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篆印谜案 » 第十章 古北水镇

第十章 古北水镇

    快过年了,勘探所组织职工去距市区110公里的邻县古北口游玩,那里地处京师咽喉要塞,从西周开始就有军队在此设防驻守。北朝时期,为了防御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和邻近的其它政权,政府在古北口第一次修筑了长城。明朝初年朱元璋派徐达等来修筑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处的城关,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砌石块以增强防御能力。

    隆庆三年张居正为了加强防务,把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调来修复长城。戚继光在修复古北口长城时,不仅保留了北齐长城,还在长城墙外又加砌了长城城砖,至此才有了著名的古北口双长城。只可惜,再坚固的城防也没能保住明朝岌岌可危的政权,明末崇祯年间京城先是被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在占领京师短短几十天后,李自成的起义军即被入关满清八旗铁骑赶走。之后,攻占下BJ城的清军建立起了满清政府。为了稳固政权,深知古北口乃是“京师锁钥”的摄政王多尔衮,下令正黄旗守卫古北口雄关。

    而今天,在古北口长城脚下的古北水镇里,还可见当年清军来此练兵驻防和当权者视察军务的印迹,如在那斑驳破败的古墙壁上,还留存清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在视察长城的古北口时所题写的诗作。如康熙皇帝所提的《古北口》绝句,还把这首诗赐给当朝宰相大学士张英,诗云: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笔锋苍劲有力,指点江山,气势磅礴,颇具帝王气势。

    水镇里还有一处以满洲“八旗”二字命名的“八旗会馆”,是一个展现八旗铁骑历史、八旗皇族子弟游玩习俗和满族平民生活的场所。一进会馆门,便见一处空旷场地上伫立有八根旗帜,分别是满洲八旗: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旗。相传在顺治之前,满洲八旗上三旗原本是正黄、镶黄和ZLQ。但多尔衮凭借其摄政王权势,将自己所属的正白旗提到了上三旗,把原来属于正三旗的ZLQ降到了下八旗里面。在此之后,满洲正三旗便是正黄、镶黄和正白旗。

    坐北向南屋子是中军堂,里面用雕塑的形式展现了萨尔浒之战时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与众将领在此议事的情景。萨尔浒之战是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队在辽宁抚顺萨尔浒与杨镐率领的明朝军队开展的战斗,战况空前惨烈,后金先是呈防守之势,但在努尔哈赤英明指挥和众将领齐心英勇奋战下,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最终转守为攻,大胜明军,歼敌5万余人。

    在东、西向走廊上,粘贴着满族皇亲贵胄在围猎时必须要进行的“塞宴四事”——即什榜(相扑)、布库(摔跤)、教跳(套马)、诈马(赛马)的插画复制品和相关文字介绍。其中布库、教跳、诈马源自蒙古民族,后被满族一直沿用下来,充分表现出满族——这个马背上民族的特质。除此之外,满族贵胄还经常进行的娱乐活动便是《甄嬛传》里,安陵容为讨雍正皇帝欢心所日夜练习,终在围猎时表演出的“冰嬉”了。长廊上虽无与此相关的图画,但却粘贴着详细介绍冰嬉的展板文字。冰嬉在清代是一个军训练习项目,又称为“跑冰”。按满清八旗习俗,每年冬至到三九,于太液池即BJ之三海校阅八旗溜冰。表演一般有三种,一是速滑,也叫“滑擦”,比赛者身穿马褂,背插小旗,足蹬铁齿冰鞋比滑行速度,先滑到终点夺标旗者为胜;第二种是杂技滑冰,即在冰上表演各式动作,如冰上飞叉、耍刀、弄幡、叠罗汉等;第三种便是冰上踢球,也有在冰上比赛踢球的。另外还介绍了满族八旗子弟其他游玩习俗项目如骑射、投壶、掷箭等。

