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让你读瓦尔登湖,你在干嘛 » 第31章 春日篇(完本)

第31章 春日篇(完本)

    阳光穿过云雾,直射大地,和煦的暖风吹散了雨雾,世界苏醒了。

    采冰人大量采冰,通常会导致湖水提前解冻;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一样。

    随着微风掠过水面,泛起的水波能够缓慢的溶蚀它所触及到的坚冰。可在这一年,瓦尔登湖是个例外,原有的冰层还没化完,就立即又重新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与附近其他的湖泊不同,瓦尔登湖比它们要深得多,而且冰面下没有动水冲刷或者溶蚀冰层,对于来到这里还不满一年的卢梭来说,他还没见过瓦尔登湖在冬天解冻呢。

    天气回暖,即便没有动水冲刷,瓦尔登湖也会解冻,但时间要比弗灵特湖和白湖晚上一些。它们3月中旬就已经开始解冻了,而瓦尔登湖起码要在4月份才会开始。

    和其他水域相比,瓦尔登湖的变化更符合时令,能够明确的表现出季节的推进,不受温度反常变化的影响。

    4月,瓦尔登湖的冰面出现融化的迹象。四月的阳光已经变得热烈起来。白天的时候,卢梭甚至不用穿棉袄就能出门散步,森林会很好的保存热量,而卢梭就住在森林与湖泊之间。

    每天出门面向太阳,抬起双手,拥抱太阳,然后元气满满的到森林中散步,卢梭的生活温暖中带着快乐。

    其实太阳起的作用有很多,它不仅使空气和大地的温度上升,它的热量还能穿透一英尺或者更厚的坚冰。

    按照卢梭每天的观察,在浅水区,摄入的光线会反射上去,使水温升高,融化冰面的底层,水面与冰层之间会出现一个空隙。这样一来,再反射上来的阳光会直接照在冰层底部,更容易使冰层融化。

    在春天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流动的水上还剩有薄薄的冰层,很透明,但在阳光下依旧坚挺,就是因为冰层是先在底层开始融化的。

    底部的冰层融化后,冰层变得凹凸不平,就像一个个凸透镜,随着冰层中的气泡渐渐散开,反射回来的阳光在气泡的聚光下,使冰层消融的更快,后来冰层就变成了蜂窝状,最后在一场春雨的洗礼下,残冰也开始消融。

    季节的变化,每天在湖上都有所反映,但通常比较细微。按卢梭的话讲就是“对于天气的变化,即便是最大的湖也像小小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一样敏感。”

    卢梭总能在一大篇废话中总结出一些比较浪漫又智慧的句子。

    冰层消融,雨雾开始袭来。随着逐渐升温的阳光,白昼也开始变长了起来,现在卢梭已经不用壁炉来取暖了,看来这个残冬,他不用每天都去捡拾干柴也能舒舒服服的过完。

    对于像卢梭这样生活在极端气候中的人来说,那些与河湖解冻、气候温和有关的每一件事,都能让他们新奇不已。

    气温转暖后,住在湖边的人每天都能听到冰面上传来的响动,冰层裂开时会发出的那种的开炮声。

    暖意不断侵蚀寒冬,湖面上的冰层消融的飞快。

    终于,阳光直射大地,暖风吹散云雾,融化岸上的积雪,太阳含笑照着一个褐白相间的矩形风景,这时消散的雾气还像熏香的烟雾一样缭绕呢。

    在这个冬去春来的时间里,卢梭还喜欢做一件事,就是观察解冻的泥沙顺着铁路两侧的深沟流下来,这是让他感到很开心的一件事,大概就像小孩看见蚂蚁搬家一样吧,喜欢驻足在那,静静的看着。

    泥沙随着化去的雪水融为一体,从陡坡上流下,就像火山爆发后的熔岩一样,有时还有没完全化开的积雪也跟着一道滑下来,流入路基下的排水沟,就这样不断地堆积,形成一个浅滩,变得又平又宽,再也看不出深冬时的坚硬与威风。

    最后,这些被温暖包裹着融化了的泥沙与积雪,顺着水沟流入附近的河岸,沉入水底,静静的躺在粼粼波纹之下。

    夕阳西下时,泥沙流停止流动,清晨到来时,它又开始重新流淌了,一股股岔开,形成不计其数的支流,也许从中可以明白血管是怎么形成的。

    地面许多处的积雪都已经融化了,接连好几天,天气都比较暖和,地面已经变得相当干爽了,这时,拿当年新生的幼嫩植物的活力之美,与那些经历严冬考验的沧桑植物的庄重之美相比,绝对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

    泥沙与植物,这种生活中难以被关注的地方,恰恰是卢梭快乐的源泉。

    从严冬风雪转换到晴暖和煦的天气,从昏暗懒散的季节转换到明媚而富有生机的季节,这是万物标榜、值得纪念的重大转变。

    春天来得很突然,就像诗句里说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但在北国中,应该看不见梨花。

    卢梭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就像人与自然长时间相处后,那种心有灵犀的感觉似的。顺着感觉,卢梭向窗外望去,令他双眼迷醉的一幕出现了,灰沉沉的冬云刚刚还布满天空,雨水和雪水顺着他的屋檐滴落,而此刻,窗外的夕阳洒下一片金黄,映照着碧绿无暇的瓦尔登湖,绿澄澄的湖水泛着金光点点,随着微风激起一条条涟漪,此刻,卢梭心中平静安详,充满希望。

    远处也有一只知更鸟在鸣叫,像是在回应卢梭内心的感觉,它的叫声,就算再过几千年相信卢梭也不会忘记,只因太甜蜜。

    4月中旬,借着黎明的晨光,卢梭透过薄雾打量着湖中的飞鹅,它们在湖心游荡,距离卢梭也就一百多米的距离,朦胧又神秘。

    再过一些时间,可以看见一群鸽子从空中掠过;还能听见小燕再林中空地上空鸣叫。任何地区这个季节,乌龟和青蛙都是最早出现的,彷佛先驱和信使一般,鸟儿边飞边唱,油量的羽毛在空中闪闪发光,各种植物都憋足了劲儿拔节生长,花儿绽放,和风拂面,仿佛再微调两极间摆动的吊锤,使大自然保持平衡。

    一场细雨过后,草叶变得更加翠绿。

    我们的前景也是这样,只要注入美好的理想,前景便会一片光明。

    如果我们时常生活在“当下”,对任何机遇都能善加利用,就像青草坦然接受一滴露水的恩泽一样;不错失良机后在扼腕叹息,不把时间浪费在埋怨上,也不把前两者认为是自己应尽的职责,那我们就是幸福的人了。

    春天已经来了,我们不能在冬天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