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潍水风云 » 第三回 蒯彻献计平原津 韩信兵发历下城

第三回 蒯彻献计平原津 韩信兵发历下城

    韩信率兵一路晓行夜宿,行军迅疾,仅用五日时间,便靠近了齐国边境。

    这时,韩信派去齐国的密探又送来消息:汉王上月派郦食其(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人,刘邦帐下谋士,善于游说)先生为使者,出使齐国,现在已成功说服了齐王田广,两国结为盟友,共同对抗项羽。

    韩信不禁愣住了。汉王既然派郦食其出使齐国,与齐国结盟,为什么又派自己带兵攻打齐国?汉王的心思真是难以琢磨。他不清楚汉王的意图,隔着远又没法询问,便立即传令傅宽就地驻扎,等候命令。

    此时,傅宽、柴武率领的先锋部队已到达齐国边境的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西南)黄河渡口,浑浊的平缓流淌的黄河水就在眼前。次日,韩信在一路猜测着汉王的意图中,也率领三路大军陆续抵达平原津,与傅宽、柴武的部队会合,各自安营扎寨。

    韩信传令军中主要将领到他的中军大帐。他坐在案几后,低头抬头,沉吟了好一阵子都没有说话。众将领见韩信脸上流露出少见的犹豫表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互相看了看,又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韩信。一时间,大帐内寂静无声。又过了片刻,韩信才微微一笑,“呃……现在情况有变。汉王派出的使者郦食其先生,已经说服齐王田广投靠汉王,我们商量一下,是否还要继续进兵攻打齐国?”

    众将军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一时怔在当场。沉寂片刻之后,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撤军,掉头赶赴荥阳、成皋前线,帮助汉王对抗项羽;有的主张借道齐国,对楚军形成包围之势,更有利于缓解汉王前线的军事压力;有的主张趁此机会一举拿下齐国,以消除后患。将领们各持己见,互相不能说服,意见一时难以达成一致。霎时,中军大帐内闹哄哄的,嗡嗡乱响。

    蒯彻站起来,捋着胡须,干咳一声,“不知韩大将军是什么意见?我等洗耳恭听。”

    听他如此一问,大帐内渐渐静了下来,将领们也都转头看着韩信。

    韩信一怔,没想到蒯彻又一下子把问题踢回到他这里来了。随即手扶案几,环视着众将军,“我认为……撤军为好。”

    蒯彻听后,愣了一愣,“不知将军为何有此意?”

    韩信看着蒯彻,“这就如同去年先生用李左车的谋略说服燕国一样。既然汉王派郦食其已经先行一步,并且已经成功,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脸上、眼睛里都透着不明白蒯彻为什么要这样问的神情。

    蒯彻和众将都明白韩信说的意思。去年十月,赵国被韩信率军攻下后,韩信找到李左车,以老师的礼节对待他,极其诚恳地向他请教伐燕灭齐之计。李左车说道:“汉军虽然打败了赵国,但汉军也是将士疲劳,战斗力大减,如果和燕、齐军队硬拼,胜负难以预料。不如按甲休兵,镇赵安民,让军队摆出进攻的阵势,再派人以兵威说降,则齐燕可定矣。”蒯彻就是这样去说降燕国的。

    听韩信如此问,蒯彻用手捻着胡须,略一沉思,不紧不慢地说道:“韩大将军,齐国与燕国怎么会一样呢?燕国弱小,兵临城下之际不得不降,且有赵王张耳监视,燕王臧荼不敢对抗汉王,以求自保。然而,齐国兵多地阔,物阜民丰,非常强大。今见汉军兵临国境,归附汉王,若退兵,齐国再反叛汉王,我们又该如何?不是还得重新返回征战吗?那样,此次进兵则徒劳耳!”蒯彻环顾帐内,见韩信沉思不语,其他将领也频频点头,就继续说下去,“大将军接到汉王的命令是攻打齐国,难道有诏书命令您停止进攻了吗?现在,如果将军停止进军而返回,难道不是违抗汉王的命令吗?再说,汉王派遣郦食其出使齐国,说服齐国放下戒备,撤走防卫的军队,说不定正是汉王的计策呢。更何况,郦食其以使者身份,只身乘车前往,凭三寸不烂之舌而劝降齐国七十余城,而将军您率领十万兵众才攻下赵国五十余城,难道您当了好几年的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小小的儒生功劳大吗?!”说完,他环顾左右,微笑落座。

