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让你读瓦尔登湖,你在干嘛 » 第30章 冬日瓦尔登湖篇第278页

第30章 冬日瓦尔登湖篇第278页

    安静的冬夜里,没有猫头鹰的“胡,胡,胡雷”的嚎叫,经常来小木屋进行诅咒的狐狸也不知所踪,赤松鼠和野兔也回到了自家小窝,只剩樫鸟和山雀依旧在树林间穿梭,他们不知疲倦。

    这一晚,卢梭做了一个奇妙的梦,睡梦中好像有人问了他什么问题,他心中有回答,可是却无法说出,将近黎明的时候看,梦里的问题已经模糊不清了,但那种感觉被卢梭记下。

    醒来后,外面天已经亮了。看着外面的风景,卢梭意识到了什么,眼角的褶子越发明显,嘴角也微微扬起。“大自然和黎明时的天光,这些就是梦境中的答案。”

    感觉好像是在渡心魔劫一样,渡劫时候道心不坚定的话就给我死,或者疯掉;渡过了心中再无阻碍,对生活不再抱有疑问,做什么都是顺心而为。

    清晨,卢梭带着水桶和斧头外出找水。这是他冬日里每天的任务,要知道现在湖面都结冰了,他住在湖边可没有水吃。

    每逢寒冷的雪夜过后,瓦尔登湖的冰层都会向下延展,变得更厚。倘若之前在冰层上挖坑取水,那么这个时候水坑又重新被风雪封上了。

    有时候冰层厚达一英尺,甚至是一英尺半,用卢梭的话来形容,就连最笨重的牲畜从上面走过,它也能经得起。由此可见湖面冰层的结实程度,只不过这样一来,卢梭的取水工作怕是要费上不少功夫了。

    在湖面的雪原上,卢梭傲然而立。紧接着便开始扒开大约一英尺厚的积雪,然后拿起斧子凿出一个洞,然后就可以跪下捧水喝了,想要取水,只需要将洞口再扩大一些,水桶放下去,马上就能结束今日的取水工作。

    除了取水,还需要外出捕鱼,这个季节应该是钓鱼,毕竟是冬季。

    在瓦尔登湖的边缘附近,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在冰面上敲敲打打,来得早的已经开始围坐在凿开的冰洞边,他们穿着大衣,人手一把钓竿,眼灼灼地盯着浮漂,静等鱼儿上钩。

    来这里基本都是钓狗鱼和梭鱼的,这两种鱼极受附近居民们欢迎。

    卢梭从一个老钓鱼人那里学到一些捕鱼的技巧。用大鲈鱼当鱼饵钓梭鱼,梭鱼非常容易上钩,卢梭看到过他的鱼篓,满是肥大的梭鱼;在林间的枯木当中寻找螬蛴,一种小虫子,鲈鱼以螬蛴为食,梭鱼以鲈鱼为食,而我们以梭鱼为食。

    还有一些捕鱼人使用一些比较原始的方式来捕鱼,他们在冰面上凿一些与湖岸等距离的洞,每两个洞之间相距四五杆,然后把一节白杨枝横架在洞口,钓线的一头拴在一根树枝上,防止它被拉到水下去,再在冰面上一英尺远的地方把松散的钓线挂在白杨枝上,系上一片枯叶。

    这样,钓线垂下水去,就说明有鱼上钩了。

    用卢梭的话说,瓦尔登湖的梭鱼有绝美的身影,躺在冰面上的时候更美。

    劳累了一天,美味的梭鱼缓解掉堆积的疲劳感,身体放松下来后,卢梭看着窗外的瓦尔登湖,脑子里不禁想起一个传说。

    相传瓦尔登湖的湖底消失了,现在是一个无底湖。

    卢梭想给它补上底,我看到这里时一时间有些语塞。

    因为大家都在说瓦尔登湖没有底,有些人就好奇到底有没有呢?然后他们用自己的办法开始到瓦尔登湖上测量。村里有人带着一个“五十六号”重物,又拉了一车绳索,但是没探到湖底,因为重物放在一旁,他只把绳子放进水里了。这窒息的操作我百思不得其解。

