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让你读瓦尔登湖,你在干嘛 » 第12章 生活之地,缘何生活第八十三页

第12章 生活之地,缘何生活第八十三页

    “一个拥有弹性思维和充沛精力的人,假如他能与太阳同步,那么白天的任何时候对他而言,都是黎明。”

    “清晨,就是我睡醒之后心里有黎明感觉的那一刻。德性改良就是驱散朦胧的睡意。如果不是人们总在浑浑噩噩得睡觉,他们又怎么会回顾一天的时候总感觉乏善可陈呢?”

    如果能将一生缩短为一天的话,苏醒便是初生,睡下即是死亡。

    我们无法控制在什么时间醒来,却可以稍微左右一下睡下的时间。醒来后,懵懵懂懂,如还在胎腹中一般,眼睛半睁半闭,所有思想寂静合一,这便是晨起朦胧的时间。

    如同婴儿时期,对我们来说是很久远的记忆,它的占比应是非常少的。人在苏醒后的朦胧也就那么一小会,入眼的事物与风光会印入我们的脑海,我们眼中有了颜色便不会再希望长眠于黑暗。

    初生之后,大脑开始活动,精神气逐渐充足,理性开始建立,我们开始踏上成人之路,不断地吸收着周围传递来的信息素,大量的吸收,在脑海中形成对世界的基本认知,然后在汲取营养的同时,让自身富足。

    这对应的便是苏醒后的我们,当苏醒后脱离朦胧的那一刻,我们便认清了当下的环境。就像游戏一样,我们的记忆归档完毕,苏醒时刻类似缓冲读档,真正醒来便代表读档已经完成,可以继续开始探索了。

    此时只介绍到这里,我形象的描述应该能让人意识到清晨的醒来对我们如何重要,因为它是你开始生活的第一步。

    “清醒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们一定要学会自己苏醒,更要保持清醒,但不能依靠机械的方法,而是对黎明寄以无限的期望,因为即便在睡得最沉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被黎明抛弃。”

    我认为机械的方法便是指闹钟什么的,这种外物叫醒服务会影响精神,如同机器在充电的时候,充满电后他会自动开机,这时候的机器能量满满,而拔掉充电器,强行按住开机键,同样也能开机,但此时的电量肯定不会是满格的。

    拿手机来举例,清晨带着一半电量的手机去上班,会时刻担忧什么时间就没电了,会关机。

    放在人身上也差不多,熟睡之中被闹钟叫醒,精气神不足,便会犯困,在生活中的表现便是容易打盹,人类睡觉对应手机的关机,这样精气神不足的一天,大概就是,开机,息屏,关机,开机,关机,开机,关机,开机。。。。。。,直到身体自动把能量补满为止。

    卢梭想说的是自然醒,或者是生物钟,在我们身体内部有这样一套机制,我们叫做习惯。

    当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后,身体会记录时间以及环境,就像归档一样。如果我坚持一个月每天5点钟起床,晚上10点钟睡觉,那么身体便会记录下这个时间段内我的状态,将近晚上10点钟的时候身体会以打哈欠的方式来提醒我,你该睡了;在凌晨5点的时候,身体自觉地便会睁开眼睛,身体在告诉我,你已经充满电了。

    “毫无疑问,人类有能力提高自己的生命,这是我们所看到的最令人振奋的事实。”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并保持这种作息,生命的周期将大大延长。

    “正因为我希望自己能活得有意义,所以我选择去林中生活,这样我只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基本事实,还可以看看我能否学会生活教给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终的那一刻我才发觉,这一辈子都白活了。”

    时代背景的差异与开悟的思想让卢梭有能力去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人都可以去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这实在令人羡慕。而精神的解放能使每一个人都拥有直面生活的勇气。

    “我要进入生活的最深处,将生命的精髓全部汲取出来,要坚强稳妥的生活。”

    “假如证明了它是卑微低贱的,那么就要弄明白全部真正的卑微低贱;假如它是高尚的,那就通过切身的经历去认识它,在我下次远行的时候对它做出真正的描述。”

    生命的精髓,在生活的最深处。

    而我们只生活在生命的表面,往往因为无法忍受下潜的深度与恐惧,错失探寻精髓的机遇。

    在这里我产生了疑问,生命的精髓我认为可以指代一个明确的东西,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是特殊的,不可描述,不易想象的,但它应该确实存在。

    我试了试,对于我来说,生命的精髓就像能在深野高山之上吹吹迎面而来的风,躺在没过小腿的绿草地上,一簇簇的绿草随着风飘动,我躺在其中,可以被阳光晒着,被风吹着,被雨淋着,困了睡一觉,冷了紧紧衣服,饿了做点饭食,湿了就进帐篷脱掉衣服出来洗个高山凉水澡,然后美美的将这段记忆刻在脑海里,任其坠落。

    或者生命的精髓像能在世界之上流浪,走到这里便开始过这里的生活,走到那里便过那里的生活,没有到达长时停留的部落,便一个人在林中穿梭,在公路上骑行,在湖岸边洗漱做饭,不管到了那里心情都是烂漫与洒脱,因为那时的我不是特定一个地方的人,我在哪里都可以生活,世界就变成了我的乐园。

    我想了想,生命的精髓或许就是心情自由自在。

    让心情自由自在,必然会获得让人振奋的精神。

    “成功的人一定是非常精明的计算家。简化,再简化!不需要一日三餐,除非必要,每天一顿就够了;不需要100道菜,5道就绰绰有余了;其他的东西,照这样的比例缩减就好了。”

    想要追寻生命的精髓,我认为势必要做一个成功的人,这伴随着不可估量的代价,并非只是指钱财,或许是情绪上的失落,或许是家人之间的牵绊,或许是路途之上的绊脚石,总之会有非常多的磨难在等着你去闯过。

    如果你不想做一个成功的人,这些绊脚石能将你狠狠的绊倒,让你深陷泥潭,一直下陷,内心长久的在自由与牵绊之间挣扎,理性与感性的对立,自由与束缚的博弈,精神戴上镣铐,人即便自由,依旧带着枷锁,这样的人是走不远的,他从心理上被牢牢地禁锢住了。

    追寻生命精髓的这条路,如果只是认为简简单单的像卢梭一样,找个没人的湖边,盖个小木屋,圈一片地自耕自种,那就想得太简单了。

    如今的时代,你能发现这样的地方,别人也能。寂静的美景只能存在于深山老林之中,其中的危险就不说了,与人类社会的距离肯定是很远的,生活如何保障?你的离去会带给家人朋友什么样的后果?假如真的成了,这样的生活,你又能守住多久呢?

    我想要心情自由自在,我想像我想象的那样登上山峰,细品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