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传说三代之治 » 第三十八章 覆没

第三十八章 覆没

    “我到底算什么呢?”卫野痛苦地捂着自己的头。

    “我很早就说过了,阿野,命是自己争来的,是求不来的,也绝对不是谁的施舍。”

    姜济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卫野抬起头时,姜济已经走了好远了。

    ……

    姜济和蒿没等回到方屋,就看见族地中央新搭好的棚子下,方圆领着一个满面风尘的独臂青年坐在一旁。

    这是重新规划后,部族中唯一的药师,姜温的房前。

    “后黍,真是让我久等了。”方圆一点都没客气,仿佛自己才是主人一样。“我之前不幸言中,旧族地,只有六个人过来了。”

    姜济认出那个独臂青年是当时跟着方辞一起回去的两名居方氏族人中的一个,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叫前。

    温听到声音也将灶台留给学徒看顾,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圆老,您送过来的五人每一个的状况都不好啊,不过眼下还是让他们先吃点清粥会好点,还有这位独臂的,也别硬撑了,你的精神绷得太紧,还是先好好睡一觉再说吧。”

    “谢谢你了,温。”方前强打精神,用手支撑着想站起来,就在方圆说话的时候,他就在努力了,结果到现在还没成功。

    “应该是方前吧。站不起来的话,就先坐着,跟我学种地的时候可没这么拘谨。”姜济拦住想要上前搀扶的蒿。

    “大家也都坐,别再给他加压力了。”姜济拉着方圆坐在正对方前的长凳上,示意温和蒿也都先坐下。

    方前说起他们这六个人的经历,方圆的推测很是准确,台风是沿着海向北前进,最后才到了新槐乡的。

    而方前所描述的经历很是简单:

    ‘蔽日横空,树木摧折,人死无全尸,更兼巨雨,海滨已经成为死地了。

    然后侥幸活下去的他们六个,互相扶持着向着新槐乡过来了,可惜就是到了现在,六个人只能凑出三副完整的四肢了。

    最后,他用绳子将这五人捆好,一步步拉着他们过来了。’

    没等方前说完,方圆察觉到他的情绪不对直接敲晕了他,温连忙上前查看。

    “只是惊神了,再加上过度疲劳,身体撑不住了。放心,死不了的。”温察觉到方圆关切的视线,淡淡的笑了下。“人我就抱进去了。”

    “蒿,你也去帮帮温吧。”姜济拍了拍蒿的头,蒿也不恼,跟着温就回到屋子里了。

    “圆老,居方氏的巫术是最古老的献祭吗?方前的右臂,不是伤的啊。”

    姜济见两人都进了屋内,回过头看着脸上终于有了情绪变化的方圆,心底却没有半点高兴。

    方圆看不到自己脸上的笑容,却没有正面回答姜济的问题:“居方氏是有巢氏的后人。”

    姜济见他没多说的意思,还是没忍住多问了句:“你选中方前了?”

    方圆站起身来,轻快地向着温的屋子走,没回头看姜济,只留了一句话:“只剩下他了,就只能是他了。”

    只留下姜济一个人坐在棚子里,看着刚刚飘向西方的太阳,咽下了自己还未说出口的话:‘别死了啊,圆老。’

    ……

    居方氏多了三个残疾人的事,在部落内算不上什么新闻,现下部落的思潮是如何去祭祀,或者说部落的主祭是谁?

    在姜济以事务过多为由,拒绝成为主祭的时候,原本只有一个声音的部落,就变成了太多声音了。

    有说姜济神人天相,不该逃避巫祭的责任;还有说祭祀事大,要先敬畏天地众神的;也有说姜济事务太多,不如分给其他族人去干。

    一个可怕的事实被部落的所有人得知,整个部落在被姜济一个人扛着走。

    农业、水利工程、乡村规划建设、气象勘测、陶器制造、模具及铜铁铸造和最关键的武力保障。

    能替代或接手的人,没有几个。

    就在这个事实带来的恐慌开始蔓延的时候,姜济也做出了自己的反应。

    他要建立一个学堂,用来培养能在部落事务上帮到他的人,一时间响应者无数。

    ……

    “大济这个以退为进,确实很有效果啊。”卫野发自心里感叹着。

    谷场这边最近新建了一个空旷的大屋子,里面放了一个大圆桌,桌子上放了很多块泥板和几根小木棍。

    这个会议,被部落的人称为五人会议,不过现在这个会议上有了第六个人——方前。

    “这样的方法不能多用的。”姜济的回应有些无力。“如果不是实在没有法子,我也不会这样弄的。”

    “部族中人因灾聚集,难得安稳下来,我是能理解这种懈怠的。”夏时靠在椅子上,手上拿着一根木棍,在泥板前迟疑着久久没有动笔。

    “不过从没见过后黍这样的教学模式啊?”

    大荒上的传承多是一人传一人,且多为口耳相传,这样就造成了知识的门槛。

    拥有知识的人,成为部落内的领导,又带来了更坏的影响——愚民。部族中的普通人,一直到死连如何活下去的知识都学不好。

    姜济清楚部族想发展,提升族人的整体素质是最稳妥的道路,尽管可能是最慢的道路。

    但是姜济还很年轻,这就是他的底气。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最大程度上选出最有潜质的人。”方前用他仅存的左手,拿着木棍在空气中虚划着,练习着怎么使用左手写字。

    “教学相长?”方前右侧的方圆睁开眼,“有巢氏传下来的几句话里好像也有相似的话。记下来,方前。”

    “前贤既然有这样的言语留下,那对于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也是有好处的。”姜济收回言语,确认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他那里。

    “现在要确立我们的教学对象,学习周期还有时间。”

    “儿童,八岁以下的儿童,既然决定要走新的模式,就一定要改变当下子承父业的现象。”头发刚刚开始变白的夏时反倒像是一个激进的年轻人。

    “儿童的集体教育是一定的,那么对于成人,我们该怎么办?”满头黑发的卫野反而趋向于保守。

    “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能够教学的人太少了。”庭一如往昔,总能看出当下最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