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一小兵 » 第92章 邀请留下

第92章 邀请留下

    刘备听从徐庶的建议,派孙乾出使荆州谈结盟。

    孙乾擅长外交,一上来先撇清跟黄祖的矛盾,只说刘备是为了相助江夏才会出兵,却不想江东军太过强大,而黄祖冒然深入,导致丢了西陵等地。

    好在刘备军攻下夏口,这才阻止了江东军继续西来。

    然后刘备一方希望可以常驻夏口,与荆州共进退。

    刘表一听正合他意,反正之前也是交给黄祖全权负责江夏事务,如今换个能力更强的刘备也没多大区别,只要刘备军能替他守住荆州的东大门,结盟完全没问题,就是送些支援也不在话下。

    孙乾一听刘表同意了,便趁机开口索要支援,希望刘表可以借出长沙郡作为刘备军的后方基地。

    此时的荆州可谓是内忧外患,几大豪族暗中较劲甚至威胁到了刘表的权利,平衡和制约这几家豪族刻不容缓。

    而外患方面,江夏郡丢了西陵一线,武陵蛮夷在荆南肆虐数月尚未平定,豫章的江东军又对长沙发动了攻势。刘表派遣的人员前去应对都没啥太好成效。

    心想着既然都是对抗江东,干脆就把长沙那边也交给刘备去管吧。

    时有心腹蔡瑁提议不可把长沙郡全部借出,只给几县即可,刘表从之,分出益阳、罗县交给刘备管理。

    此行相当顺利,孙乾立下大功,回到夏口刘备亲自出迎,并称赞说孙乾之口舌可比精兵数万。

    …………

    九江郡合肥城,就在糜芳带兵离开的第三天,赵云到了。

    裴远高兴极了大摆宴席款待,还让手下去请糜竺同来庆贺。

    糜竺对赵云印象不深,隐约觉着在徐州的时候听过其名,好像是青州刺史田楷的手下。

    当时糜家只把目光盯在刘备身上,怎会去关注一个没啥名气的小将。

    再一问赵云来投只带百人,更觉裴远没必要大费周章,拒绝赴宴。

    这是士族对身份低微之人的正常态度,所以很多寒门子弟和有能力有抱负的人都希望可以遇上真正礼贤下士的明主。

    赵云曾投过袁绍和公孙瓒都未得到重用,援助徐州的时候与刘备同行,被对方的气度和远大志向所折服,而刘备亦表达了对赵云的欣赏和招揽之意,暗示将来若能来投,必会重用。

    “听闻玄德公现困江夏,为何少将军却带兵停驻此地?”此时赵云还不清楚最新情况,酒过三巡便着急建议裴远带兵去援夏口。

    裴远知他用意,无非是想快些见到刘备然后宣誓效忠,心中不自然的有些嫉妒,想着赵云反正是要在刘备军中效力的,送去荆南还不如留在淮南帮助自己。

    “赵将军误会了,义父他现在可能已经去了荆南……”

    裴远没把赵云当成外人,便将刘备近况以及军中部署全都告诉了他。

    赵云听完后当场震惊。

    “北攻淮南,南占荆南,打通南北,吞并江东,对抗中原,匡扶汉室!这真的是少将军想出的主意?”

    “自然是我想出来的,赵将军若不信可去寿春去问糜先生。”此时不是谦虚的时候,只有得到赵云的认同,才有可能将他暂留在淮南这里帮忙。

    “在下没有怀疑,实在是少将军的计划太过惊艳!”

    这套战略方针可谓是布局深远,惊为天人,赵云原以为裴远只是有些特别,哪想竟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关键还有匡扶朝廷的大志向,深得赵云好感。

    裴远智慧超凡,比之前效力公孙将军的那些谋士不知强上多少倍,怪不得玄德公会收他为义子!

    能叫赵云佩服的人可不多。

    从震惊到欣赏再变成佩服,赵云的这些表情变化全被裴远尽收眼底,心说应该是得到了他的认可,不由一喜,决定尝试挽留。

    “赵将军谬赞了,此套方案虽然算得上精妙,可执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义父那边有谋臣猛将相助,占领荆南易如反掌,而我这边就难了,光是东城门外的朱灵一军就叫人头疼不已。”裴远装作犯难。

    赵云心想吾已决定投效玄德公,可是去荆南的路被江东军封锁,既然不便南下倒不如留在此地帮助裴远建功,将来再去见玄德公也不至于两手空空被其他人小看。

    赵云知道刘备不会介意这些,但是刘备的那些手下就不好说了,比如糜竺就是个例子,拒绝赴宴很明显就是轻视他。

    “若少将军不弃,在下愿助少将军灭掉城外敌军!”

    “如此,甚好!!”

    ‘诡计得逞’裴远忙端起酒碗猛灌几口,将那份窃喜压在心底。

    哈哈哈哈竟真把赵云留住了,正所谓日久生情,说不定过段时间他就不想去荆南了!

    酒宴之后裴远带着赵云和廖化等人一起去刺史府。

    刘馥见了起身相迎,“见过少将军。”

    “见过刘刺史。”裴远客气回礼,然后介绍几人认识。

    “今日前来其实是有事想请刘刺史帮忙。”

    “少将军尽管开口。”

    “我想请刘刺史给他们几位封个官。”

    “在下照办。”

    那日之后刘馥彻底想通,他算是死过一回的人,不在为虚名而烦恼,只想着把淮南建设成富饶之乡。

    而裴远占领合肥之后约束手下,施恩百姓,刘馥甚是佩服,对他而言又是裴远饶其不死,还帮他保住名声,让他放手施展,这份恩情值得为之报效。

    裴远的军衔还是个校尉而已,只是因为顶着少将军的头衔能在特殊时期不受统兵限制,但是他想封赏有功的下属最高也就是個伯长。

    刘馥就不一样了,他是朝廷认证的扬州刺史,推荐和封几个不痛不痒的官职还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裴远只是需要官位和职权,并不用刘馥去向朝廷推荐和索要俸禄。

    汉末刺史从监察官逐渐变成地方最高长官,甚至有些强势的刺史其实就跟州牧权利一样,只是名称不同罢了。

    在裴远的建议下,由赵云暂代九江郡太守。

    廖化、周仓、裴元绍、万达全封都尉,辅佐太守掌管军事以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