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魂穿袁绍 » 第二十九章 夏收秋种

第二十九章 夏收秋种

    安平郡分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巨鹿、河间、甘陵等地,深山老林躲避战乱穷苦百姓得知安平郡的福利条件千真万确之后,纷纷前来落户,能有自己的地种,谁愿意再给狗大户当佃户。

    经过一个多月的落户、分田工作,安平郡那些已经破败的村落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安平王等等狗大户种的冬小麦,都便宜了袁绍!勤劳的人们,分得田地之后,就急匆匆的开始了收割,打算抢种一波粟,就是小米!更有聪明、胆肥、能干的小伙把村里的荒地拾掇了一下,也种上了粟,不种白不种,先占了再说。

    第一届安平领导班子集体会议召开,会上,郡守梁鹄做了详细的报告。全郡耕地568640亩,其中,军籍36056户、口36055。另招流民3550户,口10240,全郡在册人口46295。除去免赋军田,共收田赋41616石。

    袁绍心理估摸了一下,也就50万斤粮食左右。平时不打仗,小兵在家种地还行,不用吃军粮。这要是打仗,一个小兵一天不得吃上五六个馒头,怎么也得有个一斤多啊,50万斤,3万多大军半个月就给糟蹋没了。没了朝廷的后勤支援,以后日子要紧巴了。

    梁鹄的工作汇报结束,接下来就是讨论问题,毕竟都是大老粗,没干过县令的活。

    “将军,有一事,俺要向您禀报,事情有点严重,很多小兵闹着要请假,说是要回洛阳接家人来冀州定居!”宗员略显尴尬,以前没碰到过这事,眼下可不是太平时节,常山巨鹿甘陵还有黄巾肆虐,请假的有点多,万一你们请假不回来,那罪责俺担待不起!

    几个县令纷纷表示俺这也有这闹请假的,毕竟洛阳来的小兵也有近2万人!

    “将军,很多小兵在洛阳也是给大户当佃户,如今有了自己的田地,肯定不想回去,接家人来安平定居,有助于稳定军心,但也不能同时请假,可以分批!”梁鹄建言!

    “不过,如果让他们个人去洛阳,路途遥远,如今贼寇颇多,不安全,不如以冀州牧的名义派兵前往河内扎营立寨、聚集家眷,一路护送前来,更为妥当!”张有钱总有更可行的办法。

    “将军,这样还不行,关卡不一定放人,俺有经验,路条上最好多盖些章,郡守印、州牧印、将军印,都盖上,让他们知道来头吓人!”都官从事刘强经验之谈。

    刘强从洛阳归来之后,被袁绍任命为都官从事。负责乡游缴、县游缴的管理,治安、纠察不法等权力被独立出来,由都官从事负责,不再被乡长、县令管辖。这些大老粗县令本来就不想管这么多破事,没人表示反对!都很实在,不懂后面的门道!

    最终决定,小兵搬家一事,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并派了一个千人队前往河内朝歌扎营、负责家眷护送。

    会议继续。

    “将军,看看这个!”木老六递上来一个小本本。

    袁绍打开一看,户主,家庭成员,住址等等,手工画的一个个小表格,还用已经在军中流行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对每一个人进行了编号!这不就是户口本!字体工整,笔画纤细,好像不是毛笔写的!古人的智慧,有一次惊讶了袁绍。说白了,以前只是纸张不流行,有了纸这玩意,只要用心动动脑子表格化户口本,不难!

    “老六,一看这就不是你弄的,人呢?带来了没?”袁绍猜测,八成小兵队伍里又出现了类似魏延这种大能。

    很快门外就进来一个精神小伙,很年轻,跟刘强年纪差不多,绝对不到20。

    “属下贾云,原本是河东小吏!”小伙子自我介绍。

    “小伙子,你很不错。认识不认识贾诩?”袁绍想了想,好像就贾诩出名,贾平没听说过,不妨打听一下!

    “不认识。不过如果将军想征召人才,我觉的我族长贾习就不错!多次被朝中征召,但是族长说,党锢严重,动不动有掉脑袋的风险,都拒绝了,在家教授族中子弟。”

    这人牛不牛不知道,看来人家族人不少,如果族长来了,那他们族人是不是都得来?那必须得忽悠一下。

    “小云啊,你有县令之姿。要不你代替太史慈当下博县令如何?典学从事还是梁郡守兼任呢,再由你去请族长来!”袁绍想了想,决定,让贾云顶上去,调太史慈来广宗,准备剿灭甘陵黄巾。

    贾云闻言,大喜。朝廷征召族长也就给个县令,如今将军直接给了个典学从事,我也得了个县令。有点晕,幸福来的太突然。

    太史慈闻言,也大喜。这破县令无聊还费脑子!

