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八十七章 临行前的准备(求推荐票)

第八十七章 临行前的准备(求推荐票)

    “唤儿,收拾东西准备回北平。”

    一回到到苦寒楼的小院,高霖就喜不自胜的朝里面喊道。

    唤儿听见后从里面走了出来,有些惊讶地问道:“少爷,您不做官了?”

    初九也是同样询问的目光看着高霖,表情还有些失落。

    高霖笑道:“怎么可能,你家少爷我虽然做官,但是不是在南京,而是要去辽东。”

    听到少爷要去辽东做官,唤儿的脸蛋立马不高兴了起来,很是不满的跺了下脚埋怨道:“陛下真是可恶,怎么能让少爷去那等苦寒之地。”

    对于唤儿的不满,高霖很是无奈。既然想当官,那就要服从安排。这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一样的道理,除非你家有关系。

    高霖有关系么?如果算是跟徐达和朱棣比较交好的情况下,可以说算是有吧,可是这两个人不会为了他去,不过这两个人不会为了他去忤逆朱元璋。

    “好啦,快去收拾吧,初九,你也去帮忙。”

    高霖宽慰了下唤儿,就赶紧拿起毛笔找了张空白的竹纸给朱棣写起了东西。

    他写的这个主要是朱棣到了贵州后,跟当地愿意接受招安的反贼签的分地合同。

    其主要是给那些愿意去辽地垦荒的百姓一份保障,就类似于后世的商业合同一样,将双方的义务都提前列了出来,如果对方愿意再选择签字,省的到了辽地后这帮人一看到不了自己的预期又开始反悔。

    虽说这份合同并不能保证所有签字的人都不会反悔,但是至少从官府的角度上来讲,是会让这帮人安心不少。合同上不仅列出了垦荒百姓要尽到的每户出一名成年男子当兵五年的义务以及要承担九年后的税收标准,还列出了辽东都司要帮助他们分地、提供农具、耕牛、以及修建房屋和教导识字等等的条件。

    高霖飞了大约一个时辰后,终于将这份合同列好了。他自己觉得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州府能给出这么好的条件,这也是多亏了辽地现在实在是条件恶劣,要是不开出好点的条件吸引人,估计人家一听地方就接着举兵造反。

    “你看看这个如何?”

    高霖将手中的合同样板交给了早就到了却一直没搭理的朱棣。

    早就等着不耐烦的了朱棣接过没看两眼,有些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揉着早已酸痛的手腕,高霖坐到朱棣身旁解释道:“这是给你到了贵州招安用的,上面是辽东都司现在招纳垦荒百姓的条件。”

    说着,他从朱棣手里拿过合同给朱棣指着道:“甲方这边代表的辽东都司,乙方则是愿意来垦荒的百姓,到时候你在招安的时候让他们愿意来辽东都司的人先把这个签了,只要是拿着这份合同的人到了辽东都司,我们就按照合同上的承诺给人家安排。”

    朱棣明白的点了点头,然后好奇的详细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看到最后他都不由得啧啧称奇起来。

    这份合同上面对垦荒人的要求实在是太少了,而整个辽东都司需要承担的却很多。用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份不平等合约,但是不同的是后世中需要受到极大约束的是乙方,而作为甲方却如同上帝一样存在。

    “这东西需要人手一份?”

    高霖点头道:“目前来说只要是到辽东都司垦荒的都需要签,哪怕是没有签但是到了辽东的,也需要补签合同才能分地。”

    可以这个合同是高霖改革辽东的第一步,所以他很重视,也很有原则。

    见高霖不打算松口,朱棣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然后问到别的事情上:”那你觉得我该如何处置那些攻占官府的叛军首领?也让他们签了这份合同带到辽东去种地?”

    高霖想了一下,其实他很同情这些叛军首领,他们绝大多数也是当地被欺压活不下去的百姓。可是他这么想,老朱那边可能过不去。于是只好叹气到:“按律处置吧,要想维护国家的纲常,律法的执行力是必须要体现的,这一点不光是对那些叛军首领,当地徇私枉法的官员、豪绅以及卫所将士都是一样的。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伸手必被抓。”

    朱棣觉得高霖和自己想的一样,他刚刚在高霖走后,和父皇奏对的时候就是这个想法。他甚至建议老朱要追查帮助底下隐瞒事实的布政高官,但是却被他的父皇阻拦了。

    虽然他的父皇并没有同意他的提议,但他却隐隐的父皇好像在下一盘大棋,当这盘棋局最后落子的时候,很多人会因此倒霉。

    从东宫出来,路上需要经过一个花园才能到武英殿。走在鹅卵石铺就的路上,朱元璋一边看着早来枯萎的植物一边对朱标说道:“辽东和贵州的事情你要多用点心盯着,明年年初冯胜这边就要带着人去山东练兵了,其余的又在云南打仗,估计抽调不了多少兵力在去贵州平叛。”

    跟在后面的朱标低声应道:“儿臣明白。”

    朱元璋驻足回头看了一眼儿子,语重心长道:“不把北元这个钉子拔掉,早晚是个祸害。这个祸害不能留给你,朕要把能帮你办的都办了再将这份家业交到你手上,明白吗?”

    “儿臣惭愧,让父皇操心了。”

    朱元璋则是没有在意儿子的道歉,反而颇为自豪的道:“你小子有福啊,摊上我这么一个好爹。”

    见父皇和自己说笑,缓解气氛,朱标也是笑道:“这是儿臣命好,否则怎么能投胎给您老当儿子呢。”

    朱元璋斜眼一翻,假装不满起来:“你小子敢笑话老子我?”

    说完这句,他还作势要踢,不过却被年轻的朱标躲过了。

    “父皇,你是在跟大哥玩闹么?”

    走在最前方的安庆此时正好回头打算催促他们,结果却恰巧看到了这一幕。

    被女儿抓了个正着,老朱赶紧正了正衣冠,不承认道:“你看走眼了,父皇正和你大哥说正事。”

    安庆噗嗤一笑,跑回来拉住老朱的胳膊责备起来:“父皇整天都是板着个脸,不知道的还以为女儿哪里犯错了呢。要我说呢,不如就像刚才那样,这样才是家人。”

    看着女儿唠叨自己的样子,老朱的心马上就软了,慈爱的拍了拍安庆的脑袋道:“我的安庆说的对,这长大了都能教育父皇了。”

    安庆臭屁的应声道:“人家说的就对嘛,你说是不是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