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红楼,只想长生 » 第28章 羞答答的玫瑰

第28章 羞答答的玫瑰

    桃李园。

    柔和的月华似水波一般,让庭院笼罩了一层淡淡的轻纱。

    偶尔飘过的桃李芳香,如同月夜深处的琴声,若有若无更加勾动心弦。

    间或传来宿鸟叫声,此起彼伏,一声亮过一声,逗引着双方暗藏的喜悦。

    卧房内。

    娇滴滴的美人儿,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顿让贾瑞迷留没乱,心痒难挠,深吸一口气,保持灵台清明。

    他自问又不是啥正人君子,相反早已兽血沸腾,反正迟早都能吃着,除了伐毛洗髓脱胎换骨,泄身无益之外,只是不想过早的毁了名器而已。

    “咱们说会子话吧!你可知你的原名和父母?”

    “不记得了!”香菱轻轻摇摇头。

    “你可听过甄士隐?”贾瑞再问。

    香菱身形一颤,蹙眉努力回忆中,却发现头脑空空,过去之事如同封印一般。

    “听着名字很熟悉……却想不起来。但我知是被拐子养大,自小被打怕了的,今日罪孽可满了。”

    说完,恬淡一笑。

    命运多舛,却当做宿命,坦然接受。

    浑融天真,毫无心机,总是笑嘻嘻地面对人世的一切。

    她尚且不知,若非贾瑞将她拉出泥潭,悲惨的命运才刚刚开始。

    “有个女子,原来的名字叫甄英莲,与宝钗姐姐同庚,都是十三。

    家住姑苏阊门,父亲叫甄士隐,严正清白,禀性恬淡,为本地望族,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

    父母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你一个女儿,如掌上明珠般,全家极其疼爱。

    在四岁那年的元宵佳节,看社火花灯,半夜时家人霍启因小解,将英莲放在一家人家门槛上,待他回来,女子不见踪影。

    全家人到处寻找,皆无音讯。

    甄父痛失爱女,家里又着火,不得已,变卖家产投奔外公封肃,没想到外公是势利眼,骗了银子,既悔恨投奔错了人,又急忿怨痛。

    他本已有积伤,且暮年之人。

    经过这么些打击,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现在却不知去向。”

    随着贾瑞娓娓道来,香菱虽目露茫然,眼泪却扑簌簌的滚珠落下。

    ......

    “我啥都想不起来,但就是莫名的心疼……”

    香菱捂着胸口,梨花带雨,更是我见犹怜。

    “在她脆弱无助之际,需要点安慰,给她点甜头吧......浅尝辄止就行!”

    轻轻地捧起香菱的俏脸,腮凝新荔,鼻腻鹅脂,贾瑞不禁怦然心动。

    香菱怔怔看着贾瑞,看着他温暖疼惜的笑,感觉好暖,似一直能暖到她心窝底……

    “你的原名叫甄英莲。以后就叫莲儿吧,我会用一生呵护你,怜惜你!”

    几乎能感受到帅俊公子呼出的热气,香菱不由心中怦怦直跳,慌乱中双眼微闭,滢润的樱桃小嘴微微翕张,如初绽的玫瑰花瓣,任君采撷。

    “唔......”

    倏然,一股火热温润的电流从嘴唇划过,顿时麻酥酥、痒酥酥的,浑身也提不上力气。

    无处安放的小手无师自通的吊在男人的脖颈上,浑身战栗,檀口中不住地流泻出呢喃,一双美眸也早已紧紧闭。

    只感觉整个人像柳絮般,飞啊飞......

    被子不知何时滑落,不着一物的娇躯香馥馥白腻腻,如极品薄胎细瓷,玲珑精致,竟无一丝瑕疵,在烛火下泛起淡淡的玫瑰红。

    ......

    不知过了多久,贾瑞即将灵台失守时,脑海似划过一道闪电,

    若如此便毁了香菱,和贾蓉、薛蟠之流,又有何区别?

    “好了,现在莲儿已是我的女人了......”

    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香菱依然如痴如醉,媚眼如丝。

    “嗯,莲儿已经是爷的人了。”

    她懵懵懂懂的,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楚,也是极为满足的。

    ......

    “甜甜的睡一觉吧......”

    随着贾瑞的轻抚,香菱沉沉睡去,弯翘的嘴角,露出满足。

    “果真是冰清玉洁的女儿家啊,以为亲亲便是男女之事了!”

    贾瑞轻叹一声,起身又来到蒲团盘膝而坐。

    翌日清晨。

    香菱八爪鱼般,光着身子趴在贾瑞身上熟睡。

    贾瑞苦笑一下,可要了老命了,这是考验干部意志力啊!

    也太容易擦枪走火。

    欲将她从身上翻下来,如护食小猫,睡眼惺忪、哼哼唧唧还不愿,最终翘臀挨了两巴掌,才不情愿翻身下来,鹌鹑般蜷缩成一团,咕哝几声,继续睡去。

    正在长身体,就多睡会吧!

    贾瑞起身打了一趟拳。

    太奶挤眉弄眼,意味深长笑道:“你的小媳妇还没起身?”

    贾瑞笑道:“她还是个孩子,还在长身体,让她多睡会!”

    “嗯,丫头小才刚破瓜,让她多睡会,年轻人火气旺,来日方长,要懂得节制......太奶给你俩炖野参鸡汤,好好补补......”

    太奶絮絮叨叨一番,便走进后厨与婆子交代着。

    “噗......”

    贾瑞目瞪口呆,一脸黑线。

    ......

    香菱梳了个丸子头,蹦蹦跳跳来到院里。

    这还没施以雨露,肌肤白里透红,水当当、粉嘟嘟的,伸着脖子看着厨房忙碌的太奶,吐吐丁香小舌,嗔怪道:“爷怎么不叫我起身?姨太太说,不可恃宠而骄,要勤快有眼力劲。”

    “打都打不醒,还说不叫你!”贾瑞暗思着,笑道:“家里没那么多规矩,你还在长身体,多睡会长得快!

    记得你认得字的,家里有诗经,你没事多读读,空了我把唐诗三百首编撰一番,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不得你以后自个还会作诗呢!”

    贾瑞就个人的知识宽度,可肆意吊打翰林大学士,缘何?

    古代,囿于印刷和交通限制,知识领域呈现碎片化。

    或许,几十个大学士都不一定能凑出唐诗三百首。

    再如,后世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无一人能全部掌握,缘何?

    古代都是师徒相授,言传身教,这些国粹巨典都掌握在各个世家或宗门,试问,谁愿贡献分享?又有谁来做整合?

    ......

    “爷喜欢莲儿学诗,莲儿就学。”香菱认真点点头,明眸熠熠流波。

    “???”

    贾瑞愕然间,便明白了。

    两年后,香菱学诗,并非附庸风雅,

    [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连薛姨妈、薛宝钗都都想撮合薛蟠和黛玉,香菱怎么会不知道?

    明明薛宝钗也很懂作诗,为什么香菱要舍近求远,一直要等到住进大观园?她有意去接近林黛玉、模仿林黛玉,学诗就是最好的途径。

    只为讨得薛蟠的喜欢。

    “可怜的女儿家啊?!终究是错付了!”贾瑞暗自叹息,道:“女儿家写诗,通常是多愁善感、无病呻吟,伤春悲秋,会让性儿敏感伤情。

    但,莲儿若想成为大文人,我还是教得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