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魂穿袁绍 » 第二十二章 飞箭传书

第二十二章 飞箭传书

    考虑到官军与黄巾军并无多少可信度,并没有派遣使者面对面谈判,而是采用飞箭传书,沟通有无,洽谈条件。袁绍一方是认真的,至于张梁一方大概率是抱着逗你玩的心态。

    当张曼成被击杀的消息随着季风飘到广宗城头的时候,广宗黄巾小兵出现了一阵阵的窃窃私语,军心动摇。

    张梁不得已,给小兵们洗脑了一番,说,就算投降,五年免税赋,那之后呢?黄巾小兵纷纷点头,认为人公将军说的对,差点上了狗官的当。

    当皇甫嵩大开杀戒,追杀黄巾数百里、一路血流成河的消息传到广宗城头的时候。广宗黄巾小兵又不淡定了,咱们跑吧,否则等皇甫嵩杀过来,我们八成死定了。

    张梁有点难,队伍不好带啊。又跟小兵们讲了一番道理,说,只有我们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才能活下去,否则一旦散去,那就是待宰的羔羊,随便一个小吏就能摘了你的大好头颅。众小兵思考了一番,觉的人公将军说的挺对,要团结,不能散伙,否则死的更快。

    当皇甫嵩、曹操大军进攻兖州黄巾,不接受投降,统统砍头的消息传到广宗。广宗黄巾小兵人心惶惶。如今被围在这里,只能等死吗?听说,皇甫那个屠夫正在准备北上,他是来砍我们头的吗?怎么办,跑也是死,打又打不过,要不我们投降给袁将军吧,毕竟他拥有美好的品德,听说他的佃户都不用交租子。

    张梁也不淡定了,心理暗骂小兵太天真。又给小兵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说,投降有什么好处,被打回原籍继续种地?等你的十二岁的闺女被地主抢走,官府会帮你出头吗?这个世界有说理的地方吗?拳头才是硬道理,我们聚在一起,才有活路,才能打出一片天。

    这些曾经被地主恶霸欺辱的小兵们,又开始义愤填膺,表示坚决拥护人公将军,誓死抵抗官军,打出一片天。

    袁绍对张梁的行为表示了遗憾,并一再表示,还有时间,双方还可以继续探讨,相信总会有办法避免流血牺牲,大家都是陛下的子民,没理由互相残杀。

    这一日,袁绍蹲在树荫下喝茶,双眼看着远处的广宗城,有些呆!也不知道何进跟陛下发展到哪一步了?谁赢谁输?袁家会不会被牵连?刘小倩、袁谭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抄底买的几十个庄子会不会打了水漂?

    “将军,可是为劝降一事发愁?”张有钱、梁鹄联袂而来。

    “两位,坐。实不相瞒,劝降这事,成不成,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反正死的不是我们。”袁绍如实说,黄巾投降,算是咱积德救了你们,你们不投降,等皇甫嵩北上,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实力差距明显。一方是控制了多半人口的地主武装,一方是各自为战人口也不占优的农民武装,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那将军为何郁郁寡欢,心事重重!”梁鹄倒是好眼力。

    “想必,你们俩也知道王芬带军去了哪里吧?”

    “这事,几乎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陛下恐怕也早就知道了。将军不参与其中,虽然独身事外,但是也危险重重,任何一方胜了,对将军都不利。”梁鹄分析问题拿手。

    “还有,即便将军不参与,袁家大概率也会参与的,袁术跟大将军走的很近。”张有钱补充。

    “两位可有什么办法?”袁绍当然也清楚,想了几天,越想越觉的自己的处境很尴尬。

    “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赌一把。表明立场,赢了升官发财,输了身败名裂或者投了黄巾。”张有钱直言不讳。

    “赌是要赌,但是也得赌赢面大的一方。大将军何进从外地调兵,而且不是他原本控制的北军精锐,北军精锐基本都在将军和皇甫嵩、朱儁的控制下剿匪。至于王允、王芬、丁原、董卓的地方军队,到了洛阳,他们会不会真心听大将军的话都不一定。而陛下拥有羽林右骑、虎贲卫两支精锐,再加上西园军五千新军,缺点是多数是新兵,但优点是,他们不存在调不动不配合的问题。”梁鹄发动辩证之技,深刻分析双方力量。

    “将军,我认为应当押陛下赢!”张有钱肯定是向着皇帝的,毕竟是皇帝的门生。

    “将军,我也认为应当押陛下赢!因为新军虽然是新兵,但是有炸药!炸药配方除了袁家工坊,就只有陛下知道了。”梁鹄也是陛下的门生,但是有理有据有节。

    “有钱,你是不是有办法不走驿站,将密信送到陛下手中?”袁绍也不是犹豫的人,俩手下都是偏向皇帝,自己也必须表态了。

    “嘿嘿,那肯定是有的!”

