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八十八章 回去的路上(求推荐票)

第八十八章 回去的路上(求推荐票)

    几天后,高霖离开了应天府。

    此次的应天府之行他对于收获还是很满意的,自身升了官的同时,还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一个人可以掌柜一省之地。

    还有就是他改变了历史进程,朱棣此时已经不会就藩被平了,而去往了贵州处理当地苗侗两族反叛之事。

    望着浑河的江水,高霖不由得心生一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气概。

    同他随行去辽东的,还有一位传旨的行人司的官员,名叫刘满三。

    他不光是传达高霖接管辽东都司政务改革的旨意,还有就是调以郭兴为首,马云叶旺为辅去山东准备练兵的旨意。

    一路上舟车劳顿,由于北方的漕运已经结冰,所以高霖他们不得不换程骑马。再加上北方因为降雪道路已经没有来的时候条件那么好了,所以这段路大约走了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连过节的时候也是在路上将就的。

    高霖后世的时候很喜欢降雪,尤其是那种大雪,可以躲在屋子里面品着茶欣赏香山的雪景。可是到了这一世,他对雪开始不喜欢了,这是因为一旦北方降雪发生了白灾,那么草原上的蒙古人就会趁机冒险出来对北方进行过冬的掠夺。

    尤其是现在窝在大兴安岭的纳哈出,高霖在之前刚抢了人家一把储存过冬的物资,现在手握重兵的他一定不太好过。

    “太尉,照这么下去,今年估计要死很多人。”

    大帐内,行省平章过来伸手烤着炭火试图驱走身上的冷意,并对纳哈出抱怨道。

    纳哈出也是同样的行为,果来的话让他想到了今年竟然被辽东都司的人马劫走了一批物资,于是愤恨的他道:“待撑到春季,看看能不能联系下阿鲁灰买到明人的布防图,到时候我要带着族人杀光这塞北的明人给咱们的族人报仇。”

    果来点头道:“我们到时候再叫上女真部落,斡朵怜部的下场肯定让他们人人自危,正好趁此机会,让他们牵扯辽东都司,我们就能越过长城,进关内抢把大的。”

    俩人的对话从侧面代表了蒙古的堕落,曾经十万铁骑西征横扫欧亚大陆,三十万大军就打下一个偌大的帝国的蒙古人已经不复存在了。

    现在的蒙古人弱么?其实以北元为首的各个草原势力并不弱,甚至要是有的是非常强悍的。

    朱棣奉天靖难时,现在还被称为兀良哈部的朵颜三卫那可是替朱棣把整个大明的军队打了个遍,没有一个是对手。而那纳哈出手上此时还握有二十万的蒙古大军,加上听他号令的女真人,凑齐三十万也不是难事。

    可是蒙古人心不起,以部落形式进行管理的他们既保证了他们的利益,也让他们在个人利益中失去了对孛儿只斤家族的忠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徐达与王保保之间的太原战役,当初要是有任何一支东北方向的蒙古大军南下进攻北平府,哪怕是只起到牵制的作用,那么徐达和常遇春即使是白起在世,也逃不出王保保的手掌心。

    高霖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专门为蒙古人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你们既然走向了分化,那我就帮你们分化的更为严重一些,以方便我一一蚕食。

    过了黄河,人烟就开始变得稀少了,周围的村落也没在南方的时候那么多了。

    高霖知道这是因为北方战乱造成缺失人口的原因,这甚至造成了后来北方缺乏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科举的南北榜案怎么来的?就是因为北方一直站在战略的缓冲带上,没有人才愿意迁徙到北方。

    虽然后来的朱棣将京城迁到了北平府,但是起到的效果也不大,只能说战略缓冲地带变小了,而朱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断进行北伐,到了最后被一个败家的子孙把一切都葬送了。

    “高副佥事,我们谢谢脚吧。”

    刘满三终于受不住这样舟车劳顿的赶路状态了,一见已经过了黄河,就率先开口。

    高霖在马上看了看其他几人,如赶车带着唤儿的初九也是一脸的期盼的看着他。

    “那就找个农家歇会儿吧。”

    见众人劳累,高霖也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于是便同意了刘满三的建议。

    这时刘满三又站了出来,颇为埋怨道:“都怪高副佥事走的急,没有带驿符,否则我等这一路来哪里用的着这么辛苦。”

    驿符就是朱元璋为了防止私人占用驿站系统以至于耽误国家正事,所以用一种绢布制作成一种凭证。如果你没有这个驿符呢?那很抱歉,你是不能使用驿站的。

    高霖这次从应天府出发的时候就忘了去兵部车驾司领取这个玩意,所以只带了自己驿符的刘满三不得不因此受到了高霖的牵连,也住不了驿站,不过还好,这一路的花销都是高霖出的,否则以一个副九品的俸禄,这一路的花销非把刘满三弄破了产。

    找到一个最近的村落时,太阳已经是要快落山了。

    这个小村落没有多少人,大约也就是十几户的样子。当高霖他们一行人出现在村口的时候,知道有外人来的里正已经是匆匆赶来了。

    “这位里正,我等是准备去往北平府的官差,由于赶不到驿站了,所以想再此借住一宿。”

    早已对这套说辞轻车熟路的刘满三上前对着年迈的里正说明了来意。

    里正努力的睁大了眼睛,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高霖等人,见不像歹人的默言,便点点头说道:“既然是官差,那就请随我来吧。”

    说完他还回头朝几位拿着木棒锄头的年轻汉子示意他们把手中的家伙事收起来,别得罪官爷。

    “这边请。”

    “那谢谢了。”

    高霖见刘满三找到了驻所,便在后面带着初九和唤儿跟上。

    不时的还有胆子大的年轻人指着他马上别着的马刀指指点点,好像是在交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