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9种田养家 » 第77章 人总要向前看的

第77章 人总要向前看的

    故事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43年底,张家集街市的东口开起了一间小馆子,这个小馆子的位置有一点微妙,站在门口,脑袋伸得稍长一点点,就能看到敌军的司令部。

    馆子专卖面条,像什么拉面、刀削面、手擀面等等,下面的面汤都是用鸡汤吊出来的,特别的鲜。

    说来也怪,自打开张以后,就从来没有人见过老板,也没有人知道老板是谁。

    平日里,馆子就由一个胖胖的厨子跟一个瘦瘦的跑堂两人一起经营。

    一胖一瘦,堪称绝配。

    馆子没开多久,这生意就蒸蒸日上起来,这主要就归功于胖大厨的好手艺了。

    汤好,面条更好,只要是吃过第一次的人,还会想来吃第二次。

    然后,就把斜对面的那些人也吸引过来了。

    当然,钱人家是不会给的,稍有不周到的地方,还会吹胡子瞪眼。

    不过好在瘦跑堂嘴皮子很厉害,回回都能化险为夷。

    有安叔在接到上头的接头任务时,他也是大大吃了一惊。

    他是怎么都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店就是新设的联络点,而那个胖大厨跟瘦跑堂竟然是他接头的对象。

    不过因为他跟这两个人是两条线上的人,他也不清楚两人的底细。

    他的任务只有接头,跟取情报两条。

    而接头的暗号也是挺接地气的。

    某天午后,穿着一身新衣的陈有安走进馆子,他先是环顾了一下整个小馆,此时早已过了饭时,馆子里只有一个客人,碗里的面已经吃完,正在喝汤。

    然后,他才对着瘦子跑堂开始提要求,

    “店家,听说你这里的面条不错,只是我胃口小,可不可以同时帮我做三种小份的面,一种拉面,一种刀削面,还有一种手擀面。

    记住:拉面不要肉,刀削面不要辣,手擀面不要葱花。

    放心,钱照给!”

    瘦跑堂在听到他说同时要三种小份面的时候,眼睛不自觉就是一亮,但也只有一瞬,如果陈有安不是一直很关注他的话,都不一定能察觉到。

    在听完陈有安的要求之后,瘦跑堂一脸为难,

    “这位客人,我只是一个跑堂的,面要怎么做得听咱大厨的,我们大厨脾气可不太好,您如果有这么多要求的话,得亲自跟他提的。”

    暗号对上了,陈有安一甩胳膊,高昂着头,吩咐道

    “那就前面带路吧!”

    活脱一个地主家的小少爷。

    之后的故事就很简单,他进到里面,顺利取得了情报,出来后花了三个大份的钱,吃了三碗小份的面。

    末了,还发了一句小少爷的牢骚,“这面也就这样嘛,没滋没味的,真没劲!”

    可不是没劲嘛,拉面不要肉,刀削面不要辣,手擀面不要葱花,妥妥三份阳春面。

    哦,不,比人家阳春面还不如,人家阳春面还有葱花呢!

    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想的这么个接头暗号,幸好胖大厨有几分真本事,那面汤着实不错,要不然陈有安还真咽不下去。

    “那后来呢?”

    蒋大宝是头一回听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入迷了。

    有安叔摸了摸桌上的水烟袋,可看到应芬婶子那锐利的目光,又缩回了手,

    “后来啊,后来我就没再见过他们了,四四年初的时候,敌人突然包围了小面馆,胖大厨跟瘦跑堂两个人都没能活着出来。

    之后我也去打听了,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的人,只知道他们之前是从沪市那边过来的,只是听这两人口音,绝对不可能是沪市人,反而更像是西部地区的。

    四四年那会儿,这边牺牲的人太多了,根本就没办法查询了。

    唉,……”

    最终,有安叔还是没有忍得住,还是点燃了水烟袋,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双眼泛着点点水光。

    应芬婶子也没再拦着,而是低下头,继续切起了炒米糖,菜刀在砧板上发出“笃笃笃”的声响。

    这就是胖大厨跟瘦跑堂的故事。

    情节也算不上多复杂,最起码与后来拍的那些情节堪称得上是跌宕起伏的谍战片相比起来,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乏味。

    可就是这个简单的故事,陈明铁在已经记不清是第多少次听完之后,心情依然很激动。

    其中的玄妙就在于,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而且是身边的人,也就是陈有安曾经亲身经历过的。

    旁边的蒋大宝听完了故事,整个的情绪很激动,

    “回头我一定要讲给小凤跟小军听听,让孩子们也受受教育。

    现在日子虽然还是有点苦,可最起码很太平,不会像之前那样,命哪天丢的都不清楚。”

    陈明铁:……。

    真没想到啊,他姐夫还是个热血男儿呢。

    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看来自己亲姐还是有点眼光的。

    “笃,笃,笃!”

    “吧嗒,吧嗒!”

    这两个声音都很规律,仿佛较上了劲,谁也不让谁。

    最后还是应芬婶子忍不住了,“啪”地一声,把菜刀拍在砧板上,

    “行啦,老头子,别再抽了,省得夜里又要咳嗽,回头闺女知道了又要说你。

    都过去多少年了,你该尽的心也都尽了,人哪,总是要向前看的。

    看看这些孩子,你就不会这么难受了。

    来,帮我把这最后一盆也做了,一会儿糖稀该冷了。”

    应芬婶的一番敲打,让有安叔放下了手中的水烟,

    “我不抽了还不行吗?你可不准跟闺女告状,她现在大肚子,本来就难受,可不能再为我这个老头子操心了。”

    然后去洗了洗手,吭哧吭哧帮起忙来。

    陈明铁跟蒋大宝也不甘落后,上前帮忙。

    不一会儿,最后一盆也大功告成,只等一会儿冷却后切片了。

    应芬婶子看了眼墙上的挂钟,这时间过得可真快,都十点半多了,

    “时候不早了。

    铁子,今天是初二,就不留你在家吃饭了。

    来,多装些炒米糖回去,记得分点给大宝。

    回头有空就上家来坐坐,跟你叔说说话,喝上两杯。

    对了,大宝也来!”

    陈明铁点了点头,可目光却在墙上一扫而过,羡慕地看了一眼挂钟,心说,回头攒上钱一定也给家里买一只。

    过惯了便捷的日子,人就再也回不去了。

    他现在已经没有一看天色就能猜出时辰的本事了,还是看钟方便!

    旁边的蒋大宝,点头如捣蒜,

    “嗯嗯嗯,婶子,回头我一定来,只要您二位不嫌我烦就行!”

    陈明铁心下无奈,这厚脸皮,也是没谁了。

    正当二人提着满满一兜炒米糖,准备告辞的时候,外面传来了吵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