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卫之华殇 » 第三十一章 接管定远县

第三十一章 接管定远县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刘勉和刘爸刘妈收拾好东西,吃过早饭,掕着大包小包走出房间,关好房门。

    出了锦衣卫衙门,看到有八名总旗和十五名小旗牵着马在外等候。其中一名小旗架着一辆马车横在门口,见到刘勉及其父母三人,下车接过行李,放进车里。

    走近马车,刘勉看到另一侧居然站着宋忠,那宋忠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

    刘勉将刘爸刘妈扶上车后,走到那宋忠旁边,俯首作揖道:“见过指挥使!”

    那宋忠看到刘勉,笑道:“不必多礼。听说你要出远门,特意前来相送。”

    刘勉听到此话,受宠若惊道:“卑职何德何能,值得大人如此眷顾。”

    宋忠笑道:“这有什么。你是我的下属,理应多多关照。”说着从袖中口袋掏出两锭十两的银子道:“这是上回借你的二十两银子,怕你急用,特意送来。”

    刘勉道:“大人客气了,不过二十两银子,不用急着还。”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宋忠道:“我也是刚领的俸禄,留了五两用着,剩下的就还你了。”

    听到这,刘勉有点感动道:“那大人是不是很拮据?”

    “没事儿,没事儿。”宋忠笑道:“这有钱就还着,免得心里总有些事情。你拿着吧。”

    “行。”刘勉接过两锭银锭道:“大人日后有什么用得着我刘勉的地方尽管开口,卑职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有你这句话我就很开心了。”那宋忠道:“你先赶路吧,不耽误你事情,卫里还有很多事情要我处理呢。”

    “好,大人慢走。”刘勉说着,见宋忠走远,便上了马车,然后对外面下车的小旗道:“坐标四川柏兴大屋常村,出发。”

    “是!”随着一声“驾”,所有马腿迈出了脚。

    马车前方,依次是五名小旗、五名小旗与四名总旗;马车后方跟着一条大黑狗、四名总旗与五名小旗。

    沿着长安街进入官道,走了不一会儿,刘勉透过车窗看到一家典雅、古朴的客栈:风流院。不禁想到两年前在这里经历的事情,便指着那风流院对刘爸道:“爹,你认得这客栈吗?”

    那刘爸道:“我在外面住的客栈多了,哪记得这么多客栈。”

    也对,那会儿,风流院的掌柜说自己的爹住这客栈是十二年前;现如今应该已经过了十四年了,忘了很正常,刘勉便不再问这件事情,只道:“爹,我还记得你以前说,你上过战场,那会儿你在卫所里是干什么的啊。”

    “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它干什么。”刘爸一脸神伤道。

    “您说吧。”刘勉真挚道:“以前你说这些事情时,我没在意,现在我倒是觉得,我应该了解一下。”

    刘爸看着眼前这么大的儿子,觉得是没什么隐瞒的了,便道:“其实你本应是在这南京城长大,但是在你二岁时,你爷爷被胡惟庸陷害至死。另一年朝廷从杀胡惟庸开始,展开了清洗活动。我担心你的安全,就让你娘带你在姥姥家待着。”

    “二十三年时,因你二爷爷相让,我袭得了祖上诚意伯的爵位。但是不到一年,我就遭人陷害,贬为了庶人。本来我是打算回老家温州,但是担心受到胡党追杀,就回到了你娘的柏兴老家。至于上战场打仗什么的,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这几年忙着砍柴种地,差不多都忘光了。”

    听到这,刘勉不免有些失落道:“额,我来捋捋:就是我曾祖父是诚意伯刘基,爷爷是刘琏,到您这就没落了?”

    “对,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刘勉之父刘廌道。

    “唉,我还以为咱家有啥惊天大秘密呢。”

    “能有什么惊天大秘密?”刘勉之母常氏道:“祖上这些东西都在族谱上写着,谁叫你以前去温州拜祖谱时,你自己不认真看。”

    “反正我们刘家要想光复得看你了。”刘廌道:“我已经老了,指望我是指望不上了。”

    “这让我压力很大的。”

    刘勉一行人到达四川时已经到了初夏。一进村儿,道路两旁站满了人迎接,似是在哪里得知了消息。刘勉并不吃惊,毕竟这常家村里从未出过自己这般从五品高官。

    队伍到了家门口停下,刘勉扶着刘廌和常氏下马车后对着那驾车的小旗道:“你把这马解下来,待会儿我骑着这马带着他们去隔壁定远县;你就在这里照看我爹和我娘。”

    “是!”那小旗便开始解绳子。

    刘家三人一同进到了空了几月的老家。刘勉对刘廌道:“爹,我先去定远县调查一下情况,家里收拾什么的就麻烦您和娘了。我给你们留了个小旗,有事让他帮忙就行。”

    刘廌道:“好,记得回来吃晚饭。”

    出了家门,刘勉便领着八名总旗和十五名小旗直奔定远县。

    到达定远县衙门,门口守卫的两名衙役见到眼前浩浩荡荡的阵势,不知所措,四眼对视了一会儿。其中一名赶紧往里面跑去报告,另一名衙役上前手忙脚乱道:“请请问各各位,是干干什么的?”

    一位总旗手持经历司调令上前道:“我等乃应天府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官校,前来调查一些案情。”说着请出刘勉道:“这是我们的副千户大人。”

    听说是副千户,那衙役更是大惊失色,对着刘勉拱手作揖道:“卑卑职见见过副副千户大人!大大人们请进!”

    刘勉刚踏进门槛,迎面走来身穿官服的七品县令,那县令很是年轻,中等身材,面目清秀,看样子应该是考上进士不久就当的县令。那县令看见刘勉,上前故作镇定拱手作揖道:“小县能迎副千户大人光顾,实是小县的荣幸,不知大人千里迢迢亲自来此小地有何贵干?”

    刘勉拱手作揖还礼道:“知县大人客气,我等虽官阶不同但同为朝廷效力、为吾皇分忧。听说贵县原县令高斗南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有碍朝廷颜面。皇上得知此事,龙颜大怒,令我等前来仔细调查,以儆百官效尤。”

    听到刘勉这话,那年轻县令以为朝廷还不知此事,原先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舒缓道:“这等小事真能劳烦朝廷亲自过问,下官已调查清楚,到时将结果奉上就是。”说着和刘勉一同入内,随行的有门口两个衙役和八名总旗。

    进入衙门堂内,一张八仙桌旁边放着两把椅子,那县令恭维道:“副千户大人请坐!”

    刘勉没有推辞坐在了左侧,这时刚刚那个衙役端出一杯茶给刘勉道:“大人请喝茶!”

    刘勉接过茶对那县令道:“那高斗南的案件记录还在吗?”

    “在在在。”站在面前的那个县令应着给旁边另一个衙役使了个眼色,那衙役会意去了内阁间。不一会儿,那衙役端出一打厚厚的官文放在那八仙桌上。

    “都在这里了?”刘勉喝着茶问道。

    那县令笑道:“对,都在这里了。”

    “对了,你们这个衙门多少人啊?”刘勉问道。

    “回大人,我们定远县稳定在位的只有二十二人。下官定远县县令,还有一名县丞和一名主簿,剩下十九名衙役负责杂七杂八的事物,逢年过节事物会多一些,就会临时多召一些衙役。”那县令认真报道。

    听着县令的陈述,刘勉心中有点庆幸:还好百户换成了小旗,要不然人手应付不过来。便道:“你们定远县这么大,就靠你们这么二十几个人维持治安稳定真是辛苦你们了。”

    “哪里,哪里,不辛苦,不辛苦。”那县令笑道:“都是应该的。”

    刘勉接着道:“既然我来了,你们就能够轻松一些了,接下来一段日子啊,就给你们放个小长假。”

    听到这,那县令明白了什么,赶紧道:“不用轻松,我等愿意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放心,你们休息的这段时间,继续领朝廷的俸禄。”刘勉补充道。

    “我们县的事务繁多,乱七八糟的,真不用大人劳神。”那县令恳求道。

    “你在怀疑我们锦衣卫的办事能力?”站在下面的一名总旗一脸严肃道。

    听到这,那县令慌道:“不敢不敢,下官不敢。”

    “既然知县大人没什么意见,那就可以休息休息了。”刘勉站起来道:“这段时间我等就在这里落脚了,衙门内的兄弟都可以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等忙完这个案子再通知你们回来。”

    那县令没办法只能道:“行,下官这就安排一下进行工作交接。”

    “也行。”刘勉道:“能够理解。”便对着其中的总旗道:“赵队长就带着兄弟们跟着这位县令大人去吧。每位总旗都要负责好对应的贵县官长的事务,接收时要事无巨细,到时候交接时不要遗漏,千万不能影响贵县的未来工作事务。”

    “是。”那位为首的总旗队长赵义德俯首作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