    后院则展现满族普通百姓生活起居情形,其中的婚俗厅,里面陈列着满族祭祀用品,还有萨满跳野绳祭祀时佩戴的用草批、兽革、树皮、龟盖、贝壳制作的面具,塑造出人、鸟、鬼怪等各种脸面形象,或狰狞、或慈祥,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另外,还有女子新婚时所用的化妆盒、漆金暖手壶、头饰,造型别致精巧,以及小孩衣帽和玩耍用的鸽子哨、蝈蝈罐等。

    旁边紧挨着是个满族式样的民宅,突显了满族百姓居家布置以东为尊的特点,即东边房间用于待客或书房,西屋则为卧室,里面摆放着满人睡觉的土炕、被褥、鸡毛掸、针线包和哄孩子的摇篮等。布局虽不豪华宽敞,却给人以温馨舒适感觉。

    也许经历过战争硝烟和岁月磨蚀,再强悍的八旗铁骑,也终有老迈衰败的一天;再辉煌的皇权,也会面临被覆灭的局面。只能留下些断壁残垣和碎片遗迹供后人纪念、凭吊。而真正让我们倍感亲切、进而产生共鸣的,却是那些在当时看似最不起眼、最普通的民宅、物件和民族色彩。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飞白在那里的美食街吃饭,里面有很多各式小商铺:我点了份家常豆腐和一块梅花糕,他要了碗牛杂粉和一个温泉蛋,之后便端着食物去旁边休息区吃饭。谁知这么点东西竟要了我俩快一百块。可就这么贵的食物还有那么多人排队买,排在后面的人还可能买不到。没办法,这就是旅游景点。

    我跑了半天也真是饿坏了,抓过一块梅花糕就往嘴里塞。我一边嚼着,一边问向飞白:“你看这场景,人头攒动的,真想不到这里平时也有这么多人来旅游。”

    飞白用筷子从碗里挑起两根米粉,就着热汤“嗞溜”一声吸到了嘴里,咀嚼片刻说:“不过它这里的食物味道还是不错的,就是量太小了,根本吃不饱。一会儿我还要再去买点,你还要不要啊?”

    我摇了摇头说不要了,突然我看到他胸前戴着个刻着观音像的翡翠色玉坠子,我记得这是我去年年初他过生日时,送他的生日礼物,便调侃道:“没想到我去年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你还在戴啊,平时我竟没注意到啊?”

    飞白笑着摇摇头说:“你这回可是打眼了,你送我的生日礼物我哪舍得老戴出来啊,要是弄脏弄丢,或是有划痕了怎么办啊。这是我最近从旧货摊上淘的,玉的成色、水头都不如你送给我的那个,价格也便宜得很。”

    “哎呀,”我一拍脑门,这才恍然大悟:“你看我这马大哈,连自己送的东西都分不清了,真不应该啊。”

    “没什么的,”飞白宽慰我:“翡翠本就不好辨认,如果不是专业学过,乍一看是容易弄错的。”

    “也是,那我给你的坠子你可要保管好啊。”

    “放心吧,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都连同盒子一直好好放在我卧室的抽屉里呢。”

    “嗯,那今年你又快过生日了,我再送你——”说着,我的脑海里突然重复着刚才听到的那个词“盒子”?

    “盒子”?又是盒子?我想起当时送给飞白礼物时的确是有盒子的,只是那是什么颜色,我却不能确定了,哎,我这个记性啊,才过去一年。

    只是我怎么还模糊记忆着那个盒子是紫色的,如果是紫色的,那难道和那个盒子,怪不得我之前对那个盒子会有印象,却一时想不起来了。只是这不可能啊,这件事不可能和他扯上关系的,不过——“飞白,你还记得当时那个装玉坠子的盒子是什么颜色的吗?”

    我还是忍不住想问问他,他听后停下了筷子,然后很平静地答道:“绿色啊,和坠子颜色很搭的。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啊,我就说嘛,怎么会和他有关系,原来是我记错了颜色,还乱怀疑人,想到此我赶忙解释:“没什么,就是随口一问。吃馄饨吗?不够的话可以点份馄饨,我刚才看有家馄饨店排队客人挺多的,味道应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