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远山的故乡 » 第一章

第一章

    青山镇位于三省交界偏僻之地。镇虽不大,却出了两位十里八乡很有些名头的人物,他们住在青山镇石板街两头,俗称青山把门二将。

    这第一位是上场口食品站的杀猪匠。姓石,不知是当地发音不准,还是有意为之,当面称之为石同志,背后称为色猪匠。其年纪不大,肚子不小。在满世界都为粮食犯愁,见不着油星时,他却脑门冒油,顶秃油亮,肚皮前突,人称将军肚。有人戏称其“未出庭前三五步,肚皮已到庙堂前”。此君还有一喜好,逢场天无肉可卖,准挺着将军肚,踱着将军步,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闲逛,见着有几分姿色的村妇乡姑,总要去搭上几句飞白。

    而另一位也喜欢搭飞白,喜欢吹,按现今时髦的语言,叫侃大山,那时叫摆龙门阵。此人是下场口上的刮刮匠。姓邹,自称其先人就是曾讽谏齐王的邹忌。不过早没有其先祖的风流倜傥,容貌俏丽。而是生就癞痢头,酒糟鼻,只有那张嘴或多或少继承先祖的遗传基因,嘴上功夫了得。在镇上算得上是号人物,然而手上功夫却差劲,给人理发总剪成马桶盖。唯有刮光头是其绝技,刮出来的光头绝对赶得上15瓦的白炽灯,走夜路,只要盯着那白炽灯,肯定迷不了路。镇上的人从不叫他理发师,都叫他刮刮匠。

    刮刮匠的理发店在下场口,高于街面1米多,紧邻邮政所,居高临下,洞悉一切,再加信息灵通,自然人多。不过剃头的少,歇脚的听众颇多。这青山镇的历史掌故便从刮刮匠的嘴里流出,传遍十里八乡。

    逢着初次见面者,刮刮匠总是郑重其事地介绍青山八景,他脸上红光四溢、嘴上泡沫四溅,再加手舞足蹈,绘声绘色,自然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乡邻。那小小的街沿口总是高朋满座。

    此刻是刮刮匠人生的巅峰时刻,他美美的望着听众那专注的神情,那自豪之情得意之色便油然而生。于是刮刮匠便脸放红光,口绽莲花,那些荤素故事历史掌故经他的口就路迢迢水茫茫,无腿走四方了,便在田头晒坝流传开来,成为山野村夫酒后茶余胡吹嗨侃的谈资。

    说起这青山八景来,自然更是轻车熟路,娓娓道来。

    据说青山镇原有八景,被擅攒言辞的刮刮匠概括为六句话四十二个字,读来朗朗上口,再加上他那半个城里人的口音,那才叫韵味十足,兴趣悠长。这八景是:白花泡桐高千丈,酉水如带酒飘香,柱头开花柳结桃,青山夕照白屋场,百牛过江贩盐粮,石板路上客来往。

    念完这开场白,刮刮匠照例会呷上一口茶,拉开说书人的架势,拿腔拿调的逐一道来:旧时,青山镇上下场口各有一棵参天大树,上场口是棵白花泡桐,下场口是猴栗树,其果外形似板栗,外壳刺球中的果实却小而硬,就连那馋嘴的猴子都不吃,不过这树的树冠硕大,浓荫蔽日,至今犹在。而那上场口更为高大的白花泡桐树却无此好运,因其直刺蓝天,后遭雷劈,镇上人将其伐倒修区公所,这一棵树的板材几乎就足够修整个区公所的板壁了。当时有人买了一块板子来,就做成了农村打谷子用的搭斗,足见其大,只可惜的是这第一景却没了。而“酉水河上酒飘香”,顾名思义,这酉加上水就是个酒字。正如人们所说,酉水乃酒也,酉水河就是一条淌着美酒的河。的确这酉水一带那狂野而淳朴的民风,如画的美景,甘甜的河水也确实犹如美酒般叫人心醉神迷。

    酉水乃酒也,这话一点不假,你看这酉水河从来凤龙山奔流而来,在莽莽群山中奔突冲撞,河的两岸均是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劈一般,险峻异常。这奔腾的河水流到北福寺时,竟硬生生地将阻挡它的大山冲出个大窟窿来,然后咆哮着,汹涌着,横穿过那数百丈幽暗而深邃的卯洞奔流而下。所以凡到过卯洞的人无不感慨道:这酉水若不是有股天生的酒劲,哪来这浑身狂野的豪迈与胆魄,哪来这惊天动地而神奇的力量,冲它个大洞,一河滔滔江水奔腾而出,那阵仗真叫乱石穿空,惊涛裂岸,摄人胆魄。,

    可这酉水说来也怪,出卯洞经过笔架山后,在流经青山镇时,却一改那狂野的秉性,变得温柔多情起来,所到之处可说是碧波荡漾,绿水如带。然而那甘澈厚淳的河水仍犹如美酒一般,只要喝上一口就直叫人心酔。再加上酉水两岸的山间坝子上又盛产上好的稻米和高粱,所以千百年来,当地人就用这红红的高粱和甘淳的酉水来酿酒,于是这数百里酉水河两岸就处处酒旗飘扬,家家酒香醉人。

    据说很早以前,青山镇就有一姓郝的人家酿的好酒吸引着那些南来北往的牛贩子骡子客,他们起早摸黑地往这石板街赶,虽然一路上紧赶慢跑,吃苦受累,但为了喝到那一碗好酒,再寻着那相好的,二麻麻的进入那让人销魂荡魄的温柔之乡,再遭什么罪都值了。这被那些牛贩子骡子客视为人生的一大快事,倒也让青山镇繁华空前,于是就引出了“百牛过江贩盐粮与石板街上客来往”这两景。嗨,可惜好景不长,后经战乱,这青山镇只留下了五景,叫作“青山流水白屋场,柱头开花柳结桃”。

    也许是因为青山镇人说话中油、牛不分,本应是酉水却会听成是流水。因为你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满目青山流翠,酉水河似玉带绕镇而过。镇上的房屋基本依势而建,黛瓦粉墙,煞是好看,这便是“青山流水白屋场”的来历。而后一句中的柱头开花则只是个传说,谁也没见过。据当地被称为古板人的白胡子老人说,那柱头指的是镇小学操场边的柱头山。因为从场街到小学去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河上有座石板桥,过桥上坡就是镇中心小学。而小学的操场尽头,则平地生出座柱头山,山顶一根石笋柱。高约六七米,突兀耸立,给人一种擎天玉柱之感,叫人拍案称奇。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区公所后院临河的悬崖边,斜斜地生长着一株古老的麻柳树,粗壮的树丫上竞又生长出一棵桃树。每到春天,柳叶随风飘拂,桃花红艳,掩隐其中,此境堪称青山鎮一绝。

    去年这桃树竟结有一果,镇中人均去观看。有好事者欲攀树摘桃,结果柳枝颤颤悠悠,树下悬崖壁立,河水悠悠,直叫人心惊胆颤,双腿发软,结果试了几次,均未成功。眼见桃子由青转红,快要成熟时,竟被城里来的贼大胆的一个叫猴子的知青给摘下来了,他原以为是仙境蟠桃,冠绝天下,谁知咬了一口就扔了,涩的。

    刮刮匠听得众人笑得山响,得意地晃晃头,把话题一转道,至于那柱头开花嘛,只是说说而已,你想那石头怎么会开出花来呢。望着众人都注视他,想听下文。刮刮匠故作神秘低声道,不过听古板人讲,柱头开花一定会发生大事。

    可谁也未曾料到没过几天,事情亦真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