主考官欧阳修说了一番老生常谈的开场白,而后书吏便开始唱名。

    首先念的是名列副榜的考生,副榜其实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只是一种荣誉称号。

    意思是你这次考得很好,但是很遗憾没有中举,希望你回家继续努力,三年以后再来。

    十五名被念到名字的考生脸上难免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毕竟名列副榜还可以获得入贡的资格,也算没白来一趟。

    副榜念完,即是正榜,从最后一名开始念起。

    “皇佑四年,京城乡试第八十名...........”

    ......

    “皇佑四年,京城乡试第二十名,齐衡”

    杨文昭三人反应过来,纷纷向齐衡道喜。

    齐衡是不太满意现在的名次,但好在是中举了,随即向着三人回礼。

    随着唱名声的不断响起,盛长枫的脸是越来越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二十名开外没有自己,二十名里面也肯定不会有自己,随即心情低落了几分。

    ......

    “皇佑四年,京城乡试第三名,盛长柏”

    “长柏兄,你中了!”杨文昭随即便向盛长柏道贺。

    “多谢文昭兄,到了现在还没有念到你的名字,文昭兄想必肯定是今科解元了吧。”盛长柏说出这句话并不是嘲讽,而是他与杨文昭一起进学多时,深知他的实力,只在自己之上,此时这一番话,也是对自己好友的鼓励,让他放宽心。

    但是杨文昭似乎并不淡定,深吸了一口气,藏在大袖下的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指节都捏得发白。

    忽然,杨文昭感觉唱经楼上有一道目光投在了自己身上。抬头望去,正对上欧阳修那对幽深似海的眸子。

    杨文昭微微一怔,却见欧阳修早已移开了视线,沉声开口道:“皇祐四年,京城乡试第一名解元,杨文昭!”

    在一瞬间,杨文昭心底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拳头狠狠的空挥了一下,显示着内心的激动。

    齐衡、盛长柏、盛长枫和周边的士子纷纷上前恭喜。

    杨文昭也一一回礼,但是内心的激动怎么也抑制不住,恨不得回家赶紧打一套拳,抒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