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魂穿袁绍 » 第二十一章 河北四庭柱

第二十一章 河北四庭柱

    审配进了中军大营,请袁绍屏退左右。神神秘秘的,难道有破敌良方?很快,整个大帐之中,就剩下两人,开始了密谋。

    “将军可知西园新军?自从将军出征之后,陛下令蹇硕赵忠等人于西园招募五千精兵,效仿将军练兵之法,日夜操练,对外声称是陛下想玩军演的游戏。”审配也不废话,开门见山。

    袁绍心想,西园新军没听说过,西园八校尉历史上倒是存在。不过好像是剿灭张角好几年之后,黄巾复起,刘宏才设立的西园八校尉,而且也是以蹇硕为首,目的就是借剿匪趁机分何进的军权。如今刘宏提前这么多年,设立新军,是什么意思?怕皇甫嵩、朱儁、袁绍等人剿灭不了黄巾,早做准备?

    “继续说!”袁绍认为审配不可能就来这里说几句闲话。

    “如今北军悉数调出了京师前往各地剿匪,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驻守洛阳各关口。羽林左骑被抽调给曹操,袁术被调离虎贲卫去做了司隶校尉,虎贲卫、羽林右骑两支精兵彻底被宦官掌控,但是好在他们人数不多。可如今,宦官又控制了西园新军五千之众。将军,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袁绍心惊,卧了个大槽,何进八成要跪!刘宏虽然是个好色的男人,但是他不傻。可以说,自从何太后毒死王荣,刘宏心惊胆战移居南宫开始,皇帝与外戚的矛盾就越来越不可调和了。何太后一个妇人,敢做主毒死陛下爱妃吗?肯定是何进等外戚背后出谋划策。刘宏为何迟迟不立太子?还不是没有把握对抗外戚,就连刘协都是奶奶董太后来养。

    “俺哪知道!”袁绍自然装傻充楞,不想知道,知道了也装不知道。

    “将军来冀州也很多天了,应该也了解冀州的情况吧,是不是很吃惊?冀州二百万人口,多半都是荫户,而这些荫户,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属于那些宦官。自从陛下重用宦官开始,赵忠的家族就飞速壮大,知道安平国为何这么快被攻破吗?赵忠就是安平人,黄巾军对赵忠在安平国、河间国的庄园秋毫无犯,足以说明一切。而且这些宦官,也都喜欢扎堆,纷纷来冀州强买庄园,侵吞良田。将军,可明白宦官掌控朝廷的后果吗?”

    这么夸张吗?虽然袁绍早就知道这些狗太监跟黄巾有勾结,也知道邺县太监们的豪宅很多,但是的确没想到太监们的势力竟然已经遍布冀州各郡,如此庞大,而且还里应外合坑了安平王。简直丧心病狂,真是胆肥啊!

    袁绍突然就想明白,为什么黄巾跟赵忠会合作?赵忠家估计以前也是穷苦的贫农,否则谁没事愿意噶了蛋蛋去当太监。自从赵忠发迹之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家族也开始发展壮大,当然在冀州还不是这些老牌豪族的对手,于是乎,天然的跟昔日的穷苦兄弟黄巾军结成了攻守同盟,共同对抗各王国各豪族,抢他们的良田美姬。

    “然后呢?”袁绍继续装傻充楞,我就是个来奉命剿匪的,你们这浑水貌似有点深。

    淦!袁绍这人挺能装!审配很是无语,你是真傻还是装傻,宦官独掌大权之后,朝堂哪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本来皇帝也就是个吉祥物,大汉这块大蛋糕我们这些大族吃的正香,这宦官崛起,肯定要吃一大块,甚至全吃了。假以时日,搞不好还可能把汉室给废了,跟黄巾合流建立新朝,那大家伙都完犊子。

    “直说吧,奉大将军之命,请车骑将军秘密调兵前往洛阳,绞杀阉人,以正视听,重塑朝纲!”

    “如今,围困黄巾正是关键之时,如何能调兵撤走?再说没有陛下的旨意,调兵回朝,形同谋反啊!”搁以前的袁绍八成就同意了,可如今,你们狗咬狗,管老子啥事,不去!

    “实不相瞒,豫州刺史王允、凉州刺史董卓、并州刺史丁原,已经秘密调兵前往洛阳。将军,切莫错失良机!”

    袁绍有些生气,狗东西,你什么意思,威胁我?还是说,大将军请你是给你面子,你不来,有的是人来?

    “容我思量一番。有钱,好好陪客人玩几天!”袁绍发动托字诀,先缓几天看看。

    时光荏苒,转眼几日已经过去,这一日,清晨,袁绍照例啃着馒头就着蒜瓣巡营。忽然,快马传讯,说是洛阳来了圣旨。袁绍急招张有钱、梁鹄齐聚中军,三人打开密旨,大吃一惊,里面只有一个字:“准!”

