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诰命夫人和她的儿女们 » 第四十二章:傲慢的渴望

第四十二章:傲慢的渴望

    今日,福颂堂的四个大丫鬟采薇、采苹、鹤鸣、鹿鸣皆着芙蓉色地绣穿枝芍药的罗裙,发髻上皆簪碧玉,脚下的缎鞋、手里的罗帕……哪一样都透着贵气,与肃羽的木簪巾帼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哪里是丫鬟?

    初见采薇四人,英师父心中便如此感喟了。

    肃羽清高惯了,此时还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羡慕那“罗裙碧玉”,只用“无路可去”来安慰自己,心里道:“既来之,则安之,姑且委屈在此吧。”

    不多时,一切安排定了,张大娘子吩咐晋妈妈先去打扫房间,眼下先叫英师父有个住处。

    张大娘子道:“晋妈妈,你顺道再办件事,从咱们府上的婆子里,拣一个干练的,进承英阁二院伺候。英师父初来乍到,有个人陪着才好。”

    晋妈妈应声称“诺”,随即施礼退出去忙活了。

    目光随着晋妈妈的身影“出走”片刻,待那绣“初夏山间溪畔荔枝图”的大座屏掩住了晋妈妈的脚步,英师父、肃羽才回过神了,她母女二人都很震惊。

    英师父心里道:“竟还有婆子专门伺候我?这张大娘子如此敬师?”

    肃羽心里道:“想来,张大娘子是个心地厚道的人,倒是这些丫鬟婆子,大约往日里作威作福惯了,有意作践我们。”

    待一切安排停当,张大娘子笑着看向英师父,问道:“英师父,您看这样可好?”

    英师父自然没有不依不满的之处,赶紧下榻,向大娘子施礼道谢。

    肃羽、孝则姐弟也从金交椅上站起来,随母亲向当家主母行礼。

    张大娘子道:“莫要客气,日子还长着,日后有什么不如意的,下人们照应有什么不周到的,英师父不要遮掩。”

    英师父颔首侍立。

    张大娘子又道:“英师父,咱们去菡萏园走一遭吧,看看你的那些徒儿。”

    英师父恭敬言道:“听大娘子吩咐。”

    张大娘子随即欲起身,见状,四个大丫鬟采薇、采苹、鹿鸣、鹤鸣急忙上前伺候。

    采薇、采苹一左一右,给大娘子穿上宝蓝色地绣“柳叶双鸭图”金丝镶边的缎履。

    鹿鸣把白色地绣“七顽童食荔枝图”的团扇拿起来,递给大娘子。

    鹤鸣则一直在大娘子左右,轻轻扶着大娘子的胳膊。

    这场景,看得肃羽目瞪口呆,心里道:“人世间,怎么有人如此享受……?”

    肃羽的心里话还没说完,张大娘子便已经起身,并道:“英师父,请吧。”

    和女儿一样,英师父也被四个大丫鬟的恭谨细致给震惊了,一时愣神,听到张大娘子叫自己,才慌忙颔首称“诺”。

    随即,众人跟着张大娘子一起离开福颂堂,一路出了东篱园,往菡萏园而去。

    菡萏园里,除了现有的荣秀轩、织女台,前不久又开辟了两处。

    一处叫悠悠亭,专供游玩累了小憩。

    另一处叫考槃居,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面一应生活设施俱全,内室八间,供孩子们午睡歇息。

    考槃居里,设有前厅、书房,灿秀他们上学时便在那里吃茶水果子。

    这“考槃”二字,出自《诗经》里的《考槃》一诗:“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说的是独居的隐者在山涧独自生活,虽孤独却心里宽敞。

    考槃居这个名字是灿秀取的,张大娘子觉得很契合菡萏园的意境,便定了下来。

    如今,英师父来了,自然要再辟一处教学的场地。

    路上,张大娘子盘算着,在有游龙的那一带除一块平地出来,搭建一处姐儿们习武的地方,那里离各处都不远,来往方便。

    游龙便是荭草,这新学堂便叫荭草堂吧。

    一路上,张大娘子一边与英师父叙话,一边思量着添置荭草堂一事。

    进了菡萏园,未登虹桥,英师父、肃羽(孝则已被领去嘉安堂)便大吃一惊,放眼望去,这里简直如世家的园子那般大,那般景美境阔。

    今日,从进大门的那一刻,她们母女已经吃惊多次。

    在外,皇甫嘉不过是一个郎中。

    可在内,皇甫府却实实在在富贵无极,至少,在英师父母女看来如此。

    英师父见多识广,且有定力,只是吃惊,倒无旁的心思。

    然,肃羽才十七岁,从寒窑忽而到了富丽堂皇之所,她有些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渴望。

    渴望什么?肃羽心里问自己。

    可是,此题无解。

    其实,不是无解,是她自己觉得无解罢了。

    就像她不敢承认自己羡慕“罗裙碧玉”一样,是时,肃羽也不敢承认自己心里有渴望,抑或看不清那渴望到底是什么。

    一路,肃羽心不在焉,饱览菡萏园之景。

    和灿秀两年前初到府上一样,肃羽有种看不够的感觉。

    一路,众人说着话,很快就到了织女台。

    与荣秀轩不同,织女台是一个大通间,由三间屋子组成,与灿秀的卧房暖香阁布局近似。

    这里,三分之二的空间用作课堂,与荣秀轩一样,摆着九个书案,样式材质俱相同。

    书案后面,用一架座屏隔断,用作蓉先生休息之处,兼容各式教具。

    进了织女台,众人见礼。

    钟、灵、毓、南、柯、梦六秀(小八安秀带着自己的大丫鬟玩耍去了,灿秀在荣秀轩)看见母亲领着一对母女过来,顿时都明白了,有的高兴,有的愁。

    愁,自然是因为日后又多了一个师父。

    多了一个师父,便多了一门课程。

    见礼后,张大娘子给孩子们做了介绍,六秀一起向英师父施礼……在织女台坐了片刻,张大娘子给园子定了新规矩:以后,每日荣秀轩的课程不变,织女台这边只上午学习,下午则改为武课,到荭草堂去。

