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赚了个寂寞 » 第21章 我是学工商管理的

第21章 我是学工商管理的

    “老大,你在学生会帮我问下材院的课表呗,我想去旁听一下材院的课。”

    “我们是学工商管理的啊,你之前做外挂不是说自己有计算机天赋么,往这方面努力啊,材院计算机课程有哪个教授很厉害么?”

    “没有啊,就是我公司最近在做个设备,遇到了电池方面的问题,就想问问材院的导师能不能进行商业合作,我刚好是学校的学生,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借口么?”

    “行,下午抄给你。”

    苏然只是需要一个名头,自己锂硅电池技术已经写好了,但是自己不能就这样拿出来啊,前面的专利技术还可以说是因为自己计算机技术好,编程能力强,储存记忆体也是因为有现成的技术参考才做出来的。

    锂硅电池就离谱了,你一没实验室,二没专业知识,直接掏出来容易被切片啊。所以就需要找个老师合作一下了,委托一个实验室,他可以刷论文,自己就可以安心拿成果了。

    过了几天,苏然找到来到吴为教授的课堂,坐在第一排准备听听课,等两节专业大课上完后跟吴教授聊一聊合作的事。

    为什么找吴为呢?苏然在学校官网挑选查询了好久,才挑中了他。年轻有活力,40多岁的教授,美国西北大学材料学博士,对科研还是有想法了,回国没多久,还没想着一心变成学阀,一心想着评职称。

    要是找个年纪大点的,苏然也把不准到底会发生什么了,毕竟后世专家教授这个词都被玩坏了。

    突然教室安静下来,一个中年男人大步跨上讲台,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若如旁人说起来,

    “把《计算材料学》翻开,我大概讲解下这门课。”

    “计算材料学(computationalmaterialsscience),是以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大型计算机机群(甚至超级计算机)为载体,以计算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理化性质、性能表征参数等数据为目标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对以实验为主的传统材料学科的补充和深入挖掘,通过计算所得的数据从微观、介观、宏观尺度对实验背后的机理进行多层次的研究与分析,使之不仅仅停留在“定性”的讨论上,而是能上升到“定量”的理论高度。”

    “第一章主要讲计算,用计算的方式了解材料。”

    “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是从量子力学理论出发的计算方法,它“号称”自己仅需要原子精细结构常数、电子质量及带电量、原子核质量及电量、普朗克常量和光速这几个已知的参数,便可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经过多个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进而得到材料(几乎)所有的基态性质。”

    “举个例子。”

    “这是个锂电池里面锂离子在通电状态下的表面结构模型,我把原子精细结构常数、电子质量及带电量、原子核质量及电量、普朗克常量和光速都列出来了。”

    “请计算一下锂离子的态密度跟电荷分布情况。”

    “书上没有答案,只有计算方法,有没有人愿意拿着书上来计算试试看。我看步骤给加平时成绩,如果做出来了这门课平时成绩给满分。”

    吴为平视看着一大片脑袋都低着没人动,心里叹了口气,视线往下移,刚好看见了望着自己的苏然,

    “第一排这位同学,嗯,就你了,别左右看了,就是你,上来试试。”

    苏然心里瞬间草泥马跑过,自己是来考察吴为的,现在反而要被他考察了。也不好公然反抗教授,苏然只得站起来,看了看两边都坐满了人,也懒得一个个让他们让位了,直接一个翻身从连排桌翻了过去。

    “同学你不拿书么,预习过了?”

    “我没带书。”

    苏然从粉笔盒拿出一根白色粉笔,就着吴为给出的条件开始算了起来,不一会黑板就被他写满了,左下角的黑板就被他拉了上去。

    吴为刚听到苏然没带书还觉得这个学生事破罐子破摔上来乱写,没想到这个学生还真预习过,计算一点问题没有,步骤行云流水有理有节,不过就是很少用到物理思维,全部都是数学思路。他数学学得真好,但是物理可能不行。

    还是要告诫他,虽然数学是基础学科,但是加入一些“经验参数”,前人得出的、已得到大量实例验证的规律,或者来自于实验领域最直接的结果,能有效地减少计算资源的损耗,进而保证计算工作在最优化的条件下进行。

    苏然也想不到,自己因为没有刷物理经验,只用数学计算的方式,会让吴为脑补这么多。苏然又刷刷写完了一面黑板,又转战右边的两块。

    阶梯教室开始窃窃私语,

    “这人哪个班的,没见过啊?”

    “是一班的么?高考分数最高的都分在一班了。”

    “不是我们班的,没见过这个人。”

    “他很会啊,这些计算思路我也没想到。”

    “我上我也行。”

    “那你怎么不上?”

    “我就是举手慢了,就思考了几秒,教授就把他点上去了。”

    “屁,我刚刚看见你低头了。”

    “毛线,我那时战术性为思考争取时间。”

    “嗯,你那是战术性躲避老师视线。”

    “你也低头了。”

    ······

    苏然又写满了一面黑板,因为纯靠数学计算量确实有点大,黑板都快被用完了。

    吴为也没想到有人会靠数学硬算,他的预计是参考书上的经验参数,大约用一个黑板的计算就能解决问题了,没想到这个学生花了三个黑板都没写完,但愿其他学生不要学他,不然期末考试卷面都会不够用了。

    吴为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一节课都快完了,就准备叫停苏然,看着他的结果也要算出来了,后面也就是个小计算而已,主要是黑板最后肯定还是写不下的。

    “这位同学,就写到这里吧,后面的结果差不多可以看出来了,没必要写完了,也写不下,就这样就行了,平时成绩我算你满分。你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啊。”

    吴为拿着名单,准备记录下自己这个优秀学生。

    “啊,老师我是来蹭课的。”

    “哦?你的数学能力不错啊,是数院的吧,不错,不错,要不要转专业到我们这里来啊,数院就业环境也不行啊。”

    “老师,我是学工商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