    “给陛下写个密信,告诉陛下何进偷偷调兵的事,还有,我们将调集所有骑兵追杀王芬所部。”袁绍心一狠,既然表明立场,就要再狠一点,你说的再好听,不如真刀真枪干一架证明自己的效果好。

    “将军英明,虽然陛下大概率已经知道了何进的动作,但是密信还是要写的,必须让陛下知道我们都是忠心耿耿的大好人!”张有钱拍了个马匹。

    “不过,要兵分两路,一路绕路快马前往洛阳,保护家眷。一路佯装支持大将军,追上王芬所部,发动突袭,胜算很大!”梁鹄有些激动,唾沫四溅。

    “军司马说的对,我们上次缴获的马匹,都交给刘强,差不多有300多骑兵吧,有钱,你也跟着去吧,刘强有点年轻,你们俩立刻出发,务必让所有弟兄的家眷都安全离开洛阳城,进入袁家堡,固守等待。”袁绍是果断的。

    张有钱、刘强没有耽搁,又从其他军营借了几十匹马,立刻赶往洛阳。

    袁绍则摆下好酒好菜,宴请了宗员、刘备。席间,双方对张梁进行了一番分析,认为张梁顽抗之心不死,短时间内无法招降,对继续围困广宗统一了思想。

    袁绍又详细解说了王芬带领冀州各郡兵马并不是去常山剿匪,而是前往洛阳,以清君侧为借口,欲行大逆不道弑君之事!毕竟,废帝这种事,王芬是真能干出来的,董卓也能干出来,反正照严重了说。

    刘备顿时大怒,大骂王芬狼子野心,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宗员也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表示若是没有黄巾掣肘,必提兵赶往洛阳灭了这帮叛逆。

    宗员原是护乌桓中郎将,驻地在幽州广宁一带,也就是河北张家口那地方。主要负责以夷制夷的朝廷政策,换句话说,就是招募乌桓骑兵教训乌桓人。刘备,幽州涿郡古天乐,手下也有一支一千多人的乌桓骑兵。他们俩背后的关系,耐人寻味,不可为外人道。能养得起一千多骑兵的主,显然不是卖草鞋的。刘备的老师卢植奉命北上剿匪,这俩人屁颠屁颠的前来投奔助拳,被任命为副将。

    卢植带出了刘备,皇甫嵩带出了曹操,朱儁带出了孙坚。与其说是汉末三杰提拔培养了刘备、曹操、孙坚,倒不如说,三个枭雄在剿灭黄巾的各战役中悟到了一些东西!

    袁绍见火候差不多了,立即表态。

    “玄德,昨夜,哥哥我一夜未睡,就在想,在不放跑黄巾贼的前提下,如何分兵回京斩杀奸贼,玄德可愿为我分忧?”袁绍一脸忠臣的模样。

    “将军,但有所命,无所不从!”刘备蹭的站起来,作揖严肃。

    “玄德可亲率我军所有骑兵,前往追赶王芬,假装奉命支援何进,杀他个措手不及。不过要在夜里离开,不能让张梁发现我等兵力空虚。”

    是夜,刘备带领二千多骑兵,悄悄的离开了。袁绍、宗员则安排一部小兵进入刘备的驻地,装模作样,虚虚实实。

    至于刘备打不打的过王芬,袁绍是不会怀疑的。刘关张带二千骑兵突袭五六千河北四庭柱的步兵,还能输?至于刘备会不会背叛,那更不用担心,刘备是汉室的忠实走狗。

    唯一担心的是张梁看出虚实,大举突围逃往常山,一旦跟张燕张宝会和,那就麻烦大了。没有骑兵的官军,人家跑,你都追不上,官军装备好,但是也沉啊,跑不快。人家黄巾甚至连那破长矛都可以扔了,直接撒丫子跑。

    一连几日,袁绍继续飞箭传书,行劝降之事。

    这一夜,袁绍躺下,思索着如何才能招降张梁,渐渐的睡着了。

    当咚咚咚的鼓声响起,外面已经杀声震天,夜袭!袁绍大惊,张梁真狗,不投降还搞偷袭。

    原本刘备的阵地,火光冲天。看来是被看穿了,这帮小兵真废物,演技太差!可是你平白少了很多马匹,谁看不出来?小兵表示这锅俺不背,也背不了了,因为张梁的大刀已经到砍过来了,赶紧润了。

    东门阵地,溃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年头打仗,一看势头不对,一个跑的比一个快。袁绍一面传令西门阵地宗员严加防范,一面命令魏延所部尽可能的收拢溃兵。

    至于夺回阵地,算了吧,如果东部阵地还没溃散,支援肯定是要支援的,但是这溃散的太快了,这个点上去,搞不好被溃兵给冲散。

    天亮,清点人数,少了648人,也不知道是被砍了,还是跑路了。

    东门大营被张梁占据,形式对袁绍急转直下,劝降更加的不可能了,袁绍急需一场胜利,找回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