    蒯彻的一番话语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那颗石子,引起了诸位将领的热烈响应。他们又交头接耳,互相点头,表示赞同,认为蒯彻先生说得对,就连刚开始反对进军齐国的人也赞成要继续攻齐。

    车骑都尉蔡寅站起来说道:“我以魏国太仆的身份加入汉军,至今未立大功,我支持进军齐国。”

    赵将夜也站起陈词:“我原来是赵国的将军,现在跟随韩大将军您出征齐国,也不想无功而返。”

    陈贺、孔聚、傅宽、柴武、吕马童、丁复、丁礼等将领也主张趁机拿下齐国,完成对楚国侧翼的包围,早日成就汉王的大业。他们兴奋起来,脸涨得红红的,眼睁得圆圆的,恨不得立刻出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以求封妻荫子,光耀门庭。

    韩信也被蒯彻的话打动。暗道:先生说的确实有道理。我出身贫寒,年轻时被人瞧不起,曾受胯下之辱,经常靠别人施舍生活,现在有个如此大的功劳摆在面前,可以光宗耀祖,荫及子孙,我为什么要拒绝呢?再说,众将军也急于跟着自己建立功勋,我也不能不顾及他们的愿望。他见各位将领群情激昂,求战欲望很强,便抬起双手连连做着下压的动作。慢慢地,大帐内静了下来。韩信表情严肃,“我很理解各位将军为国立功的心切。然而,我军历经连年苦战,已是将疲兵乏。攻打齐国,战线拉长,粮草短缺,难道你们就不怕疲劳,不怕流血牺牲吗?!”

    众多将领站起来,齐声高呼:“我们不怕,请大将军速速下定决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韩信转头,看着仍然安坐在案几前的曹参、灌婴,“不知二位将军是什么意见?”

    曹参、灌婴两人却是气定神闲,手捋短须,冲韩信微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他们看破却不说破,早已在心中为韩信竖起了大拇指。

    韩信大喜,露出笑容。请将不如激将,众将军有如此强烈的战斗欲望,何愁齐军不破。他站起来,高声说道:“好!难得各位将军有如此决心。宜早不宜迟,今晚子时就渡过黄河!”

    “诺!”众将高呼一声,带着满脸兴奋,各自回本部准备去了。

    韩信看向蒯彻,蒯彻也微笑颔首。

    子时,傅宽、柴武率领先锋部队来到黄河渡口。此时节,天气渐渐变冷,黄河也开始进入枯水期,水深不及腰部。傅宽传令将士:“为防止齐军发现我们偷渡黄河,马要勒嚼,人要衔枚,不得吵嚷喧闹。”他身先士卒,第一个跳入水中,浑身立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但他没有犹豫,径直试探着往前走。副将柴武和其余将士也陆续下到河中,相跟着前进。汉军将士果然军纪严明,纵然河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有的甚至摔倒在河水里,他们也毫不在意,互相搀扶,涉水前行。在黄河水哗啦哗啦的响声中,三千人马很快就到达对岸。傅宽、柴武立即集合起部队,拧了拧衣服,部署好战斗阵地。又派出六名士兵,两人一组,分别侦察阵地两侧及正前方是否有齐兵驻守。约一个时辰,六名士兵都跑回报告,说附近没有发现齐军。傅宽放下心来,派传令兵过河向韩信报告。

    韩信听后,大喜,知道是郦食其说服齐王田广撤走了守军。否则,齐国只要派万余军队驻守黄河岸边,我军过河也将非常困难,这全是郦食其的功劳。见蒯彻进帐,遂将傅宽报告的情况说与他听。

    蒯彻向韩信拱了拱手,微微一笑,“此乃天赐将军滔天之功也。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韩信亦深以为然,拱手谢过蒯彻,让卫士传令:“擂鼓,大军迅速渡过黄河,向历下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