    张有钱、木老六不高兴了,什么鬼,凭啥顶了太史慈,不顶了我的?

    “诸位,甘陵被围也快二个月了,据说那边的黄巾把甘陵的小麦都收割差不多了,是我们该动手的时候了!命太史慈为南征将军,每个县抽调500人,共计4000人,讨伐张牛角。”

    众人心想,听起来有点意思。拖到现在才出兵,就是等黄巾把甘陵的小麦收割完,目的就是招降他们,顺便卷走甘陵王一年的收成!如果提前出兵,招降了这么多人,都没粮食养,那多尴尬!必须白嫖甘陵王一把,卷走了他的粮食,还得让他感恩戴德。

    “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我们税收较少。此时出兵甘陵,或许还能从黄巾手里搞到不少粮食!”管粮食的才知道仓库里那点粮食有多寒酸,张有钱附议。

    张有钱本职簿曹从事,主管钱粮,兼任广宗县令。一人多职。没办法,缺人!

    又解决一件事,会议继续。

    “我们军中很多兄弟都是单身,每人一百亩地,还免税。家里的粮食都堆满了,一个人也吃不完,很多都被老鼠给糟蹋了,如果再被征召去打仗,粮食被偷了、房子漏水了,家里也没人。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平时小兵们想卖粮食,也没个商人收!”梁鹄抛出了问题。

    众人七嘴八舌,有的说,必须给小兵安排个媳妇,家里有人就好了!有的说,不如官府出面收购了,反正有钱!有的说,要赶紧剿灭贼寇,这样商人就来了!

    袁绍心想,安排媳妇有难度,毕竟哪里去找这么多女生,这事不能急,只要条件好,附近郡县的菇凉会来的。让商人买粮食,万万不行的,乱世,粮食才是最值钱的,不如自己全收了!

    “这事,由官府出面,按市价全收购了,禁止卖给外地商人,粮食还是放在我们仓库里才安全!”

    又一件事解决了!

    “武邑县,很多人病了,好像是瘟疫,虽然已经让大家带上口罩,瘟疫并没有蔓延开来,但是得病的人没有郎中诊治,怕是难以活命!”刘备有些憔悴,看来没少操心。

    袁绍心想,刘备治理一个县应该是没什么难度的,甚至比张有钱都有潜力。这么憔悴,八成是被瘟疫闹腾的。郎中,也是生产力!

    “不如以冀州牧的名义传令各郡国,征召一些郎中来安平建立一个医学院,专门研究治病救人,顺便传授医学,如何?”袁绍认为有必要将医学教育普及,汉末很多人家破人亡都是因为看不起病被破卖地。

    “这恐怕有难度,很多郎中都是家传,不愿意教授别人,就算教徒弟都留一手!”赵老四深有感触的样子!

    “那先以州牧的命令,让河间国出一些郎中应应急!”治病救人这事不能等,必须先用强搞几个郎中。

    “嘿嘿,将军,你这个医学院的想法,我二叔肯定支持赞赏,院长可以让他干!”张有钱若有所思,思考没失败!

    “敢问你二叔谁啊?有华佗牛吗?”魏延就知道有个华佗的名医,很牛!

    “张机张仲景!听说过没?”张有钱自豪的很。

    “没听说过!”魏延等人表示没印象啊,看张有钱那自豪的样子,略显无语。

    噗通,袁绍一激动,椅子坐歪了,摔了个四仰八叉!袁绍一直认为张有钱他爹就是个卖大力丸的,配方贡献给了陛下,那庄子就是刘宏赏赐的。谁能想到,张有钱的不靠谱老爹竟然有个叫张机的弟弟,失算了,不该骗人家的庄子,得罪了真正的大佬了。

    别看汉末这么多豪杰,如果不是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谁认识他们,一帮只会砍人的东西对文明有个毛的贡献?

    汉末真正对华夏文明、对中医有巨大贡献的也就张机了。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有钱啊!我有点对不起你爹,只要你二叔愿意来当院长,我愿意赔一千万钱!”

    “将军,一千万能买个太尉当当了!”张有钱以为袁绍口出狂言!

    于是,袁绍以冀州牧的身份派贾云去征召贾习,张有钱去征召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