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涤荡宋殇 » 第三十四章:姚兴

第三十四章:姚兴

    陆守义到底是不是想借着林禅和沈欢的关系锁定彼此的亲近,沈欢不得而知。不过鉴于岳林对他的推崇,沈欢宁可相信陆守义的确看中了林禅的天赋异禀,尽管在他眼里林禅就是个巨能吃的吃货。

    沈欢没有权利任命指挥一级的官员,所以陆守义暂时顶着客卿的名义带兵。岳林统管,姚九和陆守义石宝李挺为副,统领沈欢麾下的三千禁军。

    所谓好事成双,没几日湖州沈默先也来了。不但他来了,居然还带了几个读书人,其中一个叫吕将的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说起来此人并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只是在有些文献中出现了他的名字。就是他给方腊提了一个建议,就是迅速挥军北上拿下江宁,凭借长江天险,阻断宋军南下的路线,然后回头经营东南,先打下争霸的基础。

    老实说,沈欢看到这个计划的时候是非常赞同的。长江之所以成为天险,就是因为这个时代除了坐船渡江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半渡而击的计策大家都懂,因为他的简单有效。

    沈欢并不认为那些科举成功的就是大才,所以他不会高看沈默先一眼,也不会小看吕将这样的普通读书人。

    从沈默先的口中得知,他沈欢现在的名气有多大。诛杀反贼朱勔,几乎让恨不能是食肉饮其血的东南百姓得到了情绪的完全宣泄,居然有很多百姓自发在家里给沈欢上了长生牌位。这也是沈默先一声招呼,这些个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沈默先如此,陆守义也是如此。名声这东西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能保命。不过他也有些担心,朱勔搜刮民脂民膏何止万千,送到京都讨好皇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呢?朱勔没有全部吃下,相当一部分给了其他人,比如蔡京,童贯,梁师成,王黼等相关利益者。特别是蔡京,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朱勔不可能如此肆无忌惮。

    沈欢诛杀朱勔,讨好了民众,可就把蔡京等人得罪得死死的。如果不是自己栽赃朱勔谋反,如果不是赵楷打的头阵,说不定狗头铡已经架在脖子上了。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什么?除了抱紧赵楷的大腿,就要扩充自己的实力,抬高自己的声望,收敛更多财富。让他们顾忌,然后输送好处,行贿谁不会啊?既然你们贪,老子就用钱砸晕你们。做不了你们的敌人,那就加入你们。

    有了沈默先几人的帮忙,沈欢身上的担子立刻就轻了许多,很多文案工作可以交给他们。核查账目,考核工作进度,这些事情都可以让他们去做。

    禁军的操练融入了后世军队的训练方法,比如队列,站姿,四百米障碍等。

    其实宋军操典里面也有队列训练,不过他们是训练士兵按照旗帜的指挥变换阵型。沈欢之所以加入后世训练内容,就是因为宋军士兵现在最缺的就是一切听指挥的概念。

    其实缺的何止这个概念,国家概念缺失,民族概念缺失……他们来参军的唯一目的就是吃饭和军饷。军队可以免费吃饭,军队每个月有固定月钱,哪怕七扣八扣,到手也有一千多文,补贴家用也是好的。

    至于怕死的问题,沈欢却发现这不是他们恐惧的根源。他们不识字,却很少有怕死的。年轻,缺乏对生命的尊重。贫穷,少了对未来的憧憬。年少,血气方刚容易上头。死亡对他们来说不是最可怕的,而是贫穷和饥饿。

    坦率说这让沈欢有些不适应,这些二十浪荡的小伙子,甚至会因为地上一块别人啃过的饼而打起来。就如林禅说的那样,没有饿过的人,永远不知道饥饿有多可怕。

    所以不要说什么忠诚,有奶便是娘,有吃的便跟你干,吃饱了造反也行。这样的军队,打顺了谁都能赢。不顺了,谁都能赢。他们可以干翻西夏,差点灭了人家的国。同样的他们,一万金人手下的游魂,辽国战渣,就能追着他们二十万人打。

    岳家军能打,因为粮食充足,他们能吃饱饭玩命。不给饭吃你试试,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如同后世,人家说国家如何被人欺负,我们要奋起。底下评论区里一定有人说:跟我三千块工资有关系么?

    军营的操练引起了很多百姓的围观,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哪怕路人吵架也能围个水泄不通。

    围观的人多了,便有商贩过来做生意。一来二去的,军营门口对面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市。

    军士在沐休日子也会去集市换换口味,打打牙祭。

    这一日,军营门口来了几个青年汉子,皮肤黝黑,却都很壮实,比大宋常人要壮实的多。

    领头问哨兵:“此地可是平江府禁军驻地?”

    哨兵打量了他们一番,每个人都牵着马,问话的汉子衣服华丽,显然是个富贵人。

    “正是,你找谁?”

