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称帝从被陷害谋反开始 » 第22章“藏锋”的李隆基父子

第22章“藏锋”的李隆基父子

    杨再思感到自己的喉咙生疼,窒息感由然而生。

    顾不得还在冒血,已经浸湿衣衫的伤口。

    双手死命握着武三思那青筋暴起的手。

    “梁王...饶...”

    “咳咳...这些...年...咳...办事...不少...”

    咬牙切齿的武三思几乎快要失去理智。

    感觉到脖颈再次收缩,连求饶的话都很是艰难才能喊出来。

    杨再思知晓求饶无用,强烈的生存念头让他开始捶打武三思的手与胸膛。

    “放...放...”

    自幼习武,身体强壮的武三思对于那力道不大拳头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像是一个三岁小孩在捶打一名成年人。

    杨再思的眼前开始冒起了星星,视线开始十分模糊,眩晕感充满了整个大脑,觉自己快要失去了所有的思考能力,

    想要抬起的手再次挥过去,却发现只能抬至半空。

    “咚.”

    人体摔到地面上的声音响起。

    “何...何...何...”拉风箱般的沉喘息声响起。

    武三思哼了一声,转过身去。

    “来人,带下去治伤。”

    已无力爬起,爬在地面上,口水从嘴角流淌到面部左侧的杨再思无力谢道:“谢...谢梁王不...不杀之恩。”

    ......

    积善坊,李旦、李隆基宅。

    想比与隔着天街,对面尚善坊间的紧张气氛不同的是。

    李隆基府宅正堂的气氛很融洽。

    李隆基穿着墨绿色圆领,衣服上绣着腾蛇,乌黑的长发用一顶镶嵌着紫绿玛瑙的玉冠竖起,面容棱角分明,高鼻梁,双眼明亮,摸样甚是英俊。

    他坐于圆桌左侧。

    而坐于正中的是一名穿着狐裘的中年男子。

    他的气质带着威严,眼神深邃。

    长得宽额头,瘦脸庞,留有山羊胡。

    正是相王,与李显同为废过一次皇帝位的李旦。

    “孩儿敬父王一杯。”李隆基举起了白玉杯。

    作为父亲,李旦笑着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李旦对李隆基问道:“三郎,明日出城之后,你打算往何处去寻那‘逆贼’。”

    李隆基抱拳低头:“孩儿并无头绪,还望父王教导。”

    对于自己没有头绪,他没有隐瞒。

    李旦深吸一口气又吐了出来,嗯了一声。

    沉思了一会才说道:“你久居深宫,明日出城后,想去那观赏风景,便带着‘百骑’去那,不要对他人坦露心声便可。”

    在李隆基未领云骑尉之前,他的官职是尚辇奉御,负责掌管皇帝的内外闲厩马匹。

    “为何,如此岂不违反了皇祖母之令,若被‘百骑’看出异常,回禀皇祖母,皇祖母知晓孩儿不曾用心,敷衍了事,岂不害了父王。”李隆基有些不解的问道。

    对于武则天,他是恐惧的。

    早年,以皇孙身份被降封为临淄王,母亲窦妃被户婢团儿诬谄为“厌蛊咒诅”,与刘妃一起被秘密地杀死于宫中,不知埋在何处。

    在父亲被废皇帝位后,又被幽禁与宫中,由李旦另一位妾室豆卢氏和自己的姨妈窦氏抚养、照料。

    所以,打小他便知道那个坐于龙椅,高高在上的皇祖母对她的儿子、孙子没有任何感情。

    李旦没有去看自己的儿子,只是伸手按住李隆基的肩膀,时而使力,时而松开。

    李隆基感到生疼,却不敢出声,亦不敢躲避。

    李旦语重心长的问道:“三郎啊!你可知你我父子正处于风口浪尖。”

    重重点了一下头的李隆基回道:“自是知晓,所以不解。”

    “那你知道,可能忠于李唐的大臣有多少。”

    对于外臣,李隆基接触的比李重润少上不知道多少,毕竟他只是一个养马的。

    “张相,韦相,徐公,如果狄公不曾过世,也算一位,其余的...恕孩儿愚笨。”只有这几个名声够大的,他才能做出肯定。

    李旦知道自己儿子说的是张柬之、韦安石、徐有功。

    他已是十分安慰,笑道:“那你觉得如果太子出事,这些大臣是会站在那边。”

    李隆基只是领了圣旨,并没有参加朝议的资格,对此,压只知结果,不知过程。

    而‘百骑’也在明日才会离开皇宫,来到他府门前。

    “望父王教。”

    李旦凝重的对李隆基道:“今日在‘明堂’,张相、韦相带领着半数臣子替太子开脱,并促成太子妃领养‘北海王’之事,生称太子与邵王谋逆绝无半点关系。”

    “徐公呢。”见自己父王没提到自己猜测的另外一人,李隆基忍不住问道。

    “徐公...”李旦沉默了一会。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的看证据,既没有替太子开脱,也没有落井下石,只是一味的请求母后追查到底。”

    知道自己父王领了左、右羽林卫大将军,李隆基想知道自家父王又说了些什么:“父王又作何应对。”

    “作何应对!?”说着说着,李旦笑了起来,笑的有些得意。

    他手肘顶在桌面上,将自己脑袋支起:“你父王我...”哼哼笑了两声:“你父王我什么都没做,一言不发,额头生汗,嘴唇发白,浑身颤抖,还能作何。”

    见自家父王是因为害怕。惊惧才获得左、右羽林卫大将军,才获得八千羽林卫。

    李隆基想到了自己的两名叔父。

    论仁孝,令满朝臣工满意,未尝犯错,在诸多皇子中,得到皇祖父肯定的是太子李弘。

    论才华,诸多皇子中的佼佼者,二十余岁已能统召帝国杰出的学者们注释晦涩难懂的《后汉书》的潞王李贤,

    这二人亦与自己父王同为一母同胞。

    但他们的能力却远在自家父王之上。

    李隆基突然明白过,事情无需办好,只要符合自己的皇祖母心意,自己再不犯错,至于能不能抓到那名潜逃的堂兄。

    这或许并不是重点,而是自己的表现。

    千骑对皇帝的忠诚度,养马的他自是知道。

    哪怕他贵为皇孙,平日里‘千骑’统领从他这里抽调马匹,也只是公事公办,其它多余的话更是一句不说。

    而明日他统领的‘百骑’,表面上是听他差遣,实则用于牵制自家父王。

    若父王在京有异动,自家父王这一脉,率先身首异处的人必是他。

    李隆基站起身,深深的弯腰恭敬行礼:“孩儿明了。”

    李旦满意的笑了笑:“坐下,菜凉了。”

    “是。”

    李隆基离开回房后,李旦便回了书房。

    此时他的书房中的高背椅上正坐着一名张相粗狂,皮肤因常年饱受风沙侵蚀而显得暗淡的高大男子。

    “恭喜相王殿下如愿以偿,不紧让你母后升起罢免太子之心,还让她怀疑起张氏兄弟。”还未等李旦将房门紧锁,他便祝福道。

    来人正是阿史那咄悉匐,他是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的弟弟。

    “你要的药材、棉衣等物本王会尽快筹集。”李旦承诺道。

    阿史那咄悉匐低沉的呵呵笑了两声:“好,相信相王不会食言,否则,你拿到的就不是张氏兄弟勾结我族的证据,而是张氏兄弟拿到你我之间的交易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