    “这怕不是假的吧?”袁绍心想,刘宏再混账也不至于连个圣旨都这么省。搞不好,压根就没到刘宏手里。

    “正常圣旨,要有陛下的个人印章,再加上玉玺大印,最后还要三府府印。可这圣旨缺了三府印章,说明这事,压根没拿到朝堂商议。”梁鹄分析的有理有据。

    “假是假不了,可能当时陛下正忙于闺房之乐,随口回了个准,太监们就原话发过来了!”张有钱一副我懂的样子。

    额,你的大舅子正忙着调兵入京搞你呢,你还这么闲?真是令人汗颜啊。不过,肾是真好,令人羡慕。

    “可这种圣旨有什么用?张梁会信?”袁绍不觉的张梁会信,你糊弄鬼呢?

    “不如这样,辛苦一下梁司马,模仿这个笔迹,后面加点字润色一下!”张有钱灵机一动。

    “这怎么能行呢?被发现了,会被杀头的?”梁鹄怂的一批。

    “我觉的行,这圣旨你知我知、张梁知,再无其他人知道了,更不可能被陛下知道。再说陛下可能压根不知道这圣旨就一个字。只要招降成功,记你头功!”袁绍给张有钱一个赞赏的眼神,给梁鹄一个鼓励的眼神。

    “那我试试!”梁鹄在袁绍、张有钱的再三怂恿之下,没了主见。

    “必须的,鹄啊,慢慢模仿字迹,务必以假乱真,事关重大,不容有失。有钱,我们出去不要打扰司马。”

    袁绍、张有钱出了营帐,严令哨兵,不准任何人进入,这种事必须保密。

    “报,河间张郃率一千士卒前来,已到辕门外!”

    “报,渤海颜良文丑率三千士卒前来,已到辕门外!”

    “报,甘陵高览率二千士卒前来,已到辕门外!”

    还约好一起来,你们怕不是私底下商量过吧。河北四庭柱岂能是籍籍无名之辈,这不就被各郡推荐领兵前来剿匪了,意料之中。

    擂鼓聚将,接客!

    众将齐聚一堂,自是少不了一阵寒暄扯淡互吹。看着两列战将,袁绍心底里一阵暗爽,这都归咱管了!

    还别说,这冀州真是出了不少人才,如果常山小赵再过来,那可真是齐全了。历史上,赵云也是先投了袁绍,袁绍没重视他,直接又跳槽跟了公孙瓒,最后又被刘备给拐跑了。

    “报,冀州刺史王芬前来劳军!”

    王芬劳军,打什么主意?这人可不是个好人啊,历史上曾经跟许攸一块谋划废掉刘宏,立合肥候为帝,是个胆肥的主。

    又是一阵热闹,王芬命人将一车车酒肉米粮分给各营之后,与袁绍说起了悄悄话。

    “将军,我有个想法,名义上沮授、张郃、高岚、颜良文丑虽然归将军临时调动管辖,但是他们实际上还是我冀州的官、冀州的兵,所以,我想带领他们前往洛阳襄助大将军,将军您可以继续率领北军和本部人马围剿贼寇。此两全其美之计,将军也不用得罪大将军,也不用担心违放跑了贼寇,如何?”王芬言辞之间,流露出一股自信,仿佛胸有成竹。

    你什么意思?就算我不同意,你也能以刺史的命令调走沮授以及河北四庭柱?审配这个狗东西,算盘打的真好,眼看说服不了本将军,就去说服王芬,来个釜底抽薪。关键你还没辙,你不同意也没用,人家才是冀州刺史,沮授和四庭柱本来就是人家的手下,而且是来助拳的。助拳的意思是,临时听你的,大家剿灭黄巾,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听起来很不错嘛,王刺史真是替本将想出了个好办法,实在是不胜感激,那就这么办!”袁绍只能作假,答应人家。不然撕破脸,大家都不好看,恐怕在人家地盘上剿匪也会处处掣肘。当然最主要的是,陛下的圣旨已到,招降张梁的可能性大增,少一个人,少分一份功劳,哼!

    河北四庭柱以及沮授所部,跟着王芬、审配悄悄的走了,并对外声称前往常山一代剿灭张宝张燕等。

    袁绍、张有钱看着梁鹄添油加醋美化好的圣旨,很是佩服,满意的很。以假乱真,不,这就是真的,这本来就是真的,只不过是字数太少,加了点字而已。

    潇潇洒洒二百多字,主要意思三个,封张梁为平北中郎将,其余各回本郡县分配土地继续种地,五年不收税赋。

    于是,召集众将,开了个小会,会上袁绍做了招降张梁可能性的报告,并传达了陛下爱民如子的旨意。

    众将皆表示陛下是圣明的,将军的报告是充分的,会议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