    灿哥儿的课程则改为一日荣秀轩、半日承英阁、半日荭草堂。

    灿秀一直缠着母亲,希望母亲能够系统地教他学习理账、记账、做买卖。

    这次,趁着聘请武师父之机,张大娘子决定接受莫先生的建议,把灿哥儿和姐儿们的课程分开。

    也就是说,姐儿们在荣秀轩时,灿秀则在承英阁和荭草堂;灿秀在荣秀轩时,姐儿们则在织女台和荭草堂。

    此时,正在荣秀轩里埋头读书的灿秀还不知道,从此,他将无法和姐姐妹妹们同窗学习。

    从此,莫先生将对他开启一对一教学模式。

    这是莫先生向张大娘子“申请”好几次的事了。

    先前,张大娘子觉得灿秀年岁小,与姐妹们在一处念书也无妨。

    这两年,见灿秀越发成熟懂事,张大娘子觉得莫先生考虑得对,还是早些分开,比较稳妥。

    张大娘子当众宣布:后日,新的学规便开始实行。

    七姐儿梦秀不爱武学,无奈地问道:“母亲,我们可是都要学?”

    张大娘子笑道:“那是自然,不求你们学得多好,强身健体即可,小七,你可不要想着偷懒啊。”

    张大娘子知道这个小七平日里最懒散,如今有了武师父也好,趁机正一正姐儿们的骨相。

    几个姐儿中,三姐儿毓秀是最尚武的,得知灿哥儿请了武师父,她最开心。

    待母亲话音一落,毓秀便高兴地说道:“母亲说得对,小七你要偷懒,便让师父们多多罚你。”

    众人说笑几句……如此这般,武师父的事情算是顺利解决了。

    无形中,钟、灵、毓三大秀与四弟弟灿哥儿的关系更近一步,别人不知为何突然来了武师父,可她们三人心里清楚。

    那一日,姐弟四人荷塘划船之时,毓秀便透露出尚武的心思。

    彼时,灿秀答应三姐姐,日后找机会,给她请一个武师父。

    当时,大家都觉得“灿哥儿夸海口”,毕竟家里给姐儿们请武师父的少之又少。

    若非世代习武的人家,女儿断没有修武学的可能。

    三个姐姐虽然没有放在心上,可灿秀却记得此诺。

    灿秀喜欢江湖人那种豪放洒脱、自在落拓的性子。

    昨日,在三桥下初次遇到英师父时,灿秀便对英师父一家很有好感。

    在看到英师父的女儿章礼(如今的肃羽)时,灿秀顿时生了一个念头:这个江湖女子,送给三姐姐当个“陪练”,很不错。

    这是插话。

    是时,看三妹妹眉眼带笑,钟秀悄悄贴耳,与她言道:“如何?灿哥儿厉害吧?”

    毓秀颔首,想起昨日放学后大姐姐的训示,毓秀更明白了大姐姐的意思。

    一旁的二姐儿灵秀也懂。

    织女台上,钟、灵、毓三秀“交头接耳”,十分亲近。

    看到皇甫家的女儿们心有灵犀、举止亲密、雍容华贵……肃羽心里一动,似乎看清楚了自己的渴望。

    今日,钟、灵、毓三大秀衣着颜色样式相同,都是淡蓝绿色地绣缠枝海棠的罗裙,外罩的阔袖直领对襟褙子也是缠枝海棠纹样,只是在海棠之间间绣团蝶,双碟展翅,薄翼饰以金线,映着太阳,熠熠发光。

    她们那双平髻上簪着的碧玉飞燕,更是灵动,一个个拍翅欲飞一般。

    南、柯、梦、安四小秀装扮一致,都是鹅黄色地绣穿枝荷花图的齐腰罗裙,未罩褙子,各自的双平髻上均簪着一枝红玉芍药。

    姐儿们腰间佩带的金线荷包,样式、花纹不一,但绣工和用料一看便是上等。

    这几身装扮,堪比王侯高门嫡女。

    对比之下,巾帼木簪的肃羽黯然失色。

    肃羽,还是昨日街头那一身装扮。

    在街头,肃羽倒没觉得自己如何,可忽而面对翠袖红裙、珠钗玉簪,肃羽有了强烈的自卑感。

    第一眼看见皇甫六秀,肃羽心里便生了无比羡慕之意,但碍于自尊,她反而表现得有几分不屑,有几分傲慢,有几分说不出理由的排斥……肃羽觉得自己自诩江湖女儿,若因几件群裳、褙子而动心,折腰奉承,实在丢人。

    肃羽一直觉得自己是“碧玉蒙尘”,内心深处,她自觉值得拥有比“皇甫六秀”更好生活。

    至少,在家里的镖局破产前,肃羽的人生是富贵、自由、万事顺心的,试问,谁能抵得住这样的落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