    卢梭是有点子智慧的,他用钓线绑住一块石头,他抓着钓线的另一头,将石头扔进湖里,经他测量,瓦尔登湖大概为102英尺深,湖水上涨时会有5英尺左右的变化。

    所以说,传言瓦尔登湖没有底这件事就是无稽之谈。

    卢梭将自己的测试结果向众人展示,拿着绳索和“五十六号”重物的大哥心想自己距离最好的方法就差一步,好可惜。

    传言被卢梭证实,这件事开始传开。有一个工厂主,他听说后表示不相信,因为他对堤坝有过深入的了解,根据他的经验,细沙不可能堆成这样陡峭的斜坡,斜坡指的是瓦尔登湖的边缘,湖泊的边缘和堤坝结构上很像,这就代表卢梭所得出的102英尺深太深了,工厂主觉得不靠谱。

    如此跳出来给卢梭上眼药,工厂主很遗憾的没有被卢梭记住名字。并且之后的篇幅内卢梭并未针对工厂主的问题进行回复,反倒是将他的言论当成跳板,将湖泊深度的问题转移至湖泊底部的形状上。没错,卢梭还想知道瓦尔登湖的底部是什么形状的。

    从某些不知名的测量人员的经验上来说,海港结冰时测量要比没结冰的时候测量准确的多。

    卢梭的测量结果显示,瓦尔登湖的湖底形状非常规则。在湖水最深的地方,有好几亩的湖底是平坦的,就像那些沐浴在阳光下、和风中的农田一样平坦。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按照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卢梭是说瓦尔登湖就像一个碗一样,只是边缘是不规则的。

    如果这是真的,那瓦尔登湖应该叫碗湖吧,哈哈哈。

    这个发现卢梭从未对人说起过,现在知道的应该也不少了吧,毕竟都出书了;五个湖湾中的三个,他都去实地测量过,这些湖湾的出口处都有一片沙洲,里面是很深的湖水。如果从这些湖湾的截面去看,都是碗形的结构。这让卢梭大为惊喜,仿佛发现了世间真理一般。

    他说:“如果我们熟知一切自然规律,根据一个事实,或只要一个对实际情况的真实描述,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得出各种具体的、适应于各种特殊情况的结论来。”

    1月份,天气还是很冷,冰雪也又厚又结实,精明的地主们总能发现发财点,他们打算来凿冰,将冰块存储起来,一直存到夏天,再拿出来制作冰镇冷饮,到时候可以高价卖出。现在才1月份,他们就能想起7月份时的口渴感,不得不说他们能拥有这种深谋远虑的智慧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采冰人的日子过得很快活,卢梭这个邻居有时候也能融入他们,他们将工作看作有趣的游戏,卢梭经常和他们一起拉锯破冰。之后的日子里,开采冰块的商人越来越多。

    有一伙采冰人自称是“北极乐土”的,一大早就来了,他们蜂拥而至聚在湖边,跟着他们一起被带来的还有雪车、犁耙、播种机、铡轧机、铲子、锯子、耙子等,每人还随身携带一柄双股叉,他们看着像是来开发土地的,但他们又没带种子,奇怪的一群人。

    还有一拨人从剑桥而来,大概一百多人,都是爱尔兰人,但领头的是北方人,这群采冰人非常专业。卢梭那段日子全靠着他们采冰来打发无聊的每一天。

    他们把冰切割成一个个的正方体,码放在雪车上拖至岸边,然后被拉到一个储冰站,在那里用马拖的抓钩、滑轮、吊索搬运到一个平台上,接着再像码放桶装面粉一样,把冰块一块块、一层层的码好,整整齐齐的像是方塔的基座。

    他们告诉卢梭,如果好好干,一天可以采集一千吨的冰,啧啧!

    卢梭回家路上看着冰面上的车辙和固定支架用的摇篮洞,这都是雪车来回运输弄出来的,整片湖泊在冬季从未这么热闹过。卢梭知道,他想要再看见那个银装素裹的湖上平原,怕是要明年了。

    就这样,一连16天,卢梭都能从自家窗口看到这浩浩荡荡的百人采冰大场面。

    现在,大约在那30天之后,他们都离开了,透过窗口,卢梭又能看见瓦尔登湖那绿澄澄的湖水了,湖中倒映着云朵和树木,天气回暖,也不用忍受寒冷的侵袭,他又可以惬意的出门晒太阳了。

    卢梭乘着一叶扁舟,身影倒映在湖面上。谁能想得到,这里不久前,还有100多人在忙忙碌碌的干着活呢。