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9种田养家 » 第87章 血脉相连的陌生人

第87章 血脉相连的陌生人

    板蓝根的效果很好,最起码之后病倒的人数没有再增加多少。

    而之前病倒的人们,没过两天,也都好了七七八八。

    作为本大队唯一的大夫,顾亭亮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只是那雨,却好像生了根一般,一直赖着不走。

    就总是那么淅沥沥的,不大,却很烦人。

    没办法,农时不等人。

    社员们不得不冒着雨在地里劳作着。

    还好天气已渐渐回暖,也就没再出现之前那种许多人一起生病的事件。

    就这样,绵绵细雨一直下到了清明。

    清明是需要给祖先们上坟的。

    上坟,也就是扫墓。

    只可提前,不可推后。

    这几日,空气中都弥漫着纸烧焦了的味道。

    活人节约一点没关系,给祖先们的纸钱是万万不能少的。

    更何况,还有个清明烧纸,以一抵两的说法。

    所以,怎么着要烧个够本,让祖先们在下面日子过得宽裕一点。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但好歹心理上是个安慰,毕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嘛!

    陈家自然也不会例外。

    反而因为陈有实的虔诚,他们就抽了个中午吃饭的时间,给祖先们上过坟了。

    陈明铁这一房,是他高祖这一脉的嫡支。

    至于旁支,有些住在左近,但有些,早就搬出去了,甚至还有些已经搬回了市里。

    陈家是嫡支,包括高祖之内的嫡系祖先们都葬在这里。

    不过并不在现在的房子附近,而是在原先老房子的后面。

    老房子的原址,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柿子园,这是生产队上唯一的一片果林。

    因为里面柿子树的品种太好了,后来平整土地的时候,就把这个果林保留了下来。

    说是果林,其实面积并不大,也就只有二三十棵柿子树。

    品种好像是一种叫做灯笼柿的柿子,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红,形似灯笼,成熟后汁液充足,特别的甜。

    每年每户人家都能分上几只,其余的则全都卖给食品站了,这个柿子的卖价可不低,都是直接装运到隔壁的沪市去的。

    这话扯得有点远了。

    陈家的坟地在一条排水沟边上,这条排水沟就是他们六队跟北面十队的分界线。

    现在还没有实行火葬,人都讲究个入土为安,排水沟这一溜,全是各家各户的祖坟。

    不过像陈家这般规模的,还真是不太多。

    因为有好些人家都是后来从别处迁来的,多的只有两三代,少的只有一两代。

    说实话,脑子小一点的人,一般还真不敢往这片来。

    这也是当初柿子园一直能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因为没有几个人有胆子跑到这边来偷柿子,怕被抓到是一方面,这边独特的地理位置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清明这天,陈明铁又来了祖坟这边。

    当然不是因为他孝顺,再来扫一次墓。

    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人。

    是个男人,三十多岁,戴眼镜,斯斯文文的。

    他说他叫陈明前,来扫墓的。

    不过因为是第一次来,只知道个大概地址,一路问着人才找到了六队。

    可六队地方也不小,他只能再次找人打听,恰巧就问到了放工回家的陈明铁头上。

    两下一对,原来竟然是本家,两人还都是明字辈的。

    也许有血脉牵引,又或许是两人磁场相合。

    他俩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这人到了家门口了,又是饭时候,肯定是要留饭了。

    于是,在陈明铁父子的热情劝说下,陈明前到陈家做了回客,吃了一顿不算丰盛,但豆香味十足的农家菜。

    可不是么,也没有提前准备,自然家里没有什么好菜,只能可着家里现有的东西来做。

    像什么豆腐、豆干、百叶、豆芽齐上阵。

    陈明前看了,笑着来了句,“这是跟豆子干上架了吗?”

    血脉真是很奇妙的东西,原本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很快就变得非常熟悉了。

    这不,现在都开始跟他们开玩笑了。

    其实陈明前面相挺严肃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陈家之后,他笑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双胞胎兄妹还在他面前表演了抬头跟翻身两个“难度超大”的动作后,他脸上的表情就更加柔软了,给他们每人奖励了一枚一毛钱的硬币。

    秀兰不肯收,他就说她拿他当外人,秀兰无奈之下,只能收下。

    不过在做饭时,她偷偷跟李桂芳讲了,于是,李桂芳想了想,就从过年时腌的咸肉上割了一块肥瘦相间的下来。

    来不及泡了,赶紧拿水煮了煮,去掉了一部分盐味,然后拿百叶炖上,咸香咸香的。

    午饭吃得很和谐,说的话题却不算太轻松。

    陈明前的爷爷当年是逃荒出去的。

    他曾经给人跑过船,做过杂工,也当过学徒,去过好些地方,稍稍攒了些钱,这才准备回乡安定下来。

    只是在外多年,他已经记不起地是该怎么种了,而且,就是回到老家,恐怕面临的也是无地可种的情况。

    幸好,他娶了个好老婆。

    陈明前的奶奶原本是个小康人家的闺女,虽然是商户,可她父母很开明,所以她上过学堂,认识字。

    这在当年,已经是相当了不得了。

    原来她跟陈明前爷爷不会有什么交集的。

    可是,因为战乱,家败了,父母也早亡,就只剩下一个她。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跟陈明前的爷爷遇上了,一来二去的,两人就搭伙过上了日子。

    虽然是凑和成的一对,却也是分外和谐。

    于是在陈明前奶奶的建议下,他们决定不回村里了,就留在市里讨生活。

    后来,他们就用手里的钱,租了一处小门面,做起了小买卖。

    一个有头脑,一个能吃苦,日子就这样过起来了。

    他们就这样在市里安了家。

    “这么说,你现在住在市里?”

    李桂芳说这话时,语气中的羡慕都快溢出来了。

    陈明前点头。

    “可真好啊,吃国家粮呢!”

    这话陈明前有些不知道怎么接,只能避重就轻,

    “也只是讨生活,前些年日子也不好过,家里口粮一直不够,也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

    李桂芳闻言点头,

    “这倒是,你们城里又不种粮食,全得靠买,这要是家里有个半大小子,那还真是不够吃呢!

    其实我们乡下也是,前些年总也不够吃,不过我们有地,可以多种些杂粮,掺在一起吃,勉强还能混个肚子饱。”

    见她越扯越多,陈明铁赶紧截住她的话头,装模做样的看看外面的天色,说道,

    “娘,这时候也差不多了,我先带明前哥去坟地吧,一会儿我还得上工呢!”

    这梯子他已经递过来了,陈明前又不傻,当然顺着往上爬了。

    他也赶紧起身,向老俩口道了声对不住,跟着陈明铁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