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9种田养家 » 第83章 副业场

第83章 副业场

    “唉,这雨下得有点早了!”

    种地的老把式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可不是早了么?

    现在下雨,纯粹就是捣乱。

    如果晚些时候,等育苗的的土钵打好了,种子撒下之后,到了那时,再来一两场这样细细密密的小雨,那就太好了。

    只是,老天爷也不会听人指挥啊,该怎么下就怎么下,可不管你现在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啊,啊,啊——欠!”

    放工回家,陈明铁才刚放下农具,还没来得及进屋,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跟着鼻涕也流了出来。

    “这鬼天气,潮乎乎的,真让人难受。”

    嘴里嘟囔了两句,陈明铁干脆站在廊檐下,扯下肩上的旧毛巾,先是擦了擦头脸上的雨水,最后才擦了擦鼻子。

    前世养成的卫生习惯,实在是不允许像别人一样,直接拿袖子去擦鼻涕,那样实在是太恶心了。

    这喷嚏打得他有点头晕,不会伤风了吧?

    他心里有点打鼓,想了想,转身进屋,冲着在灶上忙活的李桂芳问道,

    “娘,家里生姜还有吗?”

    李桂芳被问得有些莫名,

    “有啊,前天才让大宝带了几块回来。

    你问这个做什么?”

    陈明铁捏住鼻子,扬起了头,防止再有清涕流出来,瓮声瓮气地说道,

    “好像有点受寒了,熬点姜汤去去寒吧,这天有点怪,阴冷阴冷的。”

    这话说得没错,其实前些天已经变得很暖和了,可没想到,这雨一下,温度直降,冻得人直打哆嗦。

    如果不及时增加衣服,搞不好还真会伤风呢。

    李桂芳马上就明白了。

    她停下手上切菜的动作,从旁边的窗台上拿起一颗胖嘟嘟的生姜来,开始“笃笃笃”地切了起来,

    “姜汤我来煮,你赶紧去洗把脸,水壶里有热水。

    脸洗好后就换件厚衣服,叫你不要着急脱单,你非不听,说自己身体好。

    现在傻了吧?老话说了,春天要捂,秋天要冻,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仗着自己年轻,瞎胡闹……”

    可能是一个人在家憋狠了,李桂芳说起个没完了。

    陈明铁还真没办法反驳她,因为她说的都很有道理。

    他只得嗯了一声,灰溜溜地跑去洗脸了。

    兑好热水,他还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的外衣,好像是薄了点。

    难不成真是因为自己穿得太少了,这才受了寒?

    李桂芳口中的脱单,是这边的方言哩语,跟若干年后的网络用语脱单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这里的脱单,是指脱掉厚衣,穿上单衣的意思。

    算是,还是听娘的,换件厚衣服吧。

    可等他洗好脸,换了厚衣服出来,身上却没有感觉到多暖和,反而背后一阵一阵地冒着凉气。

    看来是真的受寒了,希望姜汤能管用。

    李桂芳很舍得,姜跟红糖都放了很多,熬煮的时间也够,煮出来的姜汤也是浓浓的。

    她一下子熬了一大锅,让全家人都喝,已经受寒的人可以驱驱寒,没有受寒的也可以预防预防。

    这年头,缺医少药的,病还是能不生就不生了。

    当天晚上,除了两个奶娃娃,其它所有人喝上了姜汤。

    不过别人只喝一碗,陈明铁却是喝了两碗,喝完之后,从嘴巴一直辣到喉咙,然后再到胃。

    之后整个人就像是泡在了热水里面,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第二天一早醒来,又是生龙活虎的一条好汉。

    见她好得这么快,李桂芳很是满意,于是转头又熬了一锅姜糖水。

    不过这回不是给自家人喝的,她准备送去副业场给小女儿。

    陈明英这些日子有点忙,就一直住在那边,很少回家。

    所以李桂芳会时不时的送些吃食过去。

    这回送姜汤,也就怕女儿不会照顾自己,受寒了可不好。

    这种小雨,一般地里的活也不会停下的,冒雨干活的情况到处都是。

    而这些日子正是春蚕孵化的关键时刻,作为养蚕小能手,陈明英虽然大部分时间待在蚕室里,可是地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是要出去帮忙的。

    副业场那边,跟普通的生产队有些不一样。

    那边种的,主要是一些经济作物。

    他们那边是不种粮食的,那边有一片很大的桑树叶,而桑叶就是蚕宝宝的食物来源。

    所以这些桑树都被人们小心伺候着。

    除开桑树林,种植面积最大的,当然是棉花了,不过现在棉花还没开始栽种,地里还是种的油菜,不过天气比较冷,只有零星几株开了花。

    等过些天,天气暖和起来了,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瞧着才叫好看呢。

    依李桂芳的情商,她自然不会只带一壶姜汤这么寒碜。

    另外她还装了一海碗的豆腐脑,另外还有豆腐茶干百叶这些,另外还有一些豆芽。

    像蔬菜什么的,她就没拿了,副业场那边有自己的菜地,种类比自家还多呢,用不着她献殷勤。

    即使这样,东西也不老少了。

    好在家里还有一辆自行车,虽然她不会骑,但她可以推着走,这样可比双手提着走省力多了。

    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车篓里,挂在后座的两侧,李桂芳推上自行车就出门了。

    好在离得不算太远,也就二里多地的样子,走路很快就到了。

    她的到来,受到了陈明英跟她室友,还有那些男社员们的热烈欢迎。

    因为大家都知道,李桂芳每回过来,都不会空手的,那丝滑的豆腐脑可能大家不够分,不过豆腐可以做成菜,人人有份。

    整整一暖水壶姜汤,不一会儿就被大家伙儿分食一空。

    “婶儿,您熬的姜汤可真是一绝了,真是格外的辣。

    这料可真是足啊,不像老刘,让他煮个姜汤,淡得跟水一样,屁用没有,您听听,我这声音,是不是有点鼻音?”

    说话是一个胖胖的姑娘,比陈明兰大两岁,她叫郑文芹,跟陈明英一个宿舍,两人的关系可是不一般,是好姐妹。

    所以,在李桂芳的面前,她说话一向比较随便。

    这话一出,大家伙儿全都笑了。

    她说的老刘是副业场的厨子,四十多岁的一个中年人,此时也在场。

    不过他是一点都不生气,还跟着大伙儿一起乐呵,末了,还为自己辩解道,

    “你以为我不想多放点姜啊,可这姜多贵啊,红糖多贵啊,你们哪,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他这么一说,郑文芹那白眼都快飞上天了,

    “得了吧老刘,别把抠字说得那么好听了,谁不知道谁啊,你就是舍不得!”

    这下,笑声更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