    锦衣汉子脸露喜色,又问:“沈经略使可在此处?我们是来投军的。”

    因为沈欢名声在外,最近来投军的极多,苏州本地的青年人最为踊跃,附近常州,无锡也有不少,远的明州,秀州,湖州也有人来投,陆陆续续超过千人了。

    哨兵也见怪不怪,指着营门旁边一座木屋说道:“你们去屋里找一个叫吕将的书生,他会给你们登记的。”

    锦衣汉子看看木屋,犹豫问:“不知能否与沈经略见上一面?”

    哨兵直摇头,“经略岂是想见就能见的?今日沐休,经略不在。明日训练,你只要入的军来,自然就见到了。”

    锦衣汉子身后的几人都发出叹息的声音,有人便嘟囔,“可惜不巧,未能第一时间见到沈经略。”

    有释怀的便安慰,“以后有的是机会见,不急一时。”

    几人正在啰嗦,哨兵指着他们身后笑道:“你们运气好,沈经略来了。”

    众人回头,集市那边走来几个人,打头的是一个身材极高的少年,一身戎装如紧身衣一般鼓鼓囊囊。他旁边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瘦高青年,相貌也算端正,个头比那少年矮了半个头。他们身后跟着几个护卫打扮的人,想来是这两位的随从。

    锦衣汉子赶紧上前行礼,“临安姚兴见过沈经略。”

    瘦高青年自然就是沈欢,看到有人给他行礼,赶紧扶起,“莫要多礼。姚兄弟所为何事?”

    “经略威名远播,姚兴仰慕已久,特与村党一齐来投军,还请经略收容。”

    姚兴十七八的样子,身材高大威猛,虽比不上林禅那般变态,比起普通人要强壮多了。他身后的那几个汉子看上去也是精神抖擞,绝对都是当兵的好料。

    “欢迎啊。平江府禁军正在重建,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好郎君加入。来来来,到旁边木屋登记,我送你们去新兵营报道。”沈欢倒是客气,拉着他们去了小木屋。

    进了屋,看见吕将正埋头写字。听见有人进来,抬头看去居然是沈欢,赶紧迎上来拱手:“见过经略。”

    沈欢拍拍他肩膀,指着姚兴几人笑道:“门口遇见这几位郎君要投军,你给登记一下,分到新兵营。”

    吕将还没说话呢,那几个汉子里有人不服气了,“经略怎的小瞧人?我们几个也就罢了,姚哥哥一身武艺,在临安从无对手,怎可去新兵营?”

    沈欢晒然一笑。

    陆守义号称打遍江南东路无敌手,那是人家有个祖师爷金台。一手花枪耍起来眼花缭乱,神出鬼没虎虎生威。禁军下除了岳林能与之对战二十回合,其他人没有一个能撑过五个回合的。

    现在这里说姚兴打遍临安无敌手,照这么说法,姚九打遍太湖无敌手,岳林打遍昆山无敌手,自己能不能也混个打遍江宁无敌手?

    当然沈欢不会跟他们较真,没必要浪费这种唾沫,等他们进了军营,见识了陆守义的功夫,就不会如此说话了。

    没曾想沈欢不计较,旁边林禅不乐意了,“吹牛谁不会?手上硬不硬才见真章。”

    那汉子急眼,“那你说如何见真章?要不比比?”

    “比比就比比,跟谁比你们自己挑。我先说清楚,我师傅是花枪陆守义。”

    沈欢一直微笑旁观,年轻人气盛,拌拌嘴也没啥。只是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林禅说出陆守义的名号,姚兴几人都没啥反应,看来花枪陆守义的名声也就江南东路人知道吧。

    “营里谁武功最高?我家姚哥哥就和他打。”

    “当然是我师傅啊,你们找我师傅可以,先过我这一关。”

    汉子不说话,转头看向姚兴。

    姚兴面无表情,也不表态,却是看向沈欢。

    沈欢心里一动,看来这姚兴有点水平啊,否则也不会这么镇定。心念一转,回头问吕将:“新兵营还有何职空缺?”

    吕将拱手回答:“军都指挥使,指挥使,都头皆有空缺。”

    “好,这样。你们自己挑人,打败都头做都头,打败指挥使做指挥使,如何?”这话是沈欢看着姚兴说的。

    姚兴咬咬牙,“请问陆常州任何职位?”

    沈欢大笑,“哈哈哈哈,好好好。陆常州现在还有职位,不过按照他的本事,做个军指挥使应该没有问题。”

    “我想和陆常州请教,如果我输了就做个小兵。”

    卧槽,这小子胃口不小啊。

    不过沈欢也清楚,宋代军事牛人其实很多,只是被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光芒遮住了。这姚兴居然敢自称临安无敌,相比手上的确有点东西的。

    “好,那就和陆常州比比看。林禅,你去和你师傅说,有人要挑战他,就问他接不接。”

    林禅眼睛朝姚兴看看,张张嘴想说话,终究咽了下去。

    其实他们谁都不知道,这姚兴才是大宋牛逼人。如果历史上没有夸张,这家伙甚至比杨再兴更厉害。后世有人甚至拿他与楚霸王项羽相提并论